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兰 《法制与社会》2013,(28):212-213
司法实践中,“另案处理”的情形较为常见,但其监督机制目前尚未完善,本文将从案件管理工作与“另案处理”监督机制相衔接入手,论述案件管理部门如何在日常的工作中实现对“另案处理”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彭晔 《法制与社会》2011,(24):116-117
在我国,“另案处理”虽没有明确的刑事法律规定,但其在司法实践广泛存在。由于其操作随意性较大,监督机制较为薄弱,容易变“另案处理”为“另案不理”,滋生更多的司法腐败。本文从检察机关角度出发,对产生“另案处理”之原因进行分析并区分类别,针对目前公安机关“另案处理”之现状,提出符合实际的监督建议。  相似文献   

3.
胡彬 《法制与社会》2010,(35):357-358
“另案处理”在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存在。另案处理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结案率、避免超期羁押、实现诉讼经济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实际操作中的随意性、监督环节的薄弱性,“另案处理”容易蜕变成“另案不理”,成为司法腐败的黑洞。本文对“另案处理”存在的原因、现实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论对“另案处理”案件的监督机制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董坤 《法学论坛》2013,(1):104-111
"另案处理"对于实现刑诉法的人权保障机能,提高诉讼效益,保证精密司法以及解决管辖冲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践中,另案处理却成为特殊的案件消化机制、掩盖秘密侦查的方法以及为迎合绩效考核的作假手段。要使另案处理重新发挥规范功能,必须从健全法律规范、强化法律监督入手,明确另案处理的适用情形、适用程序以及对其法律监督的手段和方式。  相似文献   

5.
胡之芳 《法学杂志》2016,(9):103-113
刑事诉讼客体的关联性和可分性是适用另案处理的前提.对于一个关联性诉讼案件而言,诉讼客体的可分性贯穿诉讼始终而非仅限于某一诉讼阶段;诉讼客体的关联性既包括“人”的关联性也包括“事”的关联性,因此另案处理不仅适用于数人一罪和数人数罪的案件,也应当适用于一人数罪的案件;考虑另案处理适用的具体情形应以价值目标为指引,只有更有利于刑事诉讼价值目标的实现时才能适用另案处理,从而严格且合理地设定刑事案件另案处理的界限.  相似文献   

6.
李松 《法治纵横》2011,(13):14-15
在有效监督缺失的情况下,有些“另案处理”变成了“另案不理”。或降格处理。这是司法腐败中的又一新黑洞。  相似文献   

7.
李洪亮 《法制与社会》2012,(31):259-260
由于没有具体法律条文的限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实践中有些案件适用"另案处理"缺乏法律监督,沦为灰色地带,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本文对"另案处理"的案件范围、适用原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谈谈“另案处理”编辑同志:在法律文书中,常见到对同案的有关人犯使用“另案处理”一词。“另案处理”即指另作他案处理,叙述案件使用这一词显得简洁、明确。但是,笔者认为使用“另案处理”一词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使用“另案处理”应有依据。有的判决书使用“另案...  相似文献   

9.
刑事案件另案处理的检视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另案处理作为我国司法实践中办理不能或不宜并案处理的案件时采用的一种办案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存在空间。当前我国的另案处理概念纷乱、适用类型宽泛、地区差异大,这主要是法律缺位和规范滞后、适用标准不明确、权力制约和监督不足等所引起的。有必要从统一概念、明晰适用标准、建立权力制约机制以及增强被告人质证权和辩护权的保障等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一元化刑事另案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审查逮捕阶段的另案处理,是指侦查机关基于行为人未到案、转行政处理、管辖等原因,对该行为人不同案提请逮捕而采取的处理方法。近年来,检察机关诉讼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监督的视野越来越宽,对侦查机关另案处理的监督逐渐纳入检察机关诉讼监督的工作范畴。但由于另案处理的法律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