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峰 《实事求是》2017,(2):94-99
"社会保障权"在国内学界尚未有统一的认识。以不同权利角度来观察,社会保障权具备人权、公民权以及社会权的属性与内容。从西欧中世纪的神学、18世纪的功利主义法学、19世纪哲理法学与目的法学、20世纪社会法学,再到20世纪后期的新自由主义法学,均反映着社会保障权的法理思想的流变。社会保障权是由国家立法确认并保障其实现的,公民平等享有的权利。该权利客观上要求国家提供制度安排,政府及职能部门、企业(雇主)及公民各司其职,为所有公民平等提供包含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及社会优抚等在内的物质、服务及司法保障以满足其生存与发展需要。社会保障权以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积极介入而保障,必然要求坚持公平与正义、弱者优先与差别对待、按需分配与适度分配以及良性、稳定的安全预期原则。  相似文献   

2.
杜赫 《世纪桥》2007,(10):72-73
国家的任何剥夺性权力都必须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以保障公民个人的自由。自由主义逻辑为国家征税权提供的法理基础不具备充分的一贯性,也不符合真实的生活经验。从保守主义的立场出发,为国家征税权提出政治基础而非自由法治国原则下的法理基础,国家征税权的唯一基础是国家存在,但这项权力并非绝对,而是由宪法加以限定。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00,(3)
问:何谓基本养老保险? 答: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系指劳动者因年老,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被依法认定丧失劳动能力,从而解除其劳动义务,退出工作岗位和中断工资收入后,由政府或社会依据法律规定,为其提供经济和物质帮助,保障其晚年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享受基本养老金是每个劳动者的权利。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从劳动者集体创造的财富中预留的,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保障劳动者年老后的基本生活。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社会互济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国家有关政策都规定了用人单位和职工都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就是实行以国家为主体,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用法律规定对其社会成员因疾病、伤残、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或因灾害、不幸事故和失业以及曾为社会尽过义务而生活面临困难者,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在当今世界追求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题中,拥有基本生活保障和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各国公民的天赋权益,为此而提供社会保障则是国家和社会的基本职责所在。对于各社会成员而言,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生活方式,已经使家庭和单位的保障功能大大削弱。现在任何人都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援助。因此社会必须建立起健全、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文明才会进步。  相似文献   

5.
刘沛兵 《实践》2006,(12):38-39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央政府及各级人民政府高度关注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村牧区的农牧民生活水平,在农村牧区逐步推行了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灾害救助等制度,使农牧民有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但是,系统而高效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却一直没有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6.
2013年11月国家取消信访排名,这次对我国信访制度的积极调整,表现出国家对保障公民的信访权的高度重视。而在实践中一些人常常将公民的信访权与请愿权相混淆,只认识到了两者在性质、价值与功能上的高度相似性,却忽略了其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信访权与请愿权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在信访制度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2013年11月国家取消信访排名,这次对我国信访制度的积极调整,表现出国家对保障公民的信访权的高度重视.而在实践中一些人常常将公民的信访权与请愿权相混淆,只认识到了两者在性质、价值与功能上的高度相似性,却忽略了其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信访权与请愿权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在信访制度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一、无限防卫权的历史演变防卫权是由人类的防卫本能逐步发展而来的一项法律上的权力。正当防卫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历史渊源一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原始复仇状态的无节制行为朝着合乎人类理性和社会需要的有限制法律行为的转变。正当防卫权,从目前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对正当防卫的普遍规定来看,它是一种权利行为,是国家为保护合法权益免受紧迫不正当的侵害,通过法律授予公民的一种权利,是鼓励和保障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立公民基本生活有偿保障体系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保障基金的欠交、冒领、挪用、监管和增值,青少年因贫困失学,国家建设资金不足,超计划生育难管,公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困难等问题,建议建立公民基本生活有偿保障体系。其主要内容有:(1)国家立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公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的基本事项,明确公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和义务。(2)社会管理。国家设立“公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委员会”、“公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投资公司”、“公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财务管理中心”、“公民基本生活保障事业服务中心”等四个机构。形成“监管、财产、账目、事务”四权分立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支部生活》2006,(12):52-52
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法律制度为公民提供充分表达意愿的渠道、提供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机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保障公民权利。健全和完善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2.
一、结社权与国家权力的关系要探寻国家以何种方式来对待社团的问题则首先需要厘清结社权和国家权力的关系。社团是公民进行结社的产物,国家对结社的不同态度决定了国家对社团的不同管理方式。在追求宪政国家中,结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我国亦在宪法中规定了公民的结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相似文献   

13.
《北京支部生活》2010,(3):64-64
<正>不准侵犯申辩权、辩护权、申诉权和作证权,是保障党员和公民合法权益的一条纪律。对此,党章、党纪律处分条例等都有相关规定。作为领导干部,在加强这方面意识的同时还需分清  相似文献   

14.
公民的环境权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公民有在良好、适宜、健康环境中生活的权利。这是保障公民身体健康的首要条件,也是公民环境权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具体包括:(1)宁静权,指公民有不受噪声、振动、污染的权利;(2)日照权,指公民有享受阳光照射不被阻挡的权利;(3)通风权,指公民有享受周围环境良好通风条件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就业歧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平等就业权和就业歧视就业歧视是对平等就业权的侵害 ,所谓平等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能力 ,达到法定年龄的劳动者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上选择用人单位从而平等地获得参加社会劳动的机会 ,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肤色、国籍、个人身体素质等不同而遭受歧视的权利。平等就业权是劳动权的直接体现 ,也是实现劳动权的前提 ,是劳动者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生存权利 ,是一切民主国家政治权利的基础。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这一有别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劳动法…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乐平 《实事求是》2008,200(1):64-66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过程,本质上是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过程。实现公民社会保障权,应该做到:在宪法中更加明确规定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加快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进程;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实现社会保险的跨越发展;建立完整的社会救助网络;加速福利社会化,消除“福利腐败”;重视商业保险、慈善事业等补充保障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行政和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7.
董宏伟 《求实》2012,(3):51-55
社会权保障是民生社会建设在法学领域内的集中表达。基于理论与现实的需要,可将社会权划分为生存与发展两个层级,并在各自层级内作进一步细分,以确立社会权保障的范围与程度。在这个基础上,以国家义务履行作为社会权层级保障的方式,要求尊重、保护义务在社会权保障过程中不分层级全面履行,给付义务区分层级逐次履行,以求社会权获得有序且最大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物质帮助权与社会保障制度尽管都是对生活有困难的人提供的救助和保障,但两者的含义不完全相同。我国宪法扶贫帮困的规定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经历了物质帮助权的确立、倒退和恢复,第二阶段则由物质帮助权发展到社会保障。2004年宪法确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社会迅速发展,促进多元主体信息交流和资讯共享,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挑战。作为数字社会公民身份的基本表征,个人信息权既是数字公民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防范和控制数字权力异化的重要工具。实现数字社会个人信息权保护的价值追求,国家立法机关应秉持作为宪法价值核心的人格尊严进行立法,明晰个人信息权的规范内涵与保护机制;行政机关应遵循权力法定原则,严格基于法律保留、公共利益和比例原则处理和使用个人信息,并建立专门的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监管机构;司法机关应通过法律适用和司法解释对被侵犯的个人信息权提供及时司法救济,填补法律漏洞,实现数字社会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制度正义目标。  相似文献   

20.
高丽 《世纪桥》2013,(1):60-61
警察权是国家行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社会中只有尊重和保障公民权,才能奠定起社会公正和秩序的基石。本文通过对警察权与公民权的界定,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在警察权运行中尊重和保障公民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