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审判》2010,(1):102-102
2009年12月7日至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五次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大会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的缺陷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兴  刘最跃 《时代法学》2006,4(2):68-74
我国气候变化立法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的实施。目前,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国际环境问题。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战略是《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举措。我国应当按照《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法律要求,健全和完善气候变化立法以进一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京都议定书》)已正式生效。作为《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之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将会影响我国环境立法尤其是气候立法。本文从《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内容出发,提出用立法来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议定书生效对我国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有的气候立法变化的体系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完善我国现有气候变化法律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自下而上:地方气候创新行动 长期以来,作为世界上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一直消极对待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设法逃避自己的历史责任。从1997年《京都议定书》达成到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国大会,美国政府始终拒绝承担任何强制性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导致美国成为迄今唯一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相对于联邦政府的消极作为,  相似文献   

5.
一、启动实施欧洲气候变化计划欧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倡导者与先行者。欧盟自1993年成立起就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在各成员国纷纷提出本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时,欧盟层面也开始协调成员国政策,统一行动。从20世纪末开始,欧盟气候变化政策围绕《京都议定书》的不同发展阶段不断向前推进。1997年12月,联合国在日本京都召开第三次缔约方会议,达成了《京都议定书》。欧盟在议定书上所承担的减排目标是2012年相对1990年基准减排8%。欧盟于1998  相似文献   

6.
背景介绍: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在日本京都召开会议,制定发布了《京都议定书》。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碳排放权交易”。  相似文献   

7.
杜志华  杜群 《现代法学》2002,24(5):145-149
本文考察了温室效应理论对缔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决定性影响 ,并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基本法律原则 (规则 )及其对国际环境立法的贡献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8.
郭冬梅 《现代法学》2012,34(3):154-163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议定书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所制定的总体规划和实施细则,但是,由于其和其他环境法公约一样具有环境法的"软法"特质,一些《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履行机制出现了许多值得探究的边白。以"震慑型"方案还是"激励型"方案为主,需要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履行理论切入,深入剖析,对此两种方案进行理论、实证博弈分析,得出《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履行方案的应有选择,为今后其他国际环境条约的履行提供相关指导。  相似文献   

9.
《电子知识产权》2011,(1):42-42
2009年12月,万众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哥本哈根会议)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与环境尤其是气候变化有关的专利(绿色专利)问题的关注。2010各国对于绿色专利的态度,可谓对内对外冰火两重天。  相似文献   

10.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举措之中,森林碳汇被认为是成本最低的减排措施之一。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从《波恩政治协议》到《马拉喀什协定》,从《巴厘岛行动计划》到《哥本哈根协议》和《坎昆协议》,森林碳汇都是其中的主要议题之一。气候变化国际法发展过程中对于森林碳汇议题表现出了从谨慎向开放的转变,森林碳汇的活动范围也从最初的单一化走向了多元化,后京都时代以通过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森林保护和森林可持续管理增加碳储量为主要内容的REDD+森林碳汇机制将发挥更为主要的作用。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森林碳汇国际法律机制的梳理将有助于厘清其发展的脉络,预测其发展趋势,为今后森林碳汇的国内法律保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政府法制》2008,(6):32-32
2月1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二次缔约国大会在印度尼西亚旅游胜地巴厘岛落下帷幕。去年年末,同样是在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制定出了“巴厘岛路线图”。气候变暖正在成为全球必须面对的共同挑战,而腐败这·人类社会自形成以来从未根除的顽疾,同样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公敌。此次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二次缔约国大会也在竭力促成一个国际反腐机制的形成,旨在为各国通力解决腐败问题找到一个世界反腐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12.
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促使各国提出减排目标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京都议定书》工业化缔约方借履行公约的减排义务为名,通过国内立法提出或实施了以碳关税、碳标签、生态设计要求为主要形式的低碳壁垒措施,限制高能耗产品的进口,以达到保护国内相关产业之目的。低碳壁垒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只有认真研究、理性思考、积极应对,才能保证我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与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行结构和核心内容的分析,并结合其下的《京都议定书》对排放限制的相关机制进行了阐述,随着排放贸易的开展,认真理解该《协定》的相关运作机制,对确保未来我国的经济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夏冰 《法制与社会》2011,(3):165-166
全球变暖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面、多层次的,急需我们的特别关注。《京都议定书》是第一个国际性限制排放温室气体的法规,它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迈出了自救的第一步。纵使《京都议定书》的意义非凡,但是气候变化问题所牵涉领域的广泛性、利益的复杂性以及议定书自身的局限性为"后京都时代"的发展带来了重重困境,只有国际社会共同参与,承担起共同但有区别责任,才能为地球筑起生命的防线。  相似文献   

15.
陈雷 《中国法律》2006,(4):36-38,103-105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正式法律文件,于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并于2005年12月14日在全球生效。  相似文献   

16.
梁晓春 《政法学刊》2004,21(2):21-24
2003年12月9日,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国际反腐败趋势及我国反腐败刑事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 约》存在一些差异,我国刑事法应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进一步协调。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全程或者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本文在对比《公约》与现有的国际海上运输法规则的基础上,着重对公约拓宽的调整范围分别作出介绍,并简要分析了公约拓宽调整范围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它体现了国际社会通过多边磋商和行为来解决温室效应,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一种努力。作为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  相似文献   

19.
尽管《哥本哈根协议》是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成果,但该协议基本上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及安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等焦点问题达成了一些新的共识,因此它可以列入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在温室气体减排面临更大压力的情况下,我国应变压力为动力,推动低碳经济,这既是履行我国减排国际承诺的要求,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我国应对低碳经济法治建设,特别需要紧密结合我国的国情,注意维护我国环境核心利益,完善我国的低碳经济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20.
论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丁  潘方方 《法学杂志》2012,33(9):103-109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联合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所创设的碳交易在形式上为碳排放量交易,其背后的理论基础为碳排放权。科斯的环境产权理论要求我们应对环境容量资源进行产权界定。从法律视角考察的碳排放权一方面具有环境权的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财产权的属性。碳排放权的这两种属性在实现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