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必须公证的概念 要确立我国的必须公证制度,首先必须在学理上准确界定必须公证的概念.否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关于必须公证的概念,根据对必须公证的法律效果认识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是成立要件说.  相似文献   

2.
行政学院要想长足发展,必须有一个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必须得有一个德才兼备、善打能 拼的教师队伍;必须建立激励机制、奖勤罚赖;必须兴科研之风、营造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3.
潘樾 《法学杂志》2006,27(3):37-39
不作为犯罪的成立必须以行为人负有特定的作为义务为前提,而先行行为是行为人对因自己行为引起的特定危险状态负作为义务的根据。先行行为产生作为义务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先行行为必须是作为,先行行为必须是非犯罪行为,先行行为与危险状态之间必须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另外,先行行为引起的危险状态必须是迫切的具体危险。  相似文献   

4.
公安目标具有多样性、协同性、阶段性、不确定性四大特性。欲更好地实施公安目标管理,就要制定科学的目标,要建立高效率的目标管理体系,要有实现目标的得力措施。为此,必须坚持与公安工作改革同步;必须坚持从公安工作实际出发;必须坚持同政治思想工作结合;必须坚持配套管理,统一业务工作规范;必须坚持严格岗位责任,制定考核记分办法;必须坚持教育培训先行。  相似文献   

5.
史森林 《中国司法》2001,(11):28-28
我作为党员,必须牢记党的宗旨;作为劳教民警,必须多讲奉献;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带头纠正不正之风。 ——张忠庆人生格言  相似文献   

6.
一、强化法律监督,维护法律信用法律要有权威,必须被人信仰,而法律要被人信仰,则法律本身必须具有信用。法律信用一般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好的法律,这个良好的法律在社会上必须得到有效地遵循,如违法行为必须得到追究,权利被侵害时必须得到救济,在法律不被遵循的时候,必须有一定的监督机制予以纠正,这样的法律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仰,法治的社会才能最终形成,而法治正是诚信建设最好的保障。也就是说要实现法律信用,必须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这个原则。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相似文献   

7.
树立科学执法观、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必须把“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作为检察工作的灵魂,必须牢固树立符合现代法治要求的司法理念,必须坚持检察执法办案中的唯物辩证法,必须大力提高检察干警的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8.
刘在青 《法制与社会》2010,(16):121-122
公诉部门是检察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诉是实现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形式。在公诉工作申,必须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意识,必须牢固树立和谐诉讼的意识,必须牢固树立客观义务的意识,必须牢固树立诉讼文明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翟峰 《法治与社会》2013,(10):18-19
2013年3月17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的讲话中,不仅九次提及"中国梦",而且明确提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同时,习近平主席还用三个"必须",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10.
分析新时期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出现的新特点,结合天津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实践,提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主渠道作用,必须主动融入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必须始终坚持依法调解的理念,必须始终坚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专业性调解的特色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黄硕 《政法论丛》2014,(3):112-119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司法实践中根据检察工作的实际需要不间断地制定司法解释,对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进行解释,为我国法治建设、社会治理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的合理性为保障法律统一、正确适用发挥法律监督作用;为填补法律条文的不完善作了积极贡献;为解决司法中新情况新问题提供司法依据等.这些合理性因素充分体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的价值所在.面对当前学界和社会部分人士对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的实质合理性的种种质疑,需要从检察价值合理性、检察目的合理性、检察实践合理性三方面进行论证,以期待人们正确认识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的实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司法变更权实际上是国家权力机关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人民法院的职权,是国家权力的具体配置。目前我国行政诉讼的司法变更权适用范围过窄,扩大行政诉讼司法变更权有利于充分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对行政权的全面监督,是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张榕 《法律科学》2007,25(5):42-51
司法过程中法官在法律适用中的自由裁量权体现了司法能动性.我国主要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大量抽象性司法解释的方式来指引法官在个案审理中的法律适用,这种司法能动性的行使方式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引发了一定的争议.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我国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权,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当在纯化现有司法解释体制和审级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辅以判例,并逐步扩大法官在个案审理中的法律解释权.  相似文献   

14.
《吕刑》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成文法,提出"非佞折狱、惟良折狱,罔非在中"的司法原则,强调防止五过的同时,制定了两造具备,办案人员要到民众中检查核实等严格的审判程序和审判规范,成为儒家德主刑辅的立法设刑基础。《商君法》也是我国古代经过社会实践并获得巨大成就的一部实用法典,成为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秦王朝的法律基础。为秦国扫平六国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支持,正是这两种不同的法律思想,在彼此消长的过程中,影响了几千年封建王朝的法律体系。当今,我们的法律工作者,肩负着公正、道义、良心等责任和美德的重任,维系着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着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以古鉴今,建构司法公正与社会和谐,体现法律的正义与公平。近几年关于自由心证的讨论日渐增多,从中国法律文化的历史角度进行分析,对中国司法体制进行完善,提高法官素质,以寻求我国司法公正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处理媒体与司法关系的问题上,西方主要法治国家采用的模式是不相同的。美国采用的是不限制媒体的“司法自我约束模式”,英国采用的是“司法限制媒体模式”,而大陆法国家则采用了一种近乎“放任自流”的“司法向媒体开放模式”。中国的司法模式类似于大陆法系国家,在司法与媒体的关系规则模式上,应当采纳大陆法国家模式。  相似文献   

16.
潘勤 《法律科学》2003,7(1):33-37
董必武独特的经历使其刑法思想具有极为深刻的内涵和长久的生命力。董必武认为 ,治国应靠法制 ,党要重视立法工作 ,以依法办事代替运动治国 ,这些观点构成了他的刑事立法思想。在刑事司法方面 ,董必武认为应重视刑事司法的程序 ,反对刑讯逼供和有罪推定 ,坚持依法办事 ,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相似文献   

17.
何炼红 《法律科学》2014,(1):155-165
中国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是伴随着政府服务功能的发展,从行政裁决范畴中独立出来的一种服务性行政事实行为。然而,以《专利行政执法办法》为样本进行剖析的结果显示,知识产权领域的行政调解目前在性质上仍然被视为是一种行政执法行为,调解过程习惯性地被烙上了行政执法的色彩,其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中国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应尽快实现从传统执法到现代服务理念的更新;通过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行政调解办法》,从制度层面切实推进行政调解服务主体的多样化、服务对象的类型化、服务程序的精细化和服务损害的可救济化。在实践层面,应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行政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克服基层人民法院的管辖权障碍,实现行政调解和司法程序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论和谐社会建构中司法的克制主义立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龙 《法学论坛》2007,22(3):29-34
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以法治为基础的,而法治就是法律主治.当前我国法治社会建构初级阶段的特定时代背景要求倡导严格法治主义的法治理念,法律解释的权威根源于法律文本自身,严格法治主义的法治理念表现在司法领域中,就是强调司法对法律文本含义的严格贯彻,这需要我们重视文义解释的法律解释方法,遵循文义解释方法优先性的元规则.严格法治主义的这一法律解释立场需要捍卫司法克制主义,文义解释方法的优先性元规则是需要我们倡导司法的克制主义立场,这也是实现司法方法科学化和维护法律权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司法救济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最终途径,宪法的法律属性决定了它的直接法律效力。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规定可以适用于诉讼。我国虽未真正建立起对公民基本权利这一宪法权利的司法救济制度,但已呈现出了司法救济的雏形。建立和完善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司法救济制度,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和对宪法实施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20.
司法公信力源于司法的自治力、司法的说服力和司法的确定力。司法公信力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理性沟通的产物,是一种归属于社会资本的制度性资源,是司法在发挥纠纷解决功能、权利救济功能和法律发展功能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任用和信用关系,是司法权威历史演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