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发展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和社会和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代领导人对中国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索,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三代领导人在发展观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王静 《实事求是》2012,(4):89-93
文化发展观是对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居于文化理论的核心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党紧紧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等基本问题,探索和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本质、地位、目标以及文化建设格局,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3.
试论邓小平的两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恩格斯评价道:“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①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弄清“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什么叫社会主义”,则是邓小平的两大贡献。邓小平说:“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弄懂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正是由于对这两大问题的认识不清,使得我国社…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发展中国为主题和现实目标的历史传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和理论升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想与中国当前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初步实现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化和具体化。科学发展观之“科学”是马克思关于科学的本质是“人学”的中国化,科学发展观就是当代中国“人学”的现实形态。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应该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定位,要使之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说: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现在的世界形势日新月异,“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2页.以下引文凡出自本书的,只注页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如果说从实践的视角看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在当代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那未从思想发展史的视角看,解决这些实践问题的理论本身,则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历史性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这是以往的社会主义理论中没有的一个崭新理论。尽管列宁、毛泽…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它在实践中产生 ,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 ,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考察和解决当今世界及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全面地、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本文着重研究邓小平及其理论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和贡献。一、邓小平首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并不是首先由马克思提出来的。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social,原意是“同志”、“同盟”等 ,相当于英文中的social,意为“社会的” ,在它后面加上is…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观历来都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形态,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其源头和内核;公平与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主题,也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本质内涵;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最佳形态,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认真研究和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历史探索过程,对于正确认识这一论述的深刻含义,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精神实质和实践基础,是很重要的。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论意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对社会主义进行具…  相似文献   

9.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方面 1、关于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关系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创立的社会主义与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原则区别与界限”。这种观点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称为“理想的社会主义”,说它只存在书本上,谈不上有什么“优越性”;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称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其“优越性是大大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统一的结合中,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分别论述了走向人类社会发展更高阶段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进行了探索.论述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当代全新的社会发展观.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坚持发展,是我们党在执政条件下始终关注和努力实践的核心问题。江泽民强调指出:贯彻好“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新发展。它回答了共产党执政和兴国的基本问题,把握住这个问题,对于与时俱进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 ,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 ,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 ,阐发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迫切要求。1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未来社会的发展时就曾指出 ,“…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才符合规律,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迫切需要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来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党自执政以来,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追求科学的发展理念,党的每一代领导集体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六大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世界各国在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2 0世纪人类发展理论精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实现了党在发展理念上的创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14.
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它是以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为依据,总结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关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才能变成现实。早在上世纪末,胡锦涛同志已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以文件形式将它表述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要实现“五个统筹”。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的运用和诠释。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时代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奎 《求实》2006,3(9):7-10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是对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当代中国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6.
王仕国 《求实》2016,(11):12-20
五大发展理念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导和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问题的行动指南。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化、时代化,不仅在理念内涵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而且在方法论上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实现了发展理念的自我更新、自我变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他确立了以“生产力观”“改革观”“人民观”为核心的唯物史观,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唯物史观体系。 一、邓小平同志的“生产力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首先,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当作他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出发点。他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时,深刻地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  相似文献   

18.
施春华  廉清 《求实》2006,(Z3):1-2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决定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对发展的实践起着根本性、全局性重要影响。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思想,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也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一、社会主义发展具有多样性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了多角度的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有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生产力观点,深刻揭示生产力在一切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一个是群众观点,深刻揭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这两个基本观点,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思考,形成了一脉相承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观,从而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视野,升华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发展内涵,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