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的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时,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关于“四位一体”、“五个统筹”的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整体论的新内涵:关于“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的观点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持续论的新境界: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2.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党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大背景下,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而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继承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观点;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扬了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和自然共同创造财富"思想;坚持了人民主体的价值立场。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观,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随着人民群众实践深度和广度的增加,党在发展问题上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反思,因而发展观的更新是一个长期的思想解放过程。  相似文献   

3.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内容的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发展理念的生成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发展问题进行的反思与纠偏,也是对当下世界各国发展中面临的全球性生态恶化、贫富分化、价值链固化问题给出的"中国方案"。新发展理念所引领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既是中国崛起之路,也代表着世界文明发展的新方向,只有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人类才可能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论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新领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论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新领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理念和人的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中的"出场",为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提供了新的逻辑图式。在马克思主义遭遇"西方话语霸权"的当代性和中国陷入"发展话语缺失"的在场性双重危机时,中国共产党站在"谁之发展、发展谁为"的主体确认和"何为发展、发展为何"的价值追问双重维度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五大发展新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话语,具有深刻而丰富的人学意蕴。推进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转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这需要从人的主体性解放、供给侧改革、治理现代化、文化自信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执政党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构建发展新理念实践转化的人学路径。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论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新领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内涵极其丰富,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条件下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力指导和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拓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高度。本文试从新发展理念、资源配置论、发展主线论、保护生产力论、根本目的论等方面,论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新发展理念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思想的新型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观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新发展理念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理论精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观在解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时代自觉性,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民性、动态性、科学性、开放性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也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赋予了新的理论内涵。创新发展彰显马克思主义发展动力观的时代寓意,共享发展贯通马克思主义发展价值观的核心意蕴,新发展理念集合体展现马克思主义发展整体观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系统总结和多维审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利于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及发展趋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这些基本经验启示主要概括为:科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准确把握中国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建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互动的有效机制,找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发展问题成为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时代性的重大问题。党的三代领导对发展问题极为重视,作过许多重要论述,把发展看成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是民族振兴、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用哲学思维方式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树立全新的发展思维,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社会关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对于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民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国家治理需要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在应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需要坚持人民性这一价值性思维,人民性思维是在历史动态发展及现实需要中逐步形成的理念。国家提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人民利益至上、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等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将“人民性”蕴含于国家建设中,从现实问题出发,围绕人民这个核心词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难题并实现有效应对,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最终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耦合这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14.
十七大以来,党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转变发展方式、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外交工作、统一战线、党的建设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这些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开拓了科学发展观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关于客观世界全面、深刻的发展学说。科学发展观结合新时期新阶段的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生动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它的提出,更新了发展理念,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6.
周树智 《理论学刊》2004,1(8):20-21
新实学来源于中国古代实学又高于中国古代实学 ,是中国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是中华文明活的灵魂。新实学适应中国现时代建设实践和哲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新实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化、当代中国建设实践哲学化的产物。关注当代中国的新实学 ,建设中国的新实学 ,新实学就一定能在中国建成。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把世界发展的先进理论与我国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的重要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现的纲领,是发展的主旨、主题和主线。准确理解和把握什么是以人为本,为什么要以人为本,怎样实现以人为本,对于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端正发展方向,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发展成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思维:解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彰显着中国社会发展实现转型的标志和契机,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维方式层面对发展进行总体性反思,从而规范和导引发展。战略思维契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特质和发展要求,成为规划当代中国发展的主导思维范式和解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视角。战略思维规约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表征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结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和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点;“新的历史性共同体”则是苏联对当时社会发展阶段和民族状况的过高估计。将这两种共同体形式进行比较研究,寻找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涵差异,有助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尊重人类社会与民族发展规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革新与网络媒介发展,让契合网络社会的网络政治应运而生,并成为治国理政的最大变量.这可能是正能量、"乌托邦",也可能是负能量、"遭托邦".如此"悖论"与媒介和政治的一般关系相似,但更主要源于网络新媒介的互动性、自主性特征,及其解放话语权、关系赋权机能.网络空间有效治理与网络政治有序发展,需遵循合价值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深刻认识并化解"悖论",即扩大其正功能、减少负效应,让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最强增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