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高校素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其颇有成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对我国高校创新德育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道德教育要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整合过于分散的德育课程;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尊重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避免空洞说教;完善德育工作队伍的知识结构,为创新德育工作提供人力保证。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校素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其颇有成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对我国高校创新德育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道德教育要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整合过于分散的德育课程;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尊重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避免空洞说教;完善德育工作队伍的知识结构,为创新德育工作提供人力保证。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新媒体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是适应高校德育工作新情况、解决德育工作新问题、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的根本方法。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德育突出理念、内容、载体、方法四个维度的创新。高校德育理念创新,主要是树立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内容创新,主要是拓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教育;高校德育载体创新,主要是创新利用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开展大学生德育;高校德育途径创新,主要是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新媒体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是适应高校德育工作新情况、解决德育工作新问题、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的根本方法。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德育突出理念、内容、载体、方法四个维度的创新。高校德育理念创新,主要是树立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内容创新,主要是拓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教育;高校德育载体创新,主要是创新利用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开展大学生德育;高校德育途径创新,主要是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5.
中美高校德育若干特点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美高校德育比较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美国虽然没有明确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在人才培养上也相当重视道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中美两国在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道德教育面临新的困难与挑战,主要包括高校知识化的德育目标与生活化的德育目的相偏离,道德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道德需要相脱节,道德教育方法与大学生的主体性要求相矛盾。解决当前高校德育困境的主要措施在于着力构建生活化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不断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德育途径问题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的关键。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是构成高校德育内容的三个部分,它们有各自的目的、性质和任务。内容决定形式,教育教学途径应是由具体的教育内容决定的。探讨与高校德育内容相适应的教育途径,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德育,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策略有两种:道德讨论策略和公正团体行为培养策略。它们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方法,对于提升我国现阶段学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即更新德育理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改革德育内容,注意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和序列性;完善德育目标,重视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加强德育课程,加大隐性课程对学生影响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曹洪滔 《世纪桥》2007,(9):119-120
实现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途径方法的现代化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借鉴吸收美国高校德育行之有效、渠道广泛的途径方法,对我们更好的开展高校德育具有重要的启示。这些启示有:加强高校德育的课堂教育,注重教育的实效性;开辟多种德育渠道,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形式的实践化。  相似文献   

10.
李鹏总理在全国人大七届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改进和加强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放到重要位置。”认真总结十年来开设思想教育课的经验教训,对今后改进和加强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分课程的开设、规范、教学三点来谈: (一) 课程开设在高等学校开设思想教育公共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除寓于基础课、基础专业课和专业课有机进行落实外,长时  相似文献   

11.
晏惠 《探索》2005,(1):156-157
加强和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色、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是摆在高校德育教师面前的现实课题。为此,作者引入潜课程概念,以求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高校德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莉群 《探索》2007,(2):132-134
大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总体情况较好,但一些问题也突出存在:大学生道德主体迷失;大学生对高校德育课程淡漠;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存在偏差等。相应的对策:加强高校德育实践活动,找回迷失的道德主体;构建合理的高校德育课程,唤起大学生对德育课程的热爱;优化高校德育师资队伍建设,为德育高质量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借鉴与超越: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澄清学派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面理解价值澄清理论的真实蕴涵,探索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有助于我们借鉴其合理内核,以促进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创新:树立"以生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激励个体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开发与设计"生活化"德育课程,引领学生的价值生成;改进德育方法,注重价值观甄选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冯引 《世纪桥》2011,(9):112-113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是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当前德育课程的考试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过分依赖考试分数来判断学生品行;考试内容陈旧,仅局限于基本理论和原理;考试形式过于单一,多以期末闭卷的形式考核学生等。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更好地发挥德育课程的育人功能,考试改革必须本着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进步这一理念来进行,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考试内容,丰富考试形式,综合、量化、动态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考核。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出发,略述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道德教育泛政治化倾向,分析了道德教育泛政治化在功能方面的实质表现就是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的分离,并就如何改变德育的泛政治化倾向提出了探索途径,以期实现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的有机整合,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西方高校渗透式道德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龚志宏 《探索》2006,(2):139-141
西方高校崇尚渗透式道德教育,既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也是西方社会个人主义文化长期发展和熏陶的结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高校的新形势下,研究、借鉴西方高校渗透式道德教育的理论、实践与经验教训,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运作机制和长效机制,构建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高校德育网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白璟 《求实》2005,(Z2)
王阳明是我国宋明时期心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史上对受教育者主体的个性发展给予了特别关注的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教育家;柯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理论家,其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理论贯穿着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主体性德育理念。然而,在相同的德育理念的指导下,两者的德育思想在具体的德育实施过程中却各异其趣。由此,本文认为,中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脉络导致了中西方主体性德育的不同路径,要提高现代中国社会德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在挖掘传统与借鉴西方两方面共同努力。一、德育目标的比较主体性德育是…  相似文献   

18.
白璟 《求实》2005,(Z1):65-66
王阳明是我国宋明时期心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史上对受教育者主体的个性发展给予了特别关注的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教育家;柯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理论家,其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理论贯穿着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主体性德育理念.然而,在相同的德育理念的指导下,两者的德育思想在具体的德育实施过程中却各异其趣.由此,本文认为,中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脉络导致了中西方主体性德育的不同路径,要提高现代中国社会德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在挖掘传统与借鉴西方两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构建高校大德育格局 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高校大德育格局,一是充分认识高校德育的大地位:德育在高校育人事业中居于首要的位置,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与关键。二是明确高校德育的大目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树立高校德育的大理念:先进的、科学的和高起点的、宽视野的德育理念。四是建立高校德育的大机制:大德育工作运行机制和大德育工作制度。五是落实高校德育的大任务: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渠道建设;搞好"三育人",以师德师风建设引领德育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育人能力;创新德育工作的内容、载体和途径,实施大学生成长导航工程;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手段,实施大学生成才服务工程;加强德育理论和工作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晋商文化资源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价值,不仅能够作为高校开展德育教学的切入点,而且能够作为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启发点和优化德育课程的辅助点。当前,高校在运用晋商文化资源开展德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应用意识薄弱、涉及范围不广、应用方式单一等困境。为此,高校要通过提升教育主体应用意识、挖掘晋商文化深层内涵、发挥网络载体作用和开设相关课程等路径,进一步促进晋商文化资源在德育课程中的深度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