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头部受力后导致脑肿胀并发TNH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头部受力后导致脑肿胀并发TNH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福尔马林固定的91例大脑标本,根据脑的损伤特点分三组分别作冠、矢及水平状切面,肉眼观察。结果发现脑损伤致脑肿胀后产生的TNH有三种类型,即前位疝65例(71.4%),后位疝5例(5.5%),及单、双侧全疝21例(23.1%)。其中16例全疝仍见以前位疝最显著。结论头部受力后易在额颞部发生前位疝。TNH虽与受力部位、受力机制有一定关系,但仍与受力强度、伤后存活时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在法医学检案中,常常遇到摔倒后出现严重颅脑损伤的案例。导致摔倒的原因有很多,如从高处跌倒、交通事故、打斗、疾病发作及饮酒等,分析其与摔倒所致的颅脑损伤间的关系,对这类案件的定性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收集33例这类案件,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鉴定这类案件的要点。一般资料1.性别和年龄平组案例,男性29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60岁,以20~50岁居多,共24例(73%)。2.身体着地部位顶枕部着地21例,额部6例,额部4例,左下颌1例,臂部1例。3.颅脑损伤头皮挫伤21例;头皮挫裂创19例;脑冲击伤ZO例;对冲伤13例…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脑梗死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外伤性脑梗死的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与脑挫伤的鉴别。方法 从81例重型颅脑损伤中选出15例符合继发性出血坏死标准的脑标本,另选15例脑挫伤标本作对照,两者均经福尔马林固定后分别作冠状、矢状及水平切面,用肉眼与光镜观察。结果 外伤性脑梗死常见于5个部位,即基底节(3例)、扣带回(2例)、对称性枕部楔叶回(2例)、枕颞外侧回(6例,5例合并有中脑桥脑出血)和枕回(2例);梗死均不在直接受力点或其对冲点,范围明确局限,呈楔形或类楔形,且与脑疲密切相关。镜下见梗死区高度淤血、出血及坏死;水肿,并有白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反应。大脑各叶的梗死,严重者累及全皮层与蛛网膜下腔,未见软脑膜破裂;神经细胞缺氧或缺血性病变明显。脑挫伤的案例,见受力点或对冲部位的皮质及皮质下髓质处出血,挫伤处脑回顶部的软脑膜多破裂,挫伤的脑组织可有挫烂。结论 外伤性脑梗死在法医学上习惯称为继发性出血坏死;它是由于脑疝和水肿压迫颅内血管而形成。外伤性脑梗死和脑挫伤,根据其与脑疝的关系、病变部位、软脑膜是否完整,以及其它组织学改变,二者不难鉴别。  相似文献   

4.
《中国法医学杂志》2008,(6):I0001-I0010
论著彗星试验检测死后DNA降解推断PMI的参数选择研究易少华赵小红刘良(1:1-4)大鼠脊髓损伤后HIF-la基因的表达刘杨韩艳玲刘季等(1:4-7)电击兔肢体所致骨损伤后的实验性研究刘军李剑波张忠(1:8-11)132例滑动性脑挫伤类型与受力机制、受力部位的探讨姚青松郑立华刘杰等(1:12-  相似文献   

5.
关于对冲性脑挫伤的形成机理有多种学说,其中包括脑反弹说、颅内压改变说、脑滑动说、颅骨变形说等等。在本篇文章中,作者试图应用颅内压改变学说,对枕部不易形成对冲性脑挫伤的原理进行分析,以期能对同行们研究、认识对冲性脑挫伤的形成机理和解决其他有关对冲伤的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一例打击左领枕部致右额枕部骨折,现报告如下。案例王某,女,28岁,1994年6月25日,被人用农用铁锨的锨背打击左额枕部(一次),伤后即刻倒地,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尸检见左额枕部头皮有一不规则挫伤区,大小约6Xscm,余头皮未见挫伤,相应部位的颅骨未见骨折。右领部有一前后向的骨折线,向后延伸跨越人字缝至头左侧。骨折线同时向前延伸。大脑右额、项极近脑底处挫伤严重,右额部硬膜下血肿,量约50ml,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右额部为重。讨论根据尸检所见,本例死者仅左领枕部一处损伤,可以除外右侧头部曾受暴…  相似文献   

7.
<正>1 案例资料 案例1 张某(男,21岁)。从行驶的农夫车后门跳车(车速为40km/h,跳落高度0.8m),当场死亡。尸检见枕骨骨折、硬脑膜下出血、脑内血肿;背侧体表及四肢见多处表皮剥脱。 案例2 5名男性(20~30岁)从行驶的农夫车后门鱼贯跳下(车速为40km/h,跳落高度0.8m),3人死亡,2人受伤。尸检均见枕部受伤、硬脑膜下出血与枕部脑组织血肿。活体检见1人枕部头皮挫伤,另1人枕部骨折、脑组织轻度挫伤。  相似文献   

8.
滑动性脑挫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26例滑动性脑挫伤的病理学改变及其发生机理进行了观察与探讨。认为滑动性脑挫伤是发生于大脑半球上矢状窦旁额上回白质出血所构成的一类少见的脑损伤。见于减速运动,多数不伴有颅骨肯折。其死因与弥散性轴索损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400例与自行车有关的交通事故{骑车205例,推车195例}尸检材料进行研究统计,判断损伤部位、类型与骑推行自行车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对400例交通事故尸检材料中记载的尸表损伤进行分析,首先把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和交通方式作为三个分类变量,利用列联表分别检验损伤部位和交通方式之间的独立性,损伤类型和交通方式之间的独立性。在发现损伤部位、类型与交通方式之间不独立之后,我们把每一种损伤部位和类型(共21种)作为一个指标,进行两总体之差检验,检验每个指标在两种交通方式下差异是否显著。结果 通过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两种交通方式下差异显著的指标分别是:小腿骨折、大腿上段内侧挫伤、膝关节内侧挫伤、会阴部挫伤、小腿挫伤。  相似文献   

10.
头侧方受力脑干出血1例钟一鸣,姚青松(1.广东省从化市公安局;广东5109002.广州市刑事技术研究所;广东510030)1案例某女,55岁,横过马路被车辆碰撞左腿部致头右颞部着地,伤后很快出现昏迷,在医院抢救15小时后死亡。解剖见面右眉弓外挂裂创2...  相似文献   

11.
28例心脏挫伤的法医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脏挫伤的形态特点和分布规律,探讨心脏挫伤的分类和分级方法及与成伤机制的关系。方法用改良的心脏挫伤检查法对28例人体心脏挫伤标本进行肉眼和光镜观察并测量挫伤灶的大小。结果肉眼观察,心脏挫伤灶切面一般呈带状、楔形、类圆形或条纹状;观察连续切面,可见其相应的三维形态大致呈类圆盘状、类圆锥体、类球体或线状。显微镜下,挫伤区主要表现为轻重不等的出血、心肌纤维断裂和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按出血和变性坏死的程度可将心脏挫伤分为出血型、坏死型和出血坏死型。心脏挫伤见于心脏各部位和心壁各层,不同部位的挫伤发生率和类型差异大。以挫伤灶的体积、数量和部位为依据,将心脏挫伤的程度分为4级。结论心脏挫伤的形态多样、分布广泛、各部位的挫伤类型和发生率差异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原发性脑干挫伤的形态学特点。方法从465例致死性颅脑损伤中,检出171例有脑干挫伤病变、均于伤后10min~7d死亡者。脑干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后,以脑干各颅神经根水平面等处切取检材,每例共8块,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171例中有24例颅底骨折致脑干挫伤者,脑干横切面见小灶出血,其余只有在镜下方可见有组织出血、挫碎或撕裂等脑挫伤改变,以及对损伤的应激反应现象。结论原发性脑干挫伤的形态学具有一定特点,故对鉴定脑干损伤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23例头面部拳掌伤致脑干损伤致死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观察头面部拳掌伤,及钝器打击伤致脑干损伤死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成伤机理。方法 对23例拳击(A组)与30例钝器打击(B组)采用作者建立的脑干损伤取材方法,于脑干各颅神经根部作水平面切6块,HE染色光镜检查。结果 2组脑干损伤具有相同的病理形态学改变。A组水肿显著(71.6%),B组以组织撕裂、挫碎为多(76.6%);A组颅神经损伤多为单根(47.6%),B组2根以上占53.7%,最多可达4根;A组单纯脑实质挫伤多(50%),B组多伴发血肿或挫挤带。结论 拳、掌和钝器打击头面部致脑干损伤的病理形态学相同,但钝器打击比拳、掌致脑干损伤严重且广泛。提示脑干损伤致命与其受力部位、发病机理关系密切,而与受力强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4.
报告39例小脑扁桃体疝性脑挫伤,其中钝器打击33例,枪弹创6例,并对其病理学改变及发生机理进行观察与探讨。认为小脑扁桃体疝性脑挫伤是由于小脑扁桃体在头部遭受暴力的瞬间,撞击枕骨大孔边缘所发生的一类远区脑挫伤。见于加速性损伤,多数与冲击性脑挫伤相伴随,常累及延髓,且以线状颅骨骨折多见,伤后死亡较为迅速。熟悉该类损伤,对分析损伤性质,确定和解释死因以及估计伤后存活时间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53例原发性小脑挫伤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全部小脑标本在表面检查后分别进行矢状、水平切面观察。结果①表面局部散在出血21例,弥漫性出血15例,出血伴局部叶片挫伤28例,切面见8例导水管周围、13例第四脑室壁、6例小脑扁桃体上部与9例蚓小结表面有散在点状出血;②表面未见出血但有局部肿胀17例;局部肿胀致小脑中线移位5例。矢状与水平切面:山顶肿胀向上移位4例,直达胼胝体压部6例;山顶并中央小叶向上向前移位挤压上、下丘致导水管狭窄4例;闭塞10例;中央小叶并蚓小结肿胀向前移位11例,均致导水管闭塞与第四脑室狭窄。中央小叶并小脑扁桃体上部肿胀6例,造成导水管闭塞与第四脑室腔狭窄。小脑扁桃体上部与蚓小结肿胀向脑桥第四脑室移位12例。结论小脑受力可使应力部位肿胀,移位,造成导水管闭塞或第四脑室狭窄,甚至与脑干背侧相互挤压致伤。这是脑干损伤与继发脑肿胀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In some cases of accidents primary traumatic brain stem hemorrhages are seen in conjunction with lesions of the tentorium cerebelli. In order to decide, whether accelerations of the infra- or supratentorial brain tissue are actually capable of causing tentorium lesions, burst and teartests of tentorium tissue were conducted. The mean dynamic biaxial tearing force was found to be about 4 bar. This value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a main injury causing factor of the tentorium in cases without skull fracture could be the relative motion between the tentorium and the brain hemispheres. The mass of the cerebellum however seems to be insufficient to cause such injury producing deceleration forces on the tentorium.  相似文献   

17.
损伤伴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42例法医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血管系统疾病伴外伤死亡案例法医病理学特点,并从伤病的角度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42例心血管系统疾病伴损伤死亡案例均接受系统病理学解剖和组织学观察,且死因明确。结果42例中40岁以上者占到64.28%,男性较女性死者多。擦伤和挫伤在损伤中比例最大共占到80.95%,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死亡者各占45.24%、16.67%。损伤和疾病共存死亡案例共20例。结论在死因分析中年龄、性别、损伤类型、疾病分布有其规律性,死者中年龄偏老年化,损伤多为钝器、摔跌所致擦伤、挫伤。疾病中冠心病、高血压为最多。损伤和疾病对死因共同起作用的案例主。  相似文献   

18.
87例大脑及脑干挫伤HSP70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人大脑及脑干挫伤后神经细胞HSP70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及大脑与脑干HSP70变化的差异。方法对87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死亡脑挫伤组织进行病理学及HSP7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脑挫伤24h后.HSP70阳性神经细胞最多见,且免疫反应性最强,随后逐渐下降,14d组及30d组HSP70表达与对照组类似。脑挫伤部位可见较多HSP70阳性的淀粉样小体。图像分析显示大脑与脑干HSP70阳性细胞3个参数(A、IOD及AOD)之间呈高度显著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由高至低排列为:A>IOD>AOD。结论神经细胞HSP70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作为推断脑挫伤经过时间的参考,大脑与脑干挫伤后神经细胞HSP70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脑挫伤灶周围淀粉样小体形成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