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府应当在决策制度设计上给与民众和社会以利益表达和意愿诉求的空间,而行政听证制度作为行政决策的一项程序机制,其完善与发展直接影响着行政决策的质量,因此行政听证制度的完善应当立足于民众的参与和政府的公共服务。本文从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提高公民参与决策的角度探讨了目前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听证制度作为规范行政行为、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制度安排,被广泛应用于行政决策领域。在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中引入专家参与机制是这一制度应有之意,对于更好发挥听证制度的功能大有裨益。但目前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中的专家参与机制广受诟病,集中体现于:专家筛选标准未明确,地位身份未列明,权利义务未规定。针对专家参与机制中的上述问题,应从建立专家库、确立异地专家交流制度,明确身份定位,规定阶段职责与权利三方面入手,改进专家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3.
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民生为先导,以公平正义为基础,加强行政决策制度建设,通过相关决策内容和决策日标的调整,推动政府职能有效转变。行政机关应当运用法治、规则和程序,以"行政公开"与"行政参与"的程序理念为内核,建立具体的正当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这些规则包括:(1)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制度要求政府除对依法保密的事项外在事前、事中和事后整个过程将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依照法定范围和法定形式公开,公众有权查阅。(2)公众参与。实行听证制度,扩大其适用范围;完善  相似文献   

4.
对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危机应急管理机制已初步建成,但危机管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公众等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基于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推进我国公共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力量。本文首先阐述了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意义,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了促进我国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几点建议:开展公共危机的社会演习,提升公民的危机意识;建立社会应急网络,完善社会动员机制;转变政府管理观念,畅通公民参与机制;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保障信息公开;提升公共精神,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5.
监狱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必须加强新闻媒体的管理与疏导,应建立“发言人”制度、完善新闻发布机制,这样才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处置;对维护监狱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监狱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机制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监狱新闻发布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总结了监狱应急处置中新闻管理与发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没有形成一系列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不利于公众对环境保护事务的有效参与。要改变公众参与的原则性规定,建立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必须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以公众权利为本位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实现公众参与国家环境保护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公众参与和政府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环境保护制衡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7.
公共参与制度在行政决策中方兴未艾,而专家咨询机制也愈显重要。在公共参与背景下,公众与专家的角色定位及功能作用亟需反思。纷繁复杂的公共参与理论基础直接影响到专家咨询制度的定位、功能与运行。美国专家咨询制度的经验和教训,为完善我国专家咨询制度提供了借鉴。法治化、型式化、竞争化、公开化是完善我国专家咨询制度的应有取向。  相似文献   

8.
曾音支  苏堃 《法制与社会》2013,(11):204-205
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给我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政府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的主体,应以提高应急能力为目标。自然灾害的善后机制是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政府善后管理存在的问题,政府需要从建立应急管理反馈与改进机制、完善立法体系和评估机制、健全资金监管机制和完善问责制以及健全灾后社会参与机制和加强心理援助工作等方面完善我国善后机制。  相似文献   

9.
试论公共决策中参与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决策中内部参与与外部参与机制的逐步完善有助于推进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和合理成分,克服目前公共决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从制度安排层面探讨政策过程参与机制的构建,进而提高公共决策的质量,防止决策无能或决策失败。  相似文献   

10.
行政决策与公众参与的结合是回应民主发展与行政统治性危机的必然,而其本质是一种博弈过程,存在名与实的二元分立,因而需要引入公众参与有效性命题及其标准。以博弈分析框架为基础,透过过程主义检视北京市公共交通票价调整公众参与的全过程,可知其存在参与人困局、结果封闭性、信息瑕疵、约束机制乏力以及功能定位局限等问题,制约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走向有效的行政决策公众参与需要系统性变革:核心理念嵌入、法律制度的跟进、信息保障和参与机制的优化以及功能定位的扩展,其中观念更新是"软件"、法律制度是保障、参与机制的优化是"硬件"、功能定位的扩展是"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综合治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近年来大批知名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事件频发,美国对此作出了积极的应对之策.其治理思路可以归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政府(国会)作为治理的中心力量并立足于重塑诚信的社会环境和加强相关法规改革两个基本面.在此治理思路指导下,美国政府加强了诚信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的培养,并加大了上市公司相关法规的改革力度,包括:锁定CEO/CFO个人责任,将审计委员会明确为法定的公司财务监督机构,对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实施严格监管,提出更高的信息披露要求,作出更多的救济和更重的惩罚规定,等等.这些综合治理措施在较短时间内就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因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公众对信息自由和知情的诉求,行政机关的职能保密和习惯保密,这二者构成了我国现阶段失序性社会纠纷中舆论冲突的主要矛盾。这类舆论矛盾的解决溢出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程序性和技术化范畴。信息自由权是基本人权,信息公开是政府的义务。作为一种国际趋势,最大限度公开是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由于公开与保密界限确定的复杂性,立法者应当尽可能将公开的范围明确化,避免严肃的法律变成可以让政府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并选择“重点公开”内容的指导性意见。我国应当从信息公开的原则、信息主体范围、信息公开手段、知情权救济机制等方面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制定统一的信息公开法。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披露制度是现代证券市场的重要基石,而虚假陈述则是发行人对信息披露义务的严重违反.为能有效地将虚假陈述拒于证券市场之外,除了由证券监管机关在各个环节层层把关,要求发行人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之外,更应引入虚假陈述担保制度,由虚假陈述担保人就信息披露文件的虚假陈述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同时引入推定过错和推定因果关系理论,实现投资者追究信息披露担保人虚假陈述赔偿责任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王延川 《行政与法》2010,(10):100-102
在证券市场中,信息披露产生于交易公平的考虑,即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上市公司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范围之内公开自己的某些财务和业务信息。但基于成本的考虑,信息披露又应该有所节制。以"实质重要性"作为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标准,才会实现公平和成本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不完全——对证券公开规制的一种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学军 《现代法学》2002,24(6):66-73
信息不完全是市场机制与生俱来的内在缺陷 ,它在证券这一特定“产品”的交易过程中得到更加充分地显现。公开规制作为国家干预证券市场的特定形式 ,恰是克服信息不完全的一种有效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6.
突发事件中有效的信息沟通能够稳定公众情绪,形成应急联动,降低应急成本,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当前,我国政府在突发事件中的信息沟通能力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应从完善应急设施、整合信息资源、加强应急培训、提升责任意识、加强对公众的沟通和引导、加强对媒体的引导和管理等方面提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信息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关于城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从城市公共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中事故的特点,阐述了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和编制城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详细说明了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和制定步骤,以及应急救援预案中的行动程序,最后提出通过建立城市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来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论司法信息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世贵 《北方法学》2012,6(3):76-84
司法信息公开在我国已初露端倪。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之后实行司法信息公开,对于扩大公共信息公开的覆盖面、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增强国家机关的透明度、促进司法廉洁、实现司法公正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行司法信息公开,应当对司法信息和司法信息公开进行正确、合理的界定,慎重、周密地确定司法信息公开的范围,科学地设计司法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救济与监督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技术转让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占有方未进行信息披露、披露不充分以及虚假披露等主要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此,我国应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立法为主要路径,强制信息占有方披露重要信息并规范其披露行为,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市场配套机制,这样方能减少信息披露引发的技术交易纠纷。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政府过程性信息是否公开随着个案的陆续出现引发了较大的争议,相关立法、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对此存在着不同的判断。在城外一些国家信息公开的立法与实践中,均对过程性信息的公开有着充分的考虑和细致的制度规定,值得我国借鉴。为平衡公众知情权与行政机关的行政权。我国信息公开立法应将政府过程性信息列入免于公开的范围,但须制定公共利益的特别裁量标准,如公共政策的制定等影响面较大的政府行为,应最大程度地将政府过程性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