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信访制度的困境及其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信访制度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愿表达和纠纷解决机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转型,现行信访救济机制在大量社会矛盾面前表现出的软弱和力不从心,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审视现行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建构整个国家的权利救济体系,有效解决群众上访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大信访制度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辅助性工作制度,是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人民代表大会联系人民群众的一种直接形式,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最具实效意义的具体制度。人大信访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政治参与、权力监督、权利救济三项主要功能,对于化解矛盾纠纷、监督公共权力、保障人民权利和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发挥着独特作用。随着我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转型,通过理念革新、法治规范、体制理顺等途径对人大信访制度进行法治化构造,进一步激发其在健全国家权力监督制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人大信访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弃法崇访”是当事人在解决矛盾纠纷途径选择上的非正常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对法的信任危机和对信访的过度迷信,该现象必将增加政府成苯,助长人治作风,影响法治权威。要将民众的诉求及争议的解决引导到法治轨道上来,必须改革信访制度与诉讼制度,健全纠纷解决机制;完善相关立法,降低诉讼成本;推进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4.
涉法信访的文化成因及现实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明 《学习论坛》2006,22(4):74-77
涉法信访的存在,体现了司法的效率不高、权威性不强。公民的维权意识与信访机制本身的缺陷是涉法信访增多的现实根源。完善信访机制应从现实出发,采取修改《信访条例》、改革再审制度、创新纠纷解决机制的办法,逐步实现涉法信访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将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规范化是涉诉信访走向法治化的重要一环。我国涉诉信访规范化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具体内容杂、实际操作乱、处理效果差,问题集中表现在启动与受理环节欠缺规制,处理环节呈现非程序化,终结环节主体过度多元,衔接环节对接不够顺畅。实现涉诉信访规范化的出路在于涉诉信访的启动与受理环节应严格界分"诉"与"访",限定启动主体与时间,完善受理部门与平台;处理环节实现导访入诉,加强协调,合理追责;终结环节明确终结案件范围,完善终结制度,细化惩戒规则;衔接环节完善再审救济渠道,改革相关司法制度与强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将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规范化是涉诉信访走向法治化的重要一环。我国涉诉信访规范化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具体内容杂、实际操作乱、处理效果差,问题集中表现在启动与受理环节欠缺规制,处理环节呈现非程序化,终结环节主体过度多元,衔接环节对接不够顺畅。实现涉诉信访规范化的出路在于涉诉信访的启动与受理环节应严格界分"诉"与"访",限定启动主体与时间,完善受理部门与平台;处理环节实现导访入诉,加强协调,合理追责;终结环节明确终结案件范围,完善终结制度,细化惩戒规则;衔接环节完善再审救济渠道,改革相关司法制度与强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7.
涉诉信访这一概念来自于司法实践的总结而非理论研究的建构,因其与司法程序内在机理不同而发生。涉诉信访虽然旨在救济权利,但由于其冲击司法程序,有损司法公信,影响社会秩序而产生应对的必要性。当前涉诉信访的应对机制可归纳为治理模式,表现为应对主体的多元化、应对依据的政策化、应对方式的能动化、应对内容的行政化。涉诉信访的治理模式虽然可以实现短期的效率和秩序目标,但存在诉访不分、程序不畅、难以终结等问题,冲击着司法程序的基本价值。涉诉信访的应对机制应从治理模式转为法治模式,从根本上化解上述难题。  相似文献   

8.
诉讼与信访分离是信访功能定位的第一步,信访制度功能合理定位应从我国整体纠纷解决体系的视角出发,以保障公民表达自由、树立司法权威为前提,根据我国政治体制以及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把信访制度纳入人大的框架之内,将其功能定位为政治参与、权力监督以及补充救济。  相似文献   

9.
涉诉信访案件多元化解决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涉诉信访案件有其特殊的发生原因和背景,但解决涉诉信访案件,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还是要合理运用多元化解决机制。对于诉讼中的信访案件,关键在于强化诉讼调解的功能,力争使纠纷通过诉讼和解或调解得以化解,以此消解案件成为涉诉信访类案件的可能性。对于生效的信访类案件,充分发挥审判监督程序对当事人信访权、再审诉权的保障功能,使审判监督程序成为终结信访案件的有效机制。在坚持涉诉信访案件司法最终解决原则的同时,设置科学合理的分流机制,采用替代诉讼的纠纷解决方法,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多途径、全方位地预防和化解涉诉信访,是有效缓解司法资源短缺与涉诉信访案件高位徘徊矛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信访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制度设计。信访作为公民权利救济的一条途径,在实践中发挥了不少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许多问题。理论与实践界一直对信访存在"废除论"、"强化论"、"弱化论"等观点。在我国信访作为一条权利救济途径,有存在的必要,但必须认识到信访量大、面广、上行趋势明显、非正常信访问题突出等现象。必须逐步推进信访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才能更好地发挥信访的救济职能。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把信访纳入法制化轨道。信访规范化是前提,制度化是保证,法制化是目标,三者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0,(20):50-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中央政法委全体会议上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部署,加强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加快政法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周永康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矛盾纠纷越来越多地进入司法程序,  相似文献   

12.
我国信访制度的结构及运作方式逐渐演变为一种特殊行政救济手段.我国信访制度存在功能定位不准确、信访部门权力有限、缺乏制度规范、司法权威的公信力不高等深层问题.借鉴日本的行政苦情制度,我国信访制度改革应朝着定位准确、有的放矢,制定专门法规受理程序,增强信访机构的权威性,建立和完善配套措施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纠纷的多发期、凸显期,纠纷的有效化解关系到社会的和谐。而社会纠纷的解决有其固有规律,对此,应遵循把握时机,力争把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注重调解,贯彻调解先于诉讼之原则;规范信访,贯彻司法优位之原则;对症下药,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纠纷解决规律。  相似文献   

14.
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关键,诉讼与非诉讼机制共同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建构我国和谐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必须继续深化司法改革并大力推进非诉讼机制的建设。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关键,诉讼与非诉讼机制共同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建构我国和谐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必须继续深化司法改革并大力推进非诉讼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浅析“信访不信法”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雁 《福州党校学报》2010,(5):49-50,74
民众把信访看成优于其他行政救济甚至司法救济的手段,这就是"信访不信法"现象。"信访不信法"现象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要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破解"信访不信法"现象,同时还要借助媒体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信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对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实现私权救济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信访制度本身的缺陷,当前信访制度存在许多问题,成为阻碍法治进程的重要因素,信访制度改革也因此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对于信访及其问题的研究,关键在于对信访功能的认识和定位问题。通过了解信访制度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我国信访功能的嬗变,并对信访功能重新定位,从而完善信访制度。  相似文献   

18.
奚玮  魏巍 《学习论坛》2008,(10):64-67
作为权利救济的两种方式,信访和行政诉讼制度都具有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救济功能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功能.当公民权益受到行政机关侵害时,一些人热衷于通过信访这一"人治"途径而冷落诉讼这一"法治"手段寻求权利救济,造成二者发展的失衡及司法资源的浪费.从公民热"访"冷"诉"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可以看出,应完善现有的信访和行政诉讼制度,以期合理配置司法和行政资源,使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由于现行的监视居住制度适用条件与取保候审混同,缺乏有效的权利救济措施和监督制约机制,执行中容易演变成"变相羁押",在司法实践中广受诟病。此次刑诉法修改针对监视居住制度存在的问题做了全面修改,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相关配套措施的跟进和司法解释的细化。  相似文献   

20.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既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机制。本文立足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现状,分析八师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面临的司法资源及功能有限难以解决日益增多的矛盾纠纷、部门联动作用发挥不足难以化解复杂化的矛盾纠纷等问题,提出深化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建立纠纷化解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