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而且也与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中所追求的和谐思想一脉相承.吸收借鉴和合文化的整体系统观、人与自然和合观、以人为本思想、人际和合观、身心和合观、和而不同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和合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也是我国传统思想的重要范畴,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贯穿于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民族、国家之间关系的认识中。在新形势下重新阐述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和合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强 《理论文萃》2008,(3):55-59
和合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其中蕴涵着许多深邃的生态和谐观、人本观、道德观、价值观等内容,其积极的内涵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具有最大的群众性。传统文化为广大民众所信奉,具有稳定社会的功能。而执政者都期望保持社会稳定,一般都顺应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和合文化,其要义就是人与人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无比的优势。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的行为,有了和谐思想方能有和谐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可以造就有和谐思想的人。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除了着重建设先进文化以外,还应注意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试析和合文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的相互冲突融合,以及在冲突融合过程中各元素要素的优质成分和合为新的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弘扬和合文化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紧密相连,和合的道德伦理不仅是中国文化价值的基本取向,也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价值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与和合文化、和合哲学思想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和合文化、和合哲学思想经历了中国古代传统形态和近代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形态。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和合哲学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间接文化源头,而马克思主义形态的和合文化、和合哲学思想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立论原则和思维生长点,抑或说是直接文化源头。  相似文献   

7.
大乐与天地同和--论《乐记》天人相谐的和合神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永武 《理论学刊》2006,(1):113-117
“和合”是中华民族永恒鲜活的文化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对宇宙及社会人生的深刻体验和理性思考。《乐记》是我国第一部音乐典籍,它的内在灵魂就是和合。《乐记》以天地为思维的两极,运用整体思维和模糊思维,以意象化的语言阐释了“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者,天地之和”的美学思想,描绘了一幅生生不息、万物萌动、化育成长的生命图画,表达了一种至高、至大、至广的天人相谐的大和合观。  相似文献   

8.
“天人合一”在古代与当代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天人观上,传统的“天人合一”或者突出天道,即人对自然的顺应与屈从,或者突出人道,即“人定胜天”式的主体力量的张扬,而现代的“天人合一”核心思想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天”与“人”的理解上,传统“天人合一”强调“老天”、“神灵”,强调“帝王”、“圣人”等个别人,而现代“天人合一”认为“天”即自然界,“人”即类、群体与个体的统一;在“合”的功能上,传统“天人合一”是一种简单、素朴的消极和合,而现代“天人合一”则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天人合一”现代与传统内涵并非毫不相干,而是继承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是对传统“天人合一”批判性继承与划时代探析发展而来。厘清“天人合一”现代与传统的关系,对于推进生态伦理学研究与和谐社会构建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入学习观的根本问题。立足中国文化土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基本态度,也是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所持的基本态度。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从产生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不仅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还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从内容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从形式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中国的民族文化概念和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核心思想的理论表达形式。从实质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最高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0.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危敬祥  吴昌林 《求实》2006,1(1):29-3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揭示了社会是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是社会诸领域全面协调的发展;实现社会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哲学和发展观为基础,体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发展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化是一种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它通过内在机理的方式制约着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促进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生态文化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对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和谐消费——来自消费性质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性质集中表现在其自然性、经济性、文化性和社会性,相应地,它对应的消费形态也分为自然型消费形态、经济型消费形态、文化型消费形态和社会型消费形态及其最高形态--和谐型消费形态.从我国消费形态的发展可以看出和谐消费观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尤其是和谐消费观,重新审视消费领域中的消费需求问题、小康消费问题、消费价值观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的一种和谐、文明的生态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即,只有经过对人的存在的认识和理解,才能真正找到认识存在问题的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哲学讨论人的存在问题必须先于关于一般存在的问题。也许正好相反。因为从原始意义说,人的存在首先是作为一般存在者存在,即使是人成为本质自我的存在,他仍然以一般存在者的这种先在的存在形式作为自在的根据。如果否认这一点,那么认识人的存在又与存在问题有何关系呢?似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萨特提出了著名的存在主义命题:存在先于本质。因此,我们准备沿着一般存在者存在的性质、人的存在、主体的存在及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等这样的思路展开我们的讨论。其实,这样做的一个最基本的理由就是,我们尚不能像伟大的思想家那样“思”:追问“存在”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中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构成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由于旅游资源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旅游活动是人的文化行为,而民族精神是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旅游业在培育民族精神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要的是通过缅怀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党风廉政建设思想产生的特定的时空条件与创立主体的独特思维方式、领导风格 ,决定了这一思想具有自己鲜明的理论特色 :鲜明的时代性、科学的创新性、强烈的实践性和辩证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7.
清醒地把握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前提。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党的目标、任务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为促进社会的科学发展服务,要为协调各方利益服务,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要成为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利益引导的指向标、凝聚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儒家和道家哲学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儒家从“性即心而显诸情”的角度理解人或人性,以“仁性”的实现为前提达成整体性的人格智慧,通过“生命实现之证成”的道德进路,实现和证立其超道德的形上本体。道家亦从人本学和文化批判的角度论“道”。就人文说,道乃即“有名”而见其“无名”之本真;就主体说,人乃在其作分别之状态中“观”道的无分别之“妙”。道家的道论,强调的是在人的修为澄汰之体证中道的全体绽出和澄明。儒道两家的不同点表现在其为学进路的差异上,而其形上境界本无不同。历史上的儒道同源说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发展根植于人类本身所固有的对现有事物的否定与超越精神,是人类为自己设定的永恒目标。然而,在传统发展理念支配下,发展的标志要受制于“人类中心论”和“物本主义论”,由此造成人与自然矛盾的加剧。传统发展理念的形成直接根源于人类作为思想前提的真理观和价值观上的误区。构筑“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解决人类生存危机、实现本真意义上的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的终极指向是全面而自由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