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社团革命"促成了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空前发展。通过非政府组织对体育公共物品的供给,来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前沿研究领域。文章通过对非政府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的缘起和发展进行文献梳理和分析,并借鉴西方公民社会理论对我国体育非政府组织的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关系,优化体育非政府组织的治理模式,强化其承接体育公共服务专业化能力,是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2.
一、公共事业民营化的含义以及公共事业领域民营化的必要性 在行政法学领域,公共服务的民营化应界定为“以行政主体为主导,以市场化和社会化为主体,以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为目标。以公众满意为标准,以打破政府垄断,引进竞争机制,构建政府与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相互合作为中心内容的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民营化并不意味着国家承担公共行政义务和责任的彻底免除,  相似文献   

3.
关耀强 《法制与社会》2014,(13):137+153
我国政府的行为选择深刻影响着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自身缺陷、法律规范的滞后和缺位、政府的不当干预、负面的行政文化等因素影响了政府的行为选择,造成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不正常的"依附-被依附"关系。提升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政府行为选择可以选择变"防范"为"规范"、创设备案登记制度、着力培育公民社会、加强非政府组织监管等路径。  相似文献   

4.
于洋航  王雅男 《法制与社会》2013,(26):181-182,186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也吸引了诸多的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本文将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政府责任以及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构建途径来进行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5.
浅议非政府组织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当代中国社会的要事,而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柱之一。为了有效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政府要避免直接干预非政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郑恒峰 《行政与法》2009,(10):26-29
协同治理是一个新的政府治理理论,它要求在公共生活过程中,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个人等子系统构成开放的整体系统,从而实现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全能主义政府"、"无限责任政府"的管理模式,使得公共服务多元治理程度较低。因此,应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实现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李晓宇 《法制与社会》2013,(24):148-149
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迅猛发展,在社会多个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不完善、现行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等问题不断冲击着非政府组织,使其暴露出诸多问题,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本文通过借鉴美国、匈牙利等国外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建设经验,提出提升我国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路径: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完善法律法规、施行阳光财务制度、树立非政府组织品牌形象以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8.
浅析政府在我国公务服务市场化改革中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无论如何市场化,政府不可能收缩到无所作为的地步。政府的规模应该通过市场化得以缩小,但是减少或淡化政府的作用并不是改革的目标。政府移交的是服务项目的提供,而不是服务责任的移交。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有着更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增量不足,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不仅能够改善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推进政府改革,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壮大。但目前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存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制度化保障机制缺失,自身力量薄弱,社会大环境有待成熟等制约因素。为此,必须通过转变政府观念与职能,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自身能力,提升公民意识等途径,促进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  相似文献   

10.
司法产品并不必然就是公共物品,司法服务也非必须由政府提供。历史上,政府司法首先是作为统治者的创收手段发展起来的,而非公共服务。市场或社区自身也能够提供非政府的纠纷解决机制。政府司法并不天然优于非政府司法。对于大量不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案件,非政府司法能够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当事人的选择自由和竞争机制是非政府司法有效运作的关键。这一机制适用于公共法院,也就是当事人合意选择公共法官制度。后者可能对我国当下的司法改革具有特殊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各地政府开展的公民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活动,拓宽了公民参与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路径。本文在阐释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并提出优化公民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路径:强化和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与能力;增强公民与政府间公共服务绩效信息的对称性;加快公民参与绩效评估的制度化建设;鼓励和发展独立性和专业化的第三方评估组织;建立健全评估中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郭祎 《行政与法》2013,(7):6-10
相较于中国,德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政府机构组织整合、政务信息公开立法、强化采购监督管理、电子政府网络建设及公共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新时期,我国应当借鉴德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相关经验,在推进行政区划与行政体制改革、积极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强化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法治化以及政府服务与民众的互动性等方面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3.
农地使用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一种用益物权。农地使用权交易的实质是将农地作为产权和资本来经营。农地使用权交易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依照有偿使用和有偿流转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农地使用权的均衡价格,实现农民发展权益。该机制不仅有利于农地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而且将更有效地保护耕地,实现农地资源有效率地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公共行政改革沿着公务放权和地方分权的路径进行,而二者的实现都有待NGO组织的发展。中国NGO组织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在敦促政府依法行政、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NGO的发展依然面临种种困境。以美国NGO发展的调研范本为依托,从社会角度探寻NGO发展困境解决的路径,最终落脚在NGO发展中的政府角色问题上,当为中国的社会转型、政治改革寻求一条可循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打黑除恶”公众认同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格外受人关注。从调研所反映的数据来看,公众高度支持本次“打黑除恶”行动,关注重点主要是政府“打黑”的决心。民众希望“打黑除恶”行动能深入彻底并长期坚持,同时政府必须加强“打黑”工作的组织领导,发挥群众在“打黑”中的积极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坚持“打黑”与反腐同时进行的策略,强化依法“打黑”的观念。而在构建防止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机制方面,政府应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异,堵住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成员的来源;规范市场秩序并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教育。  相似文献   

16.
薛天德 《行政与法》2013,(12):14-17
本文认为,深化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各级地方政府责任重大,但当务之急是处理好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不足、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失当、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迟滞问题.为此,应建立健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主导下的多元投资机制;建立健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涉农公共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公共信息需求表达及反馈机制;建立健全由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及规划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7.
布莱尔执政时期比任何以前的工党政府更加坚持政府改革,注重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公共服务的提供”已经成为新工党的执政重点。与传统的自上而下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和保守党政府时期强调“市场化”方式不同,新工党革新与改善政策执行的方法是基于“两面性”的基础之上——加强中央的集权与控制.同时强调给予政策直接执行者更多的自治权与自主性。本文旨在对布莱尔执政时期所进行的公共服务改革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对研究布朗政府政策执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是公民个人或组织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行为,其目的是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达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合理化。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主体意识、利益意识和自主意识逐渐形成,公民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还会就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公民在公共决策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现。因此,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已成为政府和公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必要性,分析了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旨在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WTO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沈敏荣 《现代法学》2000,22(4):26-32
经济法是处理公法与私法、政府与市场关系 ,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法律。在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和即将加入WTO之际 ,这种关系的妥善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能否顺利进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能否合理地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20.
冯润  罗浩 《政法学刊》2014,(1):32-35
市场监管是经济规律有效运行的保障,同时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能。然而我国的市场监管却存在诸多漏洞,需要从美国成熟的市场体系中借鉴成功经验加以完善。美国的市场监管体系在食品安全监管、互联网监管、金融监管和市场秩序监管方面已形成相对健全的机制,并进一步朝着放松经济性监管、加强社会性监管以及国际合作的方向变革。针对目前广州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但要借鉴美国市场监管体系成功的制度,更要学习促使这个规章制度形成的美国政府和公民对待公共事务的精神和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