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检察权配置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检察改革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合理地配置检察权的问题。检察权配置要考察直接权力配置成本支出和权力行使错误的成本支出。检察权配置的收益是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实现反腐败的宏观战略和实现检察权的拓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如何充分行使批准和决定逮捕、提起公诉、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以及诉讼监督等重要职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课题和任务。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就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而正确行使检察权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正确、严格、规范行使检察权,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检察权在国家权力中的定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考察这些制约因素,对正确界定和理解检察权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国家因素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家意志是检察权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国家任务是根本要求,国家权力结构模式是具体影响;人民因素的制约作用体现在:人民主权是检察权产生的理论基石,人民权利的让渡是现实需要,人民合法地决定检察权的地位源于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因素的制约作用体现在:社会权力与检察权的分离与契合,市民社会权利的让渡赋予了检察权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4.
程文婷 《法制与社会》2013,(21):148+154
检察公信力是指公众对检察权的信任力,是公众基于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职能,正确实施检察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产生的信任,是公众对检察机关的一种主观评价和价值判断,是衡量公众对检察机关满意程度、信赖程度和认同程度的重要标尺。"形象系于公正,法威存乎民心",当司法具有高度的公信力,公众就会习惯于寻求公力救济,检察权的实施得到普遍认可,公平正义就能得到有效保障。十八大报告指出,政府要创新管理方式,提高国家机关公信力和执行力。检察机关的公信力问题是国家机关公信力的一部分,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不断提升检察公信力,对于打击犯罪,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莫文秀 《中国监察》2012,(23):21-22
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司法机关,在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检察权与行政权等其他国家权力一样,具有易被滥用的可能。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在合理配置、正确架构检察权的基础上,强化对检察权运行的监督制约和有效规制,保证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要以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为抓手,推进检察决策权依法正确行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在服务大局中发挥司法能动性,是检察机关宪法定位的本质要求,是检察工作服务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检察工作在中国社会乡土文化背景下满足群众司法需求的必然选择。检察工作应当始终紧密结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努力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充分实现检察权依法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检察权配置的原则是检察权与审判权等国家权力平行,以监督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为工作重点,以实现司法公正和维护公平正义为方向,需与行政权、审判权平行行使。检察权配置要尊重检察工作规律。检察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建议采用大部制模式,设立职务犯罪监督局、公诉和诉讼活动监督局、检务监督局、检务保障局和政治部等职能部门。同时,检察人员配置也应摈弃行政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人民监督员制度深化之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春雁 《中国检察官》2006,(12):24-25,32
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是检察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保障检察权特点是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正确行使,提高执法水平和案件质量,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作为新生制度尚有诸多缺陷,分析这些缺陷,探索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新路。  相似文献   

9.
司法公正与和谐社会有着密切关系:司法公正保护合法经济行为、司法公正是维护和实现民主法治的重要内容、司法公正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司法公正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内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从世界范围内考察检察权及其制度的历史嬗变,主要有三次:两大法系国家检察权及其制度的嬗变、前苏联社会主义检察权及其制度的产生与嬗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诞生与发展。了解了主要国家的检察权及其制度的演进过程和规律之后,可以看出:检察权及其制度同民主法治的进程相伴始终,检察制度成为国家政治制度是否成熟、社会是否文明进步的标志,检察制度是国家法制统一的有力武器,当代检察制度注重惩治统治阶级内部危害其整体利益的犯罪,各国检察制度的异同点并存。当代检察制度的功能主要体现为:平衡利益冲突、修复受损秩序、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制度安排、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1.
陈松林 《河北法学》2007,25(12):187-191
从现代司法理念出发,认为作为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权与审判权一样在司法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是法律监督.检察机关与法院一样肩负着推进司法公正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高庆年 《河北法学》2007,25(11):169-174
对检察权的定性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在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定位.在司法改革的背景下,从中国宪政体制和历史文化角度分析我国的检察权是法律监督权.  相似文献   

13.
孙韬  熊明 《行政与法》2013,(8):104-107
我国检察权的本质属性是法律监督性.这种本质属性是通过我国检察机关的一般性质、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式表现出来的.而从检察权概念的学术争议与检察权的司法属性来看,检察权应承载司法职能.本文在提倡检察机关应直接参与社会管理活动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了导致检察权司法职能弱化和行政化倾向的主要原因.认为只有正确理解检察机关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检察权的司法功能,才能实现检察权参与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ers have recently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context for developing a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sentencing process wher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help to account for variation in sentencing practices from one legal jurisdiction to the next. Similar developments, however, have been nearly absent in the study of prosecutorial decision making;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given the substantial authority afforded prosecutors throughout the criminal justice process. To address this considerable shortcoming, the current study used multilevel modeling to test the effects of several theoretically relevant community-level measures on the prosecutor's decision to dismiss criminal charges.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multiple measures of social context influence prosecutorial decision making, but not always as specified by the examined theoretical frameworks. Implications of the current study are discussed with regard to theory, research, and policy.  相似文献   

15.
国家刑罚权与检察职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检察制度是随着国家将刑罚权分解并由不同国家机关承担侦查、起诉与审判职能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法治思想的产物。刑事法治的要旨在于对国家刑罚权进行限制以保障公民个体的权利。我国法治实践表明,检察机关的根本任务应从侧重刑罚的保护功能(惩治犯罪)向刑罚保护功能和保障功能(保障人权)并举,维护国家刑罚权良性运行的轨道转变,这不仅是刑事司法规律对检察权运行的本质要求,也是"法律监督"属性在刑事司法领域的本质含义和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多年的刑事抗诉司法实践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了其在保障司法公正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有刑事抗诉制度也存在提起条件不明确、履行抗诉的程序不完善以及对被害人权益保护功能发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刑事抗诉职权的履行;因此,必须进一步细化刑事抗诉提起的标准,分别按照二审程序抗诉和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不同特点完善刑事抗诉程序,切实保障刑事被害人的抗诉请求权,增强抗诉请求对检察机关的制约效力,以充分保障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蒋娜 《现代法学》2013,35(1):153-162
在国际刑事诉讼中,检察官起诉裁量权的外部控制不可或缺,而单纯的外部控制却凸显范围有限、效果不佳、成本高昂等局限与不足。与单纯的外部控制相比,内部控制具有主动性、自律性的特点,且这种内部监督和控制的限度还与国际刑事法治的境界相契合。在当前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广泛存在且业已渗入非缔约国司法领域的情况下,只有将基于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指导下的双重控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防范裁量权滥用,促进实现裁量正义,保证国际刑事诉讼中检察官裁量权的公正行使。  相似文献   

18.
检察权的运行,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当前检察权的运行存在宽严失度、违法和不规范现象,还存在具体权能运行不均衡、运行错误的防范与救济不足、地方化倾向及行政化色彩过浓等诸多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价值目标不相适应。为此,应通过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强化司法监督力度、完善检察权运行的内外部制约监督机制,确保检察权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法语境中的检察官客观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宗智 《法学研究》2009,(4):137-156
检察官客观义务,是指检察官超越控方立场,坚持客观公正。检察官履行客观义务是检察制度的基本要求,但基于不同的司法制度背景,形成以德国法和美国法为代表的两种类型。检察官为履行打击犯罪的职责需成为热情的控方当事人,又因客观义务而应充当冷静的、无偏倚的司法官,而这两种角色是相冲突的。应当注意客观义务论作用的限度并警惕其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同时注意通过外部制度保证客观义务。在我国,因为检察制度的性质及其制度背景,更须确立检察官客观义务。为此,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如检讨与合理设定内部绩效制度、在一体化与独立性之间寻找平衡点,尤其应注意遵循诉讼规律,维系诉讼构造功能。  相似文献   

20.
彭俊 《河北法学》2012,(8):93-94,95,96,97,98,99
检察机关能动地运用检察权,可以适应社会情势的不断变化,更好地解决刑事纠纷,实现实质的公平正义。暂缓起诉制度作为能动检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基本目的和自由裁量权方面,和能动检察有着相当的耦合。目的刑论和起诉便宜主义是暂缓起诉制度的正当基础。总结司法实践,可以从适用条件和附加条件两方面对中国的暂缓起诉制度加以构建。为了防范权力滥用,有必要从决定程序和救济程序的角度对暂缓起诉制度加以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