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整体利益的整合形成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国家与政府之间的分立是异常清晰的 ,国家是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 ,政府是社会整体利益的主要促成者。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首要的是须为国家颁布的法律所确认并建立现实可行的维护机制。而建立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机制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在国家的民主商议立法机制下制定经济法。经济法是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法 ,社会整体利益的整合形成的第一步就体现在经济法的立法过程中。而在经济法的立法过程中 ,政府与国家的分立尤显重要 ,因为经济法是由建立在民主代议制基础上的立法机构制定并颁布的国家法律 ,其规范的内容是政府介入经济的行为 ,在“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如何约束政府行为构建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利益博弈的均衡状态是经济法立法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求经世之道思济民之法--经济法之社会整体利益观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果  万江 《法学评论》2004,22(3):43-50
经济法的出现存在一个潜在的抽象理性假设 ,与民法的理性假设前提的进路正好相反 ,即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增进将带来社会成员个体利益的增进 ,经济法的利益保障对象是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本文立足于对经济法得以存在的理性假设前提的分析 ,阐明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观。认为 ,经济法是通过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式来实现社会中人们的个人利益的法 ,社会整体利益与社会成员个体利益之间存在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 ,而经济法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处理两者的复杂关系 ,这要求经济法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兼顾可能随时与之发生冲突需要不断与之协调的个体利益的实现 ,这种社会整体利益观是构建经济法法律制度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的利益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到以主客观分离与对立为出发点的二元思维模式的影响 ,在社会结构方面形成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立的二元理论 ,在法学领域中也形成了以规制政治国家权力为主的公法部门和以调整市民社会关系为主的私法部门的二元划分。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关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截然分开的理论受到挑战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日渐融合 ,经济法的出现是这种趋势在法律上的体现之一。经济法作为贯穿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领域的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 ,其利益观体现出一定的综合性 ,融合了运行于市民社会中的私法与运行于政治国家中的公法的双重特征。经济法虽然以社会利益作为其首要的保护目标 ,但其对社会利益保护的实质是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个人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之间协调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法律是社会利益资源和权利的分配书。解决当前我国日趋尖锐复杂的收入分配问题,应该大力发挥经济法在分配功能。经济法在实现再分配时应遵循利益平衡原则、社会整体利益原则和有限调节原则。发挥经济法的再分配功能,建立科学分配机制,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加大利用财税杠杆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劳动工资立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公平分配社会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投入的差距,并进一步强化经济司法。  相似文献   

5.
社会整体利益的法律维度--经济法基石范畴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悟真  李晟 《法律科学》2005,23(1):45-53
社会整体利益是经济法的基石范畴。因其与个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复杂关联 ,在以往经济法学的研究中被严重“误读”。从法哲学维度对其进行重新解读 ,首先应当明确社会整体利益以个体利益的存在为前提 ,绝大多数社会主体共同的欲求即为社会整体利益 ,并且要将其与国家利益作严格区分。对东西方法治秩序的演化分别进行考察 ,可以发现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因而各自的法律制度及其演化亦有差别。经济法所体现和维护的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 ,有赖于个体利益的最大化、普遍化和持续化以及相应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法律是一种社会现象,这不仅需要将其放到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研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它在现实社会中的效用,这是法社会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即强调法与社会的实际关系。经济法作为能够使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调控的法律规范,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法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经济法产生的社会需要,发现经济法自诞生起就站在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高度并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纵观经济法体系,其具体制度也体现着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就是以社会为本位,通过国家、社会团体和市场将有限的经济利益和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营造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独立部门法律体系。本文通过对经济法发展历程的回顾,从而得出了经济法的本质是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公共利益自从产生起,一直备受争议,其涉及到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在众多法律部门中,具有社会本位观的现代经济法,尤显突出,导致维护公共利益成为其使命。本文试图提供这样一个分析框架:考察公共利益在经济法特定法域的基本内涵,将其置于政府、市场、企业(和个人)关系的互动博弈活动中.并从与公共利益有关系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中推出公共利益的基本内涵。最后结合现代经济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出公共利益在现代经济法中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问题的争论,本文以利益为视角分析两者的关系,从而说明民商法与经济法是互补关系,但也有区别,民法只是以个人权利保护为宗旨,侧重提高个体的经济效率,而经济法是以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为重心的,是为解决民商法均无法解决的经济问题而产生的,侧重提高国家整体的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0.
张秋华  顾佳 《行政与法》2010,(6):118-121
利益具有尺度的功能,它衡量人类活动的有效性,也衡量法律的正当性。由于不同的目的、精神与价值取向,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每一个法律部门都侧重保护不同的利益层次与结构。民商法以保护个人利益为本位,行政法以保护国家利益为本位,经济法旗帜鲜明的以保护社会利益为本位。经济法对社会利益的关怀,要求它必须在个人、国家、社会之间进行利益的平衡与调整。  相似文献   

11.
岳向阳 《政法学刊》2003,20(4):33-36
经济法是规制国家在市场自发调节和政府直接调节之外对经济进行均衡干预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律关系具有明显创设性和综合性,国家机构(主要指政府)应是其主要的义务主体,社团、经济组织和公民是其主要的权利主体;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表现为社会整体利益;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均衡干预、整体优先、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2.
卢代富 《现代法学》2013,35(4):24-31
社会整体利益因事关人类社会整体生存和发展而成为所有法律部门共同维护的对象,但不同法律部门在法律体系中的具体功能有别,其各自对社会整体利益维护的路径也有异。基于市场失灵有损社会整体利益、国家干预是克服市场失灵的有效途径等认知,国家制定经济法确认和规范国家干预,为旨在克服市场失灵的国家干预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并通过在经济法的法益结构中作出凸显社会整体利益的制度安排,最终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13.
反垄断适用除外制度是国家基于社会整体利益,对特殊领域、企业和某些特定内容的垄断行为赋予法律适用上的豁免权,这已经成为反垄断立法的一种合理的除外条款。本文着重从反垄断适用除外制度的角度去研究经济法的本质,分析出经济法本质的核心在于国家调节社会经济,并最终归结于经济法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4.
当下,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和谐因素与日俱增,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改革的评价、影响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成为当务之急。法律是社会利益资源和权利的调节器,特别是经济法,其特有的再分配功能能够弥补现有分配制度留下的遗憾与不足,其以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理念恰好与公平分配观、可持续发展观高度契合。要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大力彰显经济法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经济法的本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从经济法的阶级本质、社会本质和法律本质三个方面对经济法的本质进行了研究,并着重对经济法的法律本质进行了阐释。指出经济法就其本质而言,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调控社会经济,使之良性运行、协调发展之法  相似文献   

16.
安全是法律追求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而经济安全是一切安全之本。经济安全在经济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经济安全就谈不上发展经济。因此,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的经济法首先具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价值取向。经济法是经济安全的有利保障,它从社会整体利益角度出发,通过法律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保障经济总量的平衡,优化经济结构、维护竞争秩序、协调社会再分配,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辨证统一的:公共利益由个人利益组成,是个人利益的总和,个人利益反映和体现着公共利益;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具有重合性,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融合的背景下,两种利益应是相同的;社会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更是与公共利益所指相同,不过是不同法律文本中的不同措辞,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倾向。  相似文献   

18.
社会利益原则是经济法重要的基本原则,其优于个人利益原则,该原则是经济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理论基础之一。应该在经济法学研究、经济法的制定和运行过程中严格坚持该原则,使经济法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国臻 《河北法学》2007,25(5):105-108
法律部门是客观现象,又是人为地划分的.学术界和官方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我国法律体系划分为七个法律部门,即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我国土地与房产立法文件的名称大多冠以"管理"二字,立法目的反映出明显的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的价值取向,土地与房产立法文件中经济法律规范居多,从法律法规汇编关于土地与房产立法文件的归类来看,我国土地与房产立法具有明显的经济法特色.  相似文献   

20.
经济审判中地方保护主义治理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保护主义是近几年来经济审判中出现的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地方法院以保护所谓“地方经济”为由。置于国家整体利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于不顾,肆意曲解法律,枉法裁判,偏袒本地当事人,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和司法公正。 一、导致经济审判中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探究 首先,立法滞后为经济审判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留下了可乘之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法律作保障,而我国干预市场经济的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以及相关的程序法,与市场经济明显不相适应:一是以民商法为核心的市场体系与行为立法尚未体现自由平等和权利本位的原则,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