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试论宪法修改权的性质与界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大元 《法学家》2003,(5):11-16
宪法的稳定性与适应性是辩证统一,宪法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构成社会共同体的基本价值体系与目标.宪法与社会生活之间既存在冲突,又存在协调,冲突是绝对的,协调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2.
宪法是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而且带有纲领的性质.但宪法与纲领是有着根本区别的.所谓宪法,它“集中表现了生活中已经实现的东西,并将在实际运用中得到修正  相似文献   

3.
经过200多年的演变,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美国经济已发展为"混合"经济,即自由的和受管制的市场经济.这种发展无不与美国宪法密切相关.美国宪法不仅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而且其多项规定直接影响到美国的经济生活.相关规定包括宪法第1条第8款;宪法第1条第10款;宪法第4条;宪法第6条等.由于美国宪法条款用语笼统,为立法和司法解释留有巨大的空间,因此宪法中关于调整美国经济生活的规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不同方面,演绎出丰富的内容.本文仅对上述美国宪法的相关条款的具体适用进行讨论,以明确与美国经济生活有关的比较重要的宪法概念,进而了解美国宪法在指导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宪法监督制度是一定的主体依据宪法程序监督宪法实施的各项制度的总和.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法治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建立和加强宪法监督制度,有助于发挥宪法调整社会生活的功能,确立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法地位;有助于稳定宪法秩序,维护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统一性;有助于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使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5.
宪法哲学:公民生活与宪法完善的有效连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宪法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宪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而公民的生活方式是它的妥善回答。故宪法不应高高在上,理应与公民生活紧密相连,而宪法哲学是连接两者的合适路径。宪法哲学能在公民的生活世界中找寻优良生活方式并推动正确的宪法规范的形成,促进宪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论安乐死立法的宪法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生命与伦理价值的冲突,如何坚守生命的尊严成为学术界共同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安乐死的出现是新的宪法问题,需要从宪法视角进行分析,并确定其严格的宪法界限.  相似文献   

7.
上一讲主要讲述宪法的法律地位以及基本原则.这一讲,则着重讲述宪法具有何种功能. 第一,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保障.确认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是宪法存在的重要价值和功能.宪法的基本理念是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使公民在宪法的调整下获得幸福生活的基本环境和条件.各国宪法在文本中普遍规定了基本权利,并确立了具体的保障制度.基本权利一般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行使的最重要的权利,宪法同时赋予国家保障基本权利的义务.我国宪法的第二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8.
宪法文本是一种价值与规范体系,其存在形式表现为文本之上、文本之下、文本之内、文本之外,构成完整的价值与规则体系.“82宪法”体现了让社会治理回归制度理性、弘扬人性旗帜的目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民众权利保护诉求的积极回应和满足,是对人的尊严、制度理性的恢复与塑造,30年来中国社会的转型是通过宪法实现的.我们要肯定宪法的正当性、合法性,尊重宪法文本,坚持宪法的基本立场,从文本出发思考、解释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宪法问题.在未来的社会治理中,应当保障宪法的规范效力,以我国宪法文本为基础,建构解决我国问题的解释技术、解释程序、解释理论,关注实践中的宪法问题,突出宪法的调整功能与社会问题的宪法化,在宪法与社会的互动中实现社会治理方式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9.
日本历史上曾面临两次不同宪政制度的抉择,也经历了两次不同宪政制度的转型.从制度与文化的意义来说,现代日本人的法律生活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复杂互动过程.在转型过程当中,日本制度与文化的转型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特性,“作为意识形态的宪法”和“作为制度的宪法”之间的偏差使得日本人的法律生活呈现出巨大的断裂与鸿沟.然而,另一方面,新宪法并没有完全被“路径依赖”所决定,日本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也曾出现部分断裂,宪政文化趋于成熟,并最终演化为新宪法实施的生命力.上述两种不同的文化特性为新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不同方向的力量,并在不同利益集团的作用下构成了新制度的合力,最终共同决定了日本百年宪政转型的样态,同时左右着现代乃至未来日本人宪法生活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省委对学习贯彻宪法作了全面安排部署,省委政法委专门下发通知,省委宣传部与省司法厅联合提出要求,反复强调要把宪法作为"四五"普法的重点学习内容,把领导干部作为学习宪法的重点对象,把考试考核作为督促学习的重要手段,推进宪法学习,增强全民宪法意识.  相似文献   

11.
《法学》1991,(7)
宪法的实施与实现不仅是宪法理论中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目前理论与实践中注重于宪法实施,而疏忽于宪法的实现,以导致于宪法的实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旨在强调宪法实施的过程中,更注重于宪法的实现,使宪法的价值真正地体现出来。一、宪法实施与实现的差异长期以来我国宪法学界和社会实践中都  相似文献   

12.
一个法治的国家,宪法必将具有极大的权威,足以统领这个国家的政治生活和法治系统,成为评判人们行为的最高标准.尤其对于公职人员而言,权力由宪法授予,宪法由人民制定,形象地说,宪法就是人民颁发给公职人员的“营业执照”.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今世界文明法治之国,莫不以宣誓为法治之根本手续.”现代民主政治国家,大多会设计宣誓效忠宪法的制度,以体现公权力的合宪性来源,并约束权力行使者的良心和行为.  相似文献   

13.
杨蓉 《时代法学》2007,5(5):32-37
为摆脱人类政治的现代性危机,我们有必要回到古典政治哲学里去,回到柏拉图的世界中寻找宪法的本质,而宪法的本质也正是在于一种组成结构:自然的规律,可以视为其自身的宪法;而宪法的规律,就是要求宪法符合自然。宪法的萌芽,正是在这样的自然基础上诞生的。"宪法是公民的生活规范,宪法的权威根源于民众的生活"。宪政并不是一种形而上的价值构造,而是一种合乎自然的和谐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一张写着人民权力的纸",从产生,修订到实施,处处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除了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议题外,另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对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审议.  相似文献   

15.
一、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共15分)答: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与普通法比较而言的。宪法和普通法一样,都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但宪法又不同于普通法律。具体地说:1.从内容上讲,宪法集中全面地规定了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等带根本性问题的内容;而一般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行为规  相似文献   

16.
法治是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依宪治国就是将国家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范畴,围绕宪法的基本价值构建国家体制,通过实施宪法为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制度化、法律化保障.依宪治国作为法治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还可以从依宪执政、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五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宪法已经颁布十周年了.十年来,我国宪法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基本得到了实施,现行宪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十年来,在宪法指导下: (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1)健全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立法权的各级  相似文献   

18.
宪法的实施就是把宪法规范具体落实到社会生活当中的动态运行过程。为了保证宪法的实施,人们需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并建立有效的宪法保障制度。一、宪法意识许多学者认为,宪法意识泛指人们关于宪法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它包括人们对宪法的制定、内容、修改、废止、保障、合宪与违宪等问题的基本认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作为宪法意识的核心内容,我认为首先应该是体现在宪法当中的权利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宪法实施的概念、方式和路径,澄清了程序与实体宪法实施的两种概念,并指出了程序性实施的局限性.笔者认为,程序性实施不仅不能保障宪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落实,而且也不能树立社会大众对宪法的信心和认同.相反,宪法的实质性实施虽然可能表面上否定了某些法律规范的合宪性,实际上则不仅有助于确立宪法的权威并树立其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而且也有助于增进社会大众对整个法律体系的信心与认同.  相似文献   

20.
宪法与民法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同时也关乎对<物权法>等基本民事立法合理性、合法性的评判问题.民法内容固然不能直接与宪法规定相抵触,但民法中大部分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并非直接基于宪法的授权,更不是来自于统治者的恣意妄为,而是来自干对人的自然权利的立法确认.财产权是民事权利的核心,因此它应当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宪法作为根本法主要是在政治的意义上被强调,而不是在规范的意义上被重视.民法由于调整对象的基本性,因此构成政治生活的基础,当然也成为宪法赖以发挥作用的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