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手机这种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手机短信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成为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证据。笔者近来办理了四件手机短信证据保全公证,这四件公证的基本情况分别是:(一)韩某在与妻子谈及离婚财产分割事宜期间,其妻在发给他的手机短信中言明:某财产系在婚前由韩某父母赠与的.韩某申办公证的目的是证明其婚前财产已经其妻承认:(二)李某系某法院的法官,其经办的一起案件当事人在败诉后,通过手机短信对其进行人身攻击、侮辱和恐吓,为取得证据后阻止其行为,申办公证:(三)洪某家庭的“第三者”向其发手机短信,称其丈夫对该“第三者”的情感才是最深的,洪某为证明其丈夫的婚外恋行为,申办公证;(四)在离婚诉讼期间,王某发现其丈夫的手机中有其与第二三人进行情爱交流的短信,便隐瞒其丈夫,将其手机带至我处申办保全证据公证,以证明其丈夫的过错行为。  相似文献   

2.
检察信箱     
看守所临时羁押 的罪犯又犯罪, 如何确定管辖? 编辑同志:   某监狱罪犯尹某脱逃,捕回后暂羁押于一看守所。后该监又有三名严重违纪罪犯被临时关进看守所,与尹某在同一监房。四人经过预谋后,于 2000年 11月 18日扳下通风口钢筋脱逃时被发现。四人构成脱逃(未遂)无争议,但在管辖上发生了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应由监狱立案侦查,理由是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对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由监狱进行侦查”。尹某等四人是监狱服刑罪犯,他们的改造档案现仍在监狱,只是监狱因特殊情况临时将其羁押于看守所。另一种意见…  相似文献   

3.
刘强 《中国公证》2007,(6):36-39
在恶意毁损名誉、诽谤中伤、色情骚扰、婚外情等短信高发的现代社会,当事人为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而申请公证机构进行证据保全成为其权利救济的一条便捷途径。然而针对这一新业务,目前中国公证界持两种不同的观点。否定者认为:手机乃私人物品,故手机里的短信属隐私权保护范畴,不宜被他人提出公证,典型的是在婚外情短信公证中,  相似文献   

4.
一房两卖哪次有效?李大钧某县养路段职工尹某有私房130平方米,1990年养路段和尹某商定以3.5万元价格收购此房。养路段将房款交付给尹某,尹将房照交给了养路段,双方均未谈及办理过户手续。之后,养路段用此房的一部分开过饭店,另一部分仍由尹某居住,养路段...  相似文献   

5.
李思  张婧媛 《法制与社会》2012,(33):276-277
随着手机功能的多元化,利用手机从事违法犯罪的案件频繁的发生,手机短信、手机通话清单、手机录音、手机照片、手机网页、手机即时通讯等手机信息已被运用于各种刑事、民事案件中,其作用是不可以忽视的。本文运用事实信息理论对手机信息证据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手机信息证据的审查方法,使手机信息证据合法有效地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4年11月2日,尹某到储蓄所办理存款业务,在小桌上填完存款凭证后转身到3米外的窗口交款,将一个装有三千元国库券的信封遗忘在了桌子上,此时,被告人范某也到储蓄所存款,在小桌上填写存款凭证时,看见了这个信封,翻开一看,是一迭国库券,遂将它按在手下,并趁人不备揣人裤袋。尹某办完存款业务后,发现装有国库券的信封不在手头,马上到小桌上寻找,不见。于是尹某问保安员、储蓄所柜台工作人员及被告人范某,众人均说未见。尹某怀疑自己记忆有误,可能忘在公司办公室了,就回去找,不见,又返回储蓄所寻找,保安员带尹某查看监控录像带时,发现是范某获取信封并装入裤袋,遂报警将范某抓获。在对本案的定性上,有以下两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7.
海外法律     
印一邦法院判决一离婚案印度一家报纸日前刊登一条消息,印度喀拉拉邦一个法庭作出一项判决,女性基督徒在受到丈夫的虐待或是被丈夫遗弃时,不必证明丈夫有通奸行为即可离婚。这一判决与印度法律中有关条款不一致,舆论界认为,这将对印度的婚姻法产生重大影啊。印度的婚姻法规定,如果一名基督徒妇女要求离婚,除了有她丈夫虐待她或是遗弃她的证据之外,她还必须证明她的丈夫有与别的女性有通奸行为,法庭才能准许她的离婚要求,而这一法庭的判决则推翻了这项规定。有关方面认为,这一规定的改变,将对印度1700万基督教徒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潘家永 《江淮法治》2009,(12):52-52
丈夫和我结婚后不久露出了真面目,自私、酗酒,举止粗鲁,动不动就发火、殴打我,刚开始殴打我之后,还向我道歉,到后来就肆无忌惮了,经常把我打得伤痕累累。我对他彻底绝望了,提出离婚,可他不同意。我到公安机关请求警察管管丈夫,最好对他治安处罚,可公安机关要我提交相关证据。请问,我应当如何收集丈夫实施暴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再论证据的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律关于八种证据的规定存在证据观混杂、类和种混杂、科技用语与证据学用语混杂等问题,特别是证据观混杂对证据学有全局性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划清三条界限:一是实体过程同程序过程的界限;二是证据同证据资料的界限;三是证据同证明的界限。划清三条界限后即可看清,实质证据观是正确的,形式证据观是错误的。证据只有三种,即:物证、书证、人证。古今中外均不存在第四种证据。  相似文献   

10.
证据是指在诉讼过程中能够证明案件情况的一切事实,“证据形成于案件过程,取得于诉讼过程。”①因此,它既属于程序法的内容,也在实体法当中有所规定。海事诉讼是民事诉讼的一个分支,适用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和证据制度。但由于海事案件的特殊性,海事实体法和海事程序法中关于证据的规定有其特别之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在其第77条,第80条,第81条提出了初步证据的概念,这是我国立法中首次出现初步证据的概念。以下,笔者将对这种证据形式作一探讨。 一、初步证据概念的提出 英国学者彼得·莫非(Peter Murph…  相似文献   

11.
龙心荣 《中国律师》2004,(10):54-54
所谓私采视听资料是指在被录像、录音当事人不知情或未经其同意下私自进行偷拍、偷录所取得的视听资料。私采视听资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其效力如何认定,一直是司法界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和第69条的规定,视听资料作为法定的证据形式之一,同其他证据一样,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证据。对于视听资料,法院应当辨别其真伪,并结合案件中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其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视听资料的证据力应从其客观性、关联性和可采性三个方面去认定。其中证据的客观性是由证据内容的真实性所决定的,而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彩信"手机侵犯隐私权之法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振华  崔艳 《河北法学》2004,22(2):148-150
2002年10月1日中国移动公司正式推出融合彩色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的"彩信"业务,即媒体短消息业务(MultimediaMessageService,"MMS")。该业务使用户能用"彩信"手机拍摄照片,通过"MMS"网络系统将照片以短消息的形式发送到其他"彩信"手机上或者发送到互联网上。信息获取和传输技术创造性的革新将人们的生活私事进一步公开化地暴露在他人面前。"彩信"手机和业务的出现对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通过分析"彩信"手机侵权方式的特点、性质和我国立法现状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关于运用证据的一般原则■   关于证据的概念,刑事诉讼学者向来存有争议。不过,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42条的规定,证据其实有三个方面的解释:一是所谓的“证据事实”,也就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二是所谓的证据材料,也就是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在内的七种证据的法定形式;三是所谓的“定案根据”,也就是那些“经过查证属实”的证据材料。这就意味着刑事诉讼法在同一条文中对“证据”这一概念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释。   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追诉机构和司法裁判机构在证据的收集和运…  相似文献   

14.
视频录像资料因为易于删改、编辑,其真实性一直受到怀疑,其证据适用问题也不断受到争论。作为法庭科学中一种强有力的技术手段,视频录像资料满足证据的三个基本属性,具有证据资格,它主要是以视频录像信息来反映事实并证明案件真实情况,在证据类属上应当归为视听资料类证据。1视频录像资料作为法庭证据的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相似文献   

15.
“三见面、一查看”是指公诉案件审查起诉的承办人对移送的证据材料审查后,在起诉之前,与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主要证人见面,查看物证,以检验、判定证据材料的工作方式。坚持“三见面、一查看”是由证据的实质决定的。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  相似文献   

16.
法律解读     
妨碍民事诉讼秩序,原告被罚款2006年3月16日,北京朝阳区法院双桥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离婚纠纷案。庭审结束当晚,妻子携三名青年男子回到原居住地取衣物时,见丈夫正在家中与另一名女子共处,遂发生争执并致使丈夫左臂外侧擦伤、手机损坏。朝阳区法院对妻子在民事诉讼期间自行采取过激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妻子仍不能认识到其行为的错误。法院认为,妻子携他人对被告实施殴打致其受伤和财产损害的行为,严重妨碍了民事诉讼的正常秩序。经向主管院长请示,依法对其采取了罚款1000元的强制措施。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4条规定:“对个人的罚款金额…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接到一位女士打来的咨询电话,称她的丈夫一直在外面和别的女人住在一起,现在提出和她离婚的要求.她听说新<婚姻法>规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赔偿,所以要求她的丈夫给予她一定的经济赔偿.她的丈夫没有同意,因此她想就此事起诉,但是法院要求她证明她丈夫的过错.她询问公证处能不能为其收集证据帮助她举证.我回答说不能,因为公证处没有调查权.她又问我,知不知道现在有一些私家侦探可以帮助收集证据,通过他们取得的证据是否有用.我说私家侦探并没有得到法律上的认可,所以他们收集的证据法院很可能不认可.  相似文献   

18.
汪蕾 《中国检察官》2006,(12):64-65
[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周某,女,17岁。犯罪嫌疑人付某,女,23岁。犯罪嫌疑人李某,男,22岁。犯罪嫌疑人周某、付某在田某(在逃,田某称被害人尹某欠其四五万元)的指使下,采用打电话的方式将被害人尹某(男,24岁)骗至一辆小汽车内,再由李某与另两人(在逃)将尹某挟持至本市海淀区金沟河附近,采用蒙眼、捆绑、语言威胁、殴打等手段,向尹某勒索人民币5万元。在此期间,该几人按照田某事先的交代,未提及田某的名字和索要债务之事,只是言称受人之托而“教训”被害人尹某。被害人尹某被殴打致鼻骨骨折、全身多处皮肤软组织挫裂伤(伤情经鉴定为轻伤),并被…  相似文献   

19.
证据,作为认定刑事案件事实的基础和定罪量刑的依据,常常会成为庭审活动中控辩双方争论的焦点。一、确实充分是公诉案件证据的基本要求修改后的刑诉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不仅体现了对证据量的规定,也体现了在公诉时对证据的质的要求。笔者认为,所谓证据确实,就是指证据要真实可靠,如实地反映案件真象。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证据必须真实。二是证据与犯罪事实相关联。三是“原始证据”确实程度最强。所谓证据充分,是指证据能够足以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其内涵主要是:第一,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的证据齐备。我们知道,一个罪名的成立与认定,必…  相似文献   

20.
非法证据取舍的价值权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法证据,即非法获得的证据,指公安司法人品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或超越自身权限范围获得的证据材料。“非法证据的取舍,直接关系我国刑事诉讼法价值的实现,历来就为我国理论和实践所关注。在司法实践中,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试行》第五十八条规定,对非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予以排除,但与上列三种证据同属言词证据的其他证据证明力如何?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如何处理?由非法证据衍生而得的其他证据,其效力又如何?均未予以明确。在学界,对于非法证据的证明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