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6年苏联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不仅对苏联自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包括了建立不久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它对中国的影响则主要是通过对毛泽东个人的影响实现的。毛泽东赶超思想的萌发,"以苏为鉴"思想的形成,对个人崇拜态度的转变以及防止修正主义等思想都有苏共二十大的烙印。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大跃进"、"反右扩大化"等失误,都与苏共二十大有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带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利益格局的变动以及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职工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显现出个性化、差异化的趋势.与此同时,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正确分析并认真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一、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给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的逐步深化,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影响职工队伍思想的因素越来越复杂.从国际上看,西方敌对势力借改革开放之机,通过各种渠道加紧思想文化渗透.从国内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碰撞更加频繁,显示出职工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主要呈现出"三增强、三减弱、四不做"特点: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是邓小平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冲破"两个凡是""精神枷锁"以及苏联模式和"左"倾思想的束缚,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4.
苏联改革从赫鲁晓夫时期开始到戈尔巴乔夫时期结束,以苏联解体而告终。这场改革之所以失败受诸多结构因素的影响,其中传统结构中的因子,社会结构中的阶层利益,国家结构中的民族问题,以及国际结构中的和平演变等结构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改革中忽略了结构的对称性和平衡性,最终导致了苏联改革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建国前后,新中国经济建设没有别的经验可资借鉴,只有学习苏联.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对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以苏为鉴"的光辉思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认识出现了反复,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6.
建国前后,新中国经济建设没有别的经验可资借鉴,只有学习苏联。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对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以苏为鉴"的光辉思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认识出现了反复,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于赫鲁晓夫的评价历来毁誉不一。近年来,随着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理论界对于赫鲁晓夫是否开始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历程?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等常有论述和争论,这些不同的评价和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赫鲁晓夫的改革思想与实践(一)赫鲁晓夫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赫鲁晓夫对于斯大林时期高度的个人专权,  相似文献   

8.
<正>1958年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形成了新的建军思想,也涉及军队内部的分歧,对人民军队的建设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1958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前后的思想变化与发展过程,仍然需要后人关注。军委扩大会议的背景:建军思想的变化"向苏军学习"新中国成立初,毛泽东就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认为"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向苏联学习,不仅表明了中国的国内  相似文献   

9.
赵婷  王聪聪 《唯实》2012,(12):91-94
官僚特权集团是研究苏联剧变的重要维度,它在苏联剧变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阶级》一书对苏联模式在苏东的实践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将掌权的官僚集团称为"新阶级"。吉拉斯所说的"新阶级"实质上就是指官僚特权阶层。虽然对官僚特权集团在苏联剧变中的作用有不同的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存在严重破坏党的先锋队形象,破坏了党的政治合法性;也成为改革苏联模式的的障碍和阻力,阻碍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可以认为,苏联特权集团的利益取向直接加速了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运动经历了思想准备、实践发展和理论形成三个阶段,它是"五四"以来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文化实践活动的全面展开以及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并直接促进了以"人民主权"思想为核心,以政治性、平民性、能动性为特征的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的形成,这种政治文化对后来党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书林 《红旗文稿》2012,(17):33-37
在苏联解体20年的时候,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争论却在国内外的思想理论界又一次升温。各种观点大相径庭。有的人说,是59年前逝世的斯大林及其建立的苏联模式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葬送了苏联,更多的人则认为戈尔巴乔夫等党内领导集团公开放弃共产主义旗帜因而遭到了历史的抛弃。人们对历史问题的不同看法,往往反映了对现实问题的不同态度和主张。有人发表了《从苏联到俄罗斯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张树华 《红旗文稿》2012,(20):28-3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社会出现危机。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继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先后打出了"民主化、公开性、改革与新思维"等口号,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搞乱了苏联社会、搞垮了苏联经济、瓦解了东欧社会主义阵营。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这也意味着统一的苏联国家不复存在。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自由派掌握了俄罗斯的国家大权。1992年开始,国家解体、政权更迭、制度更替,在西方势力的支持下,一场以"私  相似文献   

13.
黄苇町 《当代贵州》2014,(19):65-65
正赫鲁晓夫被"宫廷政变"废黜,柯西金因遭强势利益集团挤兑被迫辞职,戈尔巴乔夫从"改革"到"改制",苏联历史上这三个重要改革者的结局,都与一个人有关,就是勃列日涅夫。如果说他在改革上无所作为,但在扼杀改革上却是颇有"建树"的:他参与搞阴谋,颠覆了一个敢想敢干的赫鲁晓夫;通过打击排挤,压垮了一个温文尔雅的柯西金;他把国家拖到一团糟的地步,使接手者不改革不行,改革也不行,逼出了一个章法大乱的戈尔巴乔夫。结果没过几年,苏联这个"大厦"就坍塌了。但与其把勃列日涅夫看作一个人、一个政治领袖,不如更准确地说,  相似文献   

14.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阐述的改革思想主要围绕为什么要改革,以及如何进一步实行改革等两个方面的问题.这些思想最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中国改革的规律和发展趋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今天,重温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深入领会其改革思想,对于我们贯彻好<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做好深化改革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社会各界对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解体带来的社会后果,纷纷进行分析和反思.有些政界人士和学者如叶利钦、阿尔巴托夫等,他们认为"苏联消失是必然的","它已经耗尽了自己的寿命";但是相当多的政界人士和著名学者都认为,苏联的剧变和解体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人为的错误导致了解体",戈尔巴乔夫等人"对苏联的垮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将苏联剧变、解体的原因总的归结于"斯大林-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论点是错误的。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苏联解体进行分析即可发现,其原因在于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阐述的建立、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则。放弃了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改变了社会主义改革自我完善的性质;改变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路线;抛弃了马列主义指导思想;修改宪法,改变了社会主义性质。其结果必致亡党亡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地深化,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全面铺开,各种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现,信访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压力.对此,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切实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围绕"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了许多重要论断,形成了内涵丰富、体系完整、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改革思想。2003年以来,关于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关于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思想体系的构成、具体内容、特点、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以及与其他历史人物的比较研究。研究工作的不足体现为:笼统研究过多,具体研究较少;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成果少;基础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的成果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进一步加强对邓小平改革思想发展史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对邓小平改革战略思维的研究;进一步提炼"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方法论的当代价值;进一步阐发邓小平"杀开一条血路"的改革创新思想;进一步探讨邓小平人格风范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和弘扬邓小平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十八大召开之后,政界、学界以及公众都把目光聚焦在"改革"这个宏大的议题上。围绕改革的评价标准和路径选择这两个重要议题,各种思想主张竞相交锋、碰撞。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本身就是一种面对实践的"紧张"情势而产生的回应。无论是1971年毛泽东的南方谈话,还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都无一不是"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的体现。我党自创立伊始,"左"和右的干扰就存在,几十年过去了,"左摇右摆"的力量仍然存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有温总理谈及的"文革灾难",而且还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回顾这段历史,总结其经验与教训,不难看出苏联没有搞好的正是我们贯彻落实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