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宪法与革命及中国宪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宪法与革命为主题,从政治思想史的视角对于英国、法国和美国的立宪建国及其不同路径给予了理论探讨,尤其对洛克、卢梭以及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的宪制问题提出了基于政治宪法学的辨析,并进而勾勒了中国百年宪制的革命建国历程。本文认为通过革命而制宪,宪法终结于革命,宪政出场,革命谢幕,革命的反革命是现代宪制的精神实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光荣革命和美国革命各自实现了革命的反革命的宪制,而法国大革命则陷入激进革命的震荡之中,至于现代中国的百年宪制,这个革命的反革命还远没有完成。  相似文献   

2.
古代罗马自建城之后,经历了英雄主义的王政时代、内部城邦繁荣发展的共和国时期和独裁专制统治的帝国时期,建构了特殊的宪政体制及有效的政治统治机制。本文首先通过描绘这三个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分析了罗马宪制得以实现的基础,并通过对古代罗马不同时期的宪制做了详述,试图对古代罗马宪制的独特宪制和社会法律秩序进行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3.
古代罗马共和国宪制探源——世界第一次立宪主义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古代罗马共和国宪制的渊源、构建和理论蕴涵的探讨 ,试图揭示其宪制成功运行的内在“制衡”机制的原理 ,并对其宪制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和所创制的诸多原则进行研究 ,阐明罗马共和国作为世界古代的一个政治实体 ,存在了 50 0年 ,无愧是肇端于希腊人继之由罗马人充实和发展的世界第一次立宪主义的实验。这一范例 ,对现代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发展成为“立宪民主制”即人民享有对国家事务和政治参与的权利 ,同时国家权力也受到有效制约和控制的宪政体系而言 ,其历史效应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古代韩国王朝法令和相应中国古代法,以此比较为基础阐述中国古代法对韩国法制史之影响。文中主要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对“八条法禁”及其相关条款、夫余的刑制以及“一责十二法”的影响;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新罗受中国律令的影响程度及其状况;朝鲜高丽时代的律令受中国古代唐律和宋律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大明律对朝鲜时代创制的最初成文法典——经国大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共同构成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宪法规范彼此间的形式冲突不足以否认宪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适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不足以结构性取代宪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适用。宪法中关涉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不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凝聚和承载着"一国"精神的内容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具有适用性。厘定宪法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内容时应秉持"一国"的原则。"占中公投"既违反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也违反宪法。  相似文献   

6.
以战争、革命与宪法的关系为主题,从思想史的角度展开考察,可以揭示现代宪制的发生学。早期现代的战争经历了从宗教战争到国家间战争,从国家间战争到内战,再从内战到革命的演变。革命之后,形成了制宪建国、守护宪制和祛除宪制这三个宪法时刻,并可以归结为革命终结的宪制路径和不断革命的政制路径这两个逻辑路径。战争与革命具有重大的宪法学意义,西方与中国的早期现代的宪制构建,均离不开战争与革命的动力机制。但如何把战争法权转变为一种基于宪法的和平法权,而不是陷入激进革命的宪制覆灭之途,则需要真正落实革命终结的宪法精神。  相似文献   

7.
"天下国"既是古代中国中央王朝对于政治共同体的一种认知或假设,也是古代中国国家政权组织模式框架的一定程度的设置。"天下国"国家结构模式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即中央王朝是"天下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政治文化影响力由里到外推及四方。和平、友好是"天下国"统治秩序的主流。对传统国家结构模式进行新解读,理解其内在精神,对于今天我们如何恢复民族精神、树立大国形象以及如何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时代,一国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多的体现在软实力上。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传统文化与现当代外交实践、政治经济模式等分别构成了建设今天中国软实力的两大来源。但也有一些制约因素:如资源配置不均、外交合理性问题、外交政策不连贯等。不过,我们应当预见中国的软实力资源在今后几年中会越来越丰富。  相似文献   

9.
香港与中央的“违宪审查”协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欣新 《法学研究》2000,(4):140-151
在香港基本法的设计中 ,中央与香港均拥有基本法解释权及审查权。如果两者不能在权限、管辖、程序及释义方面达成一定的默契 ,就会引发宪制危机。本文在分析两地法治传统和宪制模式的差异以及香港基本法对“违宪审查权”的制度设计后 ,提出中央和香港应本着相互理解和宽容的原则 ,按照中国宪法体制与英美法制传统相结合的思路 ,在基本法所设计的中央与特区分权的制度框架内进行协调 ,以避免和化解这种冲突。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具有经久影响的伟大思想,必然与其时代有着水乳与共的关系。卡尔霍恩是美国内战前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理论家,他的州权理论反映出美国建国后六十余年来的发展演变历程以及背后深层的社会政治矛盾,折射出一个新型现代国家的宪制构造所难以克服的政治危机以及宪制政府的法理学难题。对于美国来说,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也是激发思想理论创新的时代,由此发育而出的林肯法理学与卡尔霍恩法理学,作为两种对立的政治与宪法学说,它们在相互激辩的对峙中共同生成,并随着南北内战的进程以及结束,而内化在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精神之自由的诉求之中。在抵御国家主义,以及塑造美国的自由共和政体这一实质性的宪政制度方面,卡尔霍恩的思想持续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法制现代化须完成十一项宪制改革童之伟宪制是法制的一部分,是法制的基础性内容。因此,法制现代化固然包括宪制现代化在内,但宪制现代化也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并且往往在法制现代化过程中以一定形式发挥着先导作用。根据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规划,我国到...  相似文献   

12.
法学形态考——“中国古代无法学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学形态考——“中国古代无法学论”质疑何勤华法学形态,是法学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对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法学这个有着重大分歧的问题的基本看法。因此,尽管法学形态以前还没有人提起过,研究它也有相当的难度,笔者还是想对它作一些探讨。一中国...  相似文献   

13.
私分有国资产罪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一种侵害国有财产的犯罪,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本文就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件以及罪与非罪、此罪与披罪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现代法学》2015,(4):77-88
在国家荣誉制度的立法过程中,应对其政治理念、宪法依据与宪制功能有深入的认知。荣誉制度作为连接国家与公民的政治纽带,一方面强化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归属,促成政治认同与进行社会动员;另一方面则代表国家对公民进行教化与规训,经由英模塑造达成特定国家目标。中国宪法规定了国家荣誉与个人荣誉的"双重主体结构"与实现路径,国家荣誉构成个人荣誉的前提和基础,服务于国家任务的实现。此外,国家荣誉制度兼具重要的宪制功能,包括了对于政权合法性的建构、对于政治诉求的吸纳,以及引导主流价值观。国家荣誉立法应符合宪法所设定的原则,提高与增强国家荣誉的权威性和稀缺性,强调评审机制的独立性和参与性,并通过荣誉制度来培育公民的政治人格。  相似文献   

15.
洛克是开创近代宪政主义的著名理论家。洛克在《政府论》(下篇)中对人的自由、法治、权力分立等诸多宪政理念进行了阐述。由于洛克常识性的用语和简明的行文风格,使得对洛克的这一宪政设计方案很难给出一个系统而融贯的说明。一个完整的宪政理论往往包括一种宪制的创生、它的内部构造和对它的守护方法。与此相对应,洛克的宪政设计方案的内容分为前后相连的三个部分:首先是根据多数人原则和委托理论来阐述宪制的创生;其次是根据社会同意原则对立法权与执行权进行双重规制以形成宪制的内部构造;最后为人民的反抗权和人民的品格对守护宪制的作用。从整体上看,洛克的宪政设计方案可以归结为一种以保证权力和政治自由的共存为目的的动态多元最高权力体系。  相似文献   

16.
国是放大了的家,家是国的微观表现。这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生态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对家国观念的认识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权力派生权利"问题的关键;在对社会秩序的运行进行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约的存在以及其运作,其根本思想就是家国观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传统的成因与特征。本文认为 ,与“刑起于兵”一样 ,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传统也与部落战争有着密切的关联 ,它还与“皇室国家”或者“家国不分”这一独特政治体制有关。中国古代刑事审判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集权”与“非专业化”。  相似文献   

18.
宪法的经济影响即是基于宪法文本所形成的“宪制”(根本政治制度)的经济影响,更确切地说是实效宪制的经济影响。与这一研究相关的主要实证数据库是CNTS、FWCR、ICRG,主要的实证分析方法是“回归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姜小川 《证据科学》2009,17(5):517-564
刑讯作为野蛮的“刑”与文明的“讯”结合而成的取证方法,在中国古代延续了两千余年,这一方面反映了其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却又足以说明了其价值所在。因此,不顾其存在的客观历史奈件而简单地对其功过一概否定或者肯定的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本文从中国古代刑讯制度的沿革入手,就古代中国刑讯制度化、法律化的形成、原因、特点等诸多相关问题予以了阐述,目的在于客观地评价中国古代的刑讯制度,从而扬“讯”之长,避“刑”之短,以完善今天的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百年中国历史中一页似乎久被遗忘的篇章——清帝《逊位诏书》,从政治宪法学的视角挖掘其中富有生命的机理。作者认为,在走向共和的古今大变局中,现代中国的立国基础,不单纯是辛亥革命那种激进主义立宪精神,还有另一个体现在清帝《逊位诏书》之中的精神基础。《逊位诏书》虽不是一个形式完备的宪法文本,但它总结和承载了晚清以来若干次或被动或主动的改良立宪运动,有效节制了革命激进主义的潮流,弥合了革命造成的历史裂痕。可以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清帝《逊位诏书》共同构成和发挥了当时民国的宪法精神。本文论述了《逊位诏书》所包含的政治宪法学要义,并揭示其对于当今中国宪制转型的启发性蕴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