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善和恶,是水火不容的两个字。提起善来,人人喜欢;提起恶来,个个恶嫌——这说明人们是知恶知善的。不过,有时真正行起事来,有些人却是善是恶有些不清楚,有时甚至糊涂了,一不小心还会揣着善心做恶事。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大伙赞同,“人之初,善恶存”多数人也子认可。至于为恶的缘故,不外乎是不读书、不知法度、不明礼节、不择交良友、缺乏家教这五等昏昧所致,但为何有些人就算是有这五等昏昧,却也未见得会犯恶为恶?再说这世间什么叫恶,恶有多大范围,谁又能说得清楚、道得明白?笔者粗浅地认为,为恶的病根,不外乎两个字:一曰名;二曰利。君不见世间多少作恶的事都是这“名利”二字惹出来的祸,它害得多少人迷迷糊糊,恶从心起,昧了良心,做出恶事,铸下大错,后悔莫及。故而世人你我他,都要常存戒心,抑恶扬善,牢记祖宗明训。  相似文献   

2.
正月     
假话有美丑善恶之分。丑的恶的假话无中生有、恶意中伤、制造混乱,只有少数坏人恶人才会说。善的美的假话想必人人都会说,比如亲朋身患癌瘤,我们会这样安慰他:这只是一个囊肿,手术后很快就会痊愈的;再如,面对孤儿的询问,我们常常这样回答:你的爸爸妈妈出远门了,他们不久就会回来……这类假话不会有人责怪,因为它发自于善良仁爱之心,给人以温暖和慰藉。  相似文献   

3.
盈满也,盛也。传统“持盈论”渊源流长,如《周 易》言“天道亏盈而益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范蠡言“国家之事有持盈”,老子言“保此道者不欲盈”,孔子言“持满有道乎”,管子言“持满者与天”、“釜鼓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仍至王船山的“盈而后奋”和曾国藩的  相似文献   

4.
洗心(随笔)     
久居尘世,不仅要洗脸、洗衣,心也要经常洗涤。心乃人身之本,心乃人身之源,万念由心而生。人生虽有三宝,然无心,何谈“精、气、神”。曾国藩曾言:“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又道: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经常有满腔生意。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古人都知扫却杂念,洗涤心灵,而成克杰、胡长清之流为一己私利,为红颜知己置党纪国法而不顾,究其原因,皆为私欲,为权欲,为色俗。这私欲、权欲、色欲都是心不静,…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有个绰号叫“曾剃头”,言其杀人如麻。曾国藩曾这样说过:“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为悔。”这是他的杀人宣言。难怪他杀人不手软,不眨眼,宛如剃头。这样的“剃头匠”可怕不可怕?真是可怕。但我觉得还有比这更可怕的,就是曾国藩治军、处事的一些招数和观念。  相似文献   

6.
生活寓言     
庄维 《党建文汇》2002,(9):42-42
有一位道德家十分看重诚信的价值,他说,人若讲诚信,即使犯了错误也会改正,而一个人不讲诚信,这个人就无药可救了,不讲诚信是人性恶中之恶:  相似文献   

7.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水有“七善”,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七善”,基本概括了一个有作为的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细加分析,在当今时代,这“七善”也应是支部书记开展好支部工作的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法一样,就其自身来说,不过是对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或恶;就其结果和目的来说,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如社会的崩溃)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如社会的存在发展),因而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恶。美德与道德一样,就其自身来说,不过是对拥有美德的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或恶;但就其结果和目的来说,却能够使拥有美德的人防止更大的害或恶(如身败名裂)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如安身立命),因而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恶。所以,道德的起源与目的不可能是自律的,不可能是为了道德自身、为了完善每个人的品德;而只能是他律的,只能是为了道德和美德之外的他物: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和幸福。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人当上了官。他高兴得好几天没睡着觉。几天以后,他的心情才平静了下来,才睡着了。可是,他却做了一个梦,一个他认为是个不吉利的梦。因为他在梦中梦到了一个棺材。他认为棺材和死人是连在一起的。他想莫非是这几天要有灾难?想到这,他那由当官带来的喜悦没有了。这天,他看到了一个算命的。于是,他就叫那人给算一下。他刚把那个梦说完,那个算命的就笑了,连声说:“这是一个好梦。这是一个好梦。”他不解,反问道:“梦见棺材怎么是一个好梦呢?”那个算命的不紧不慢地说:“你肯定是当官了。”他听了,没说是,也没说不是。那…  相似文献   

10.
由﹃食而去稗﹄与﹃一钱免官﹄想到的赵光辉近代思想家易宗在《新世说》中讲了一则佚事,说曾国藩驻军安阳时,一个亲戚从乡村来投奔,此人“行事萧然,衣服朴素,对人沉默不能言”,颇得曾国藩所爱。曾国藩打算为他谋一份差事。某天他们一起吃饭,恰巧饭里有稗子,这亲...  相似文献   

11.
三国时,袁绍有个谋臣叫田来,袁绍要出兵讨曹,他偏说不可,最后竟因不“会说话”而身首异处。古往今来,许多胸怀奇才、立身高洁的人,就因不会“说话”而壮志难酬。相反,一些无才无德,但“会”说话的人却八面受宠,飞黄腾达。那些会说话的入是如何说话呢?不外乎有这样几条标准:一是说好听的话。对上司的决策、行动、爱好等等,不论如何,你都要说好,不能说半个不牢。如那回丰,表主公说出兵,你干吗不说好,不旁征博引地证明袁主公决策的英明伟大,曹操那小于简直不堪一击,却偏偏要说会打败仗,这不是明摆着要找死吗!当然,对上司…  相似文献   

12.
持盈满问题,向受中国思想之关注。《周易》言“人道恶盈而好谦”,老子言“不欲盈”,范蠡言“国家之事有持盈”,荀子言“爵禄盈而忠衰于君”,管子言“釜鼓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王船山言“盈而后奋”,曾国藩言“先自概”,所有这些有关持盈的观点,无不贯穿这样一个优势关注,即有盈满而如何持盈满?也就是孔子所要回答的“持满有道乎?”笔者认为,孔子的“持满有道”理论,在拓宽传统持盈理论向度上,是有独见之功的。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1,(23):22-22
当前,有三种文化价值观值得我们反省。一是模糊。有相当一部分人,分不清文化的是非、善恶、利害、美丑,把各种文化现象看作自然的社会存在,听之任之。二是错位。有些人不把健康有益的文化现象作为好的来提倡,不把颓废没落的文化现象作为不健康的东西而加以制止。三是颠倒。有些人把美的当成丑的,把丑的当成美的;把利当成害,把害当成利;把善当成恶,把恶当成善,完全颠倒了价值判断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专家和学者们都一直坚持哲学是给人以智慧的智慧之学;1996年7月2日,郑一奇同志在《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史学──智慧之学。笔者仅就哲学、史学何以称为智慧之学以及二者的统一谈点认识,以就教于同仁。(一)“哲学”源于希腊文,意指爱智慧.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列宁称其为道德哲学的创始者)很有学问,且善于论辩.据说,一次他和欧提德漠斯进行了一场关于什么是“善”的问答,内容如下:欧问:请问苏格拉底先生,什么是善?苏反问:盗窃、欺骗、卖人当奴隶,是善还是恶?欧答:是恶.苏又反问:欺骗敌人是恶吗?欧答…  相似文献   

15.
“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大多数人都懂,但吃苦药、皱眉头的人也不在少数。于是,聪明的制药人便想出一个好办法;结苦药外加一层“糖衣”。这样一来,情况就不同了,许多人生了病就出较愿意服用“糖衣片”了。“糖衣现象”表明了一种心理,自然使人联想到,领导者应该如何运用批评方式?帮助下属改正错误,指导他们成长,是领导者的工作内容之一,但不少领导者在做这项工作时并不顺利。有的领导者说,我一片好心,说他几句,他就不舒服了。而被批评者则说,批评是件好事;但他怎能用这样的态度对待我。双方都在感叹,不否认都是“好心”,…  相似文献   

16.
高福生 《新湘评论》2003,(11):48-48
《阅微草堂笔记》中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书生在某个雨霁月明之夜邀“泉下诸友”共饮。众鬼来时,书生问他:“公等何故不轮回?”鬼说:“善根在者转生矣,恶贯盈者堕狱矣。我辈十三人,罪根未满,待轮回者四;业报沉沦,不得轮回者九也。”问:“何不忏悔求解脱?”日:“忏悔须及未死时也,死后无着力处矣。”最后,鬼们畅饮而去,还不忘回头叮咛曰:“饿鬼得饫壶觞,无以报德,谨以一语奉赠,忏悔须及未死时也。”  相似文献   

17.
艾迪 《党课》2012,(5):105-106
做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志,也就是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方向。许多人并不是智力不如别人,意志不如别人,条件不如别人,而是没有确立远大的志向。曾国藩曾经说过,人若能立志,那么就可以做圣人了,做豪杰了,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又何必借助别人的力量呢?他认为君子之立志也,必须“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这样“才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相似文献   

18.
清代名臣曾国藩曾把自己的好友陈源衮称为“药石”之友。陈源衮与他是同年进士,两人关系密切,并坦诚相见、决不隐讳自己的观点。据曾国藩日记记载:“岱云(陈源衮)来,久谈,彼此相劝以善。岱云言余第一要戒‘慢’字,谓我无处不著怠慢之气,真切中膏育也。”  相似文献   

19.
大清二百年,据说官性修养得最好的是张廷玉。他的法宝就是三个字:“好,好。好!”有天一个干部来请假,他说好好好,这干部转身提脚就走,他就问,何事请假啊,这干部说,“适闻父讣信”,张首长点头不休,“亦云好好好”。有这般官性功夫,雍正钦定嘉奖,将其树立为官僚榜样,“本朝汉大臣得配享太庙二百年,唯桐城张文和一人”,  相似文献   

20.
宋静 《新湘评论》2014,(4):53-53
今年的夏天格外热,我给老爸打电话嘱咐他,热了就开会儿空调,别怕浪费电,顺便问他有没有哈需要的,我好给他买了寄过去。 老爸一如往常般地回道:“不用买啊,我啥都不缺的。”后来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了一句:“明(我老公的名字)在你旁边吧?”我说:“没啊,咋了?”“你婆婆呢?”“也没有啊!爸,你想说哈说就行啊!”老爸这才“放心”地说道:“要不,你给我买个皮带吧?我这皮带用了七八年了,不大好用了!”我赶忙答应下来:“没问题,这两天就给你买了寄过去啊!爸,你需要啥直接给我说就行的,别管他们在不在我旁边。我孝敬自己老爸,谁也不敢有意见Ⅱ阿!再说了他们也不是那种人啊,你以后可不准跟自己女儿这么见外了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