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则、道德衡量与法律推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规则属于为行动提供理由的指导性规则。行动理由存在一阶理由与二阶理由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前者包含自行权衡,而后者排除自行权衡。法律规则显然属于二阶理由,因此依据规则的裁判实际上是排除裁判者依据一阶理由自行判断的过程,只有法律规则才能成为法律推理的基础。但是由于规则本身存在正当化上的缺陷,因此作为一阶理由的道德理由在特定情形之下将会取代法律规则在法律推理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法和道德的关系是人类探讨的永恒主题。本文将分析法与道德冲突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探讨法与道德冲突的解决方法和途径。法与道德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法的制定不能违背基本的道德,否则,该法律就是一种“恶法”。同样。道德的实现要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来实现。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当人们思维举止还没有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道德极易沦丧。由于两者自身的局限性,造成了法与道德的冲突。只有在解决两者冲突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法与道德的应有功能和作用。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社会群体的几千年的文明中,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法和道德都是相互依存着,交替出现着,以法治国或者以德治国的文明历史,纵观历史,无非是过激的法治或者德治,但是两者中的任何一者从未消失,反而总是在另一者的极端终结时,以更重要的方式出现。而在高文明的现代,很多社会群体都实现了法治的根本原则,同时紧抓道德的建设,使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使得社会群体的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和谐融洽。而本文着重通过对两者的共同点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点进行比对,使得二者关系更加明朗,使法与道德两者更好的促进社会群体的融洽发展。  相似文献   

4.
如何认识“德治”,如何认识“法治”,德之于法,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必须从道德与法律的本质含义中探讨。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西方法哲学史上的一个经典问题。自然法学者认为法律必须符合道德要求,而包容性实证主义通过论证主张法律与道德并无必然的联系,而只是一种可能的关联,包容性实证主义法学展示了道德包容于法律的另一种可能路径,使法律与道德可能存在的关联得到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道德和法都是节制人们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社会规范,但两者各自的性质、功能不同,影响社会的范围、时间和方式也不同。本文主要论述了法的特征和功能,道德的特征和功能,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等问题,并分析了道德与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法治进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最终可归结为一个核心问题即法律和道德问题:法律秩序的构建与形成实际上是社会成员道德秩序重构的过程。在一个缺乏道德信仰的社会里,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建成法治社会的。因此,社会存在的各种法律问题可能只是表层现象,其背后的问题应当是道德问题,即道德自觉、道德修养与道德信仰。所以,在我国法治进程中,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法律和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出法律与道德分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制度主体,道德可以看作是不成文的法律,道德建设具有法律的作用。道德是法律建设的前提,法律不可无德;道德可以弥补法律建设的不足;道德可以为法律提供广阔的延伸空间。  相似文献   

9.
四川泸州的"二奶"继承案于一年前落下帷幕,舆论对妻子是支持或反对,媒体对情人是不耻或者同情,法学家们对判决是觉得公正或失实,关于此案的种种都在法院的判决作出之后争论四起又归于消散。这里,本文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这个已经"过期"的法律问题,并从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和道德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了相关观点。  相似文献   

10.
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具有的迂回性特点.决定了该种交易面对高额的迂回链条断裂成本、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有效控制前述两种成本的制度手段.包括法律规则、行业自律规则和企业内部操作规则,这三种规则在普适性与针对性、稳定性与可变性问题上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不可混为一谈.控制金融衍生品交易宏观风险的主要法律手段是明确交易主体资格和各行业协会自律监管组织的法律地位,控制金融衍生品交易微观风险的主要法律手段是解决法律制度发展的相对滞后性问题、法律适用的不可预测性与差异性问题、各国法律适用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凯尔逊的“纯粹法”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介绍和评述凯尔逊的“纯粹法”理论。首先,作者解释了“纯”的含义,以及凯尔逊提出“纯粹法”理论的目的。其次,对凯尔逊关于法律的概念、法律规范的形式结构、法律规则的体系等重要思想进行了介绍。再次,对凯尔逊思想中的公理化的倾向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凯尔逊的命令性规范的逻辑的思想。最后,对凯尔逊的思想进行了简短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康德不仅是一位哲学家,因其法学成就显著,也可以称为法哲学家,在其思想理论基础中,三大批判十分重要,同时其道德理论更是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康德阐述了法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什么是法。本文从康德对法的定义入手、分析其对道德的理论根据,以便更深刻理解法与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苗勇 《江淮法治》2008,(12):20-20
道德其实就是每个人内心的法。一个人通过学习,完成社会化任务以后,在意识中所确立的伦理规范体系,是指导这个人言行的规则。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话可说,什么话不可说,都是由这些规则进行约束的。因此,正如一个国家需要通过立法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一样,每一个人都要自觉地为自己确立完整的内心的法。内心的法,使我们的行为具有了善良的性质,从而获得了行为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何邦武 《政法学刊》2009,26(5):5-11
我国当前刑事庭审中存在着诸多弊端,与传闻证据不受限制的使用非常有关,应当引入刑事传闻规则。这不仅有利于发现案件真实,而且有利于保障被告人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特别是对质询问权,实现程序公正,还有助于完善证据制度,实现诉讼的效率。而且,引入刑事传闻规则还具有来自现行制度及法律实践需求的可行性,所谓中国引入传闻规则不可行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5.
环球时报记录王忻在2004年5月24日的环球时报上撰文《美国有没有就业歧视·公平就业有法可依,隐性歧视仍在伤人》介绍,在美国,求职履历表的每一项中都隐含着可能会有的就业歧视:姓名、性别、年龄、学历、籍贯、户口所在地、身高、体重、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等。实践中.上述每一项背后都有一些真实的歧视案例。  相似文献   

16.
法官造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的利益和冲突越来越多元化,法律规范的滞后性和不完整性也越来越明显。法律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法律的缺失和模糊,由此就产生了本文所要论述的法官造法。本文主要从法官造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论述了法官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案件的重要性,同时也相对应的提出了法官应该怎样去造法。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道德实体化为法律的过程中,必须运用一定技术使法律获得与道德有根本不同的可操作性效果。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与宗教有密切联系的农民运动,其政权建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核心道德的坚持程度及其法律化的成败。事实上,太平天国对上帝信仰平等大同等核心道德理想的弘扬造就了其最初的胜利,但在政权建设中由于缺乏有效地将道德转化为法律的技术手段和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对道德和立法的双重背叛,使得政权逐步丧失其合法性并率先从内部瓦解了政权的道德和法律基础,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贯穿于整个法哲学的全局问题。本文以一个小的"分手费"案例为切入点,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做出深入剖析,进而说明在我国研究法律与道德关系问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法律与道德复杂的关系中,本文选择了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述:一方面,道德的法律承担,对违背道德的行为有时候依赖于法律的强制实施,另一方面,道德的法律化,是道德的法律承担的更进一步发展,将原属于道德范围的纳入到法律的范畴里。  相似文献   

20.
徐诗如 《法制与社会》2011,(25):7+9-7,9
道德与法律是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它们往往具有一致性,但有时也会发生冲突。但若两者相冲突时,道德是否还存在,法律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价值意义,功利主义与绝对的道德和法律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等。本文依据哈佛法学院公开课程中一个虚拟的案例去解读二者之间的关系及矛盾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