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赏罚与用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凡善用人者必能正确运用赏罚的方法,以达到严明纪律、激励士气、取得事业成功的目的。古人在用人实践中对赏罚的运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赏罚要分明。即所谓信赏必罚,这是善用人者普遍奉行的原则。其主要内容是,该赏的一定要赏,该罚的一定要罚,做到无所遗漏。《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北周和隋的两朝名将杨素,  相似文献   

2.
赏罚十忌     
赏与罚,作为扶正祛邪、扬善抑恶的两剂良药,有时似乎双双失灵,原因何在?大凡药品,都有其忌。若犯忌而用,不但不能除病,甚至可以除命,赏罚失灵,与此同理。所以,赏罚亦有所忌:一忌不公。或当赏不赏,当罚不罚,出于好恶,随意赏罚;或赏罚之用,亲疏迥异,对“亲”赏重而罚轻,对“疏”罚重而赏轻。如此赏罚,难服众心。二忌不重。赏如贺喜之礼,虽颁而不足以称功;罚如牛身拔毛,虽取而不足以折其过。使受赏者难免喟然嗟叹,被罚者定会窃然心喜,使周围之人不视其为学习榜样和反面教员。如此赏罚,意义几何?三忌不速。赏在等某节、某会,罚常待某文、某令。平日对优劣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临时匆忙从事。知道得迟,决定得迟,执行得迟,宣传得更迟。不是  相似文献   

3.
浅谈赏罚与治政吴旭霞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说:“治国之要三:曰官人,曰信赏,曰必罚。”可见,赏罚是领导者的两个基本权利.故历代统治者对赏罚都十分重视。如唐大宗李世民,对赏罚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次论述。他曾对他的叔父说:“国家大事,惟赏与罚。”如果赏当其劳,无...  相似文献   

4.
赏罚分明     
我国近代史上有过特殊贡献的反袁将领蔡锷说:“治军之要,尤在赏罚分明。”赏罚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赏与罚有一种强化作用:对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励,使这个行为得到巩固、保持,是“正强化”;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使之减弱和消退,是“负强化”。“正强化”与“负强化”,用通俗的话说,即赏与罚。赏罚是调动群众积极性、维护组织纪律性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古代兵书《六韬》中说:“尊爵重赏者,所以用命也;严刑重罚者,所以罢怠也。”意思是说,用尊爵重赏,是为了激励尽力效命;用严刑重罚,是为了督策懈怠。实施赏罚的关键是敢于赏罚。有的领导者也知道赏罚的重要性,但却不敢实施。  相似文献   

5.
杨光 《廉政瞭望》2011,(8):59-59
菠菜的诱惑 于严肃的《资治通鉴》之外,我们不妨来看一段诙谐的“戏说花絮”:李世民宴请魏征吃菠菜。  相似文献   

6.
龚格格 《党的文献》2012,(4):120-121
《资治通鉴》是邓小平十分喜爱的一部历史典籍。他的子女曾回忆说,邓小平“最喜欢中国古典史书,特别是《资治通鉴》,家里有两套,其中一套是线装本。《资治通鉴》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应该叫熟读”。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毛毛写道:“父亲特别爱看书,什么书都看,中外古典名著、历史人物传记、时势评论专辑乃至整本整册的二十四史,他通通都喜欢读。在历史古籍中,他最喜欢读的,还是《资治通鉴》。”据子女们回忆,有两个时期邓小平读《资治通鉴》最多,一是20世纪60年代初,一是“文革”中他在江西的岁月。  相似文献   

7.
赵超 《党课》2011,(13):127-128
《资治通鉴》记载,齐成王时期即墨大夫和阿大夫一个善琢磨事,一个善琢磨人。社会舆论对前者是“毁言日至”,对后者是“誉言日至”。但齐威王并没有简单地凭“公论”定夺,而是派人实地考察。考察的结果是:即墨这个地方耕地得以开垦,百姓丰衣足食,社会秩序井然。而阿这个地方田野荒芜.百姓饥寒,邻地被进攻而坐视不理。根据考察结果,齐威王当即赏了即墨大夫,活烹了阿大夫及那些因受贿帮他说好话制造“虚假公论”的人。  相似文献   

8.
少女圆梦     
春节前夕的一天下午,家住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解放台社区民主六村30幢2号的姜倍蓓,泪流满面地从“慈善使者”手中接过《史记》、《资治通鉴》、《世界通史》和200元善款。  相似文献   

9.
处置不合格党员,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1988年中央组织部根据党的十三大精神,发出《关于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意见》,提出对评议确认为不合格的党员要做妥善处置。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中央在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提法上,由“妥善处置”到“严肃处置”,表明了新时期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我们认为,新形势下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基思想研究》遵循“存同求异”、“实事疾妄”的学术批判精神,创见性地系统考察了刘基的儒学思想和教育思想,考论了刘基与道家、道教以及与佛教之间关系,以及刘基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发前人所未发,是近年来刘基著作与思想学术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1.
《资治通鉴》记载,齐威王时期即墨大夫和阿大夫,一个善琢磨事,一个善琢磨人。社会舆论对前者是“毁言日至”,对后者是“誉言日至”。但齐威王并没有简单地凭“公论”定夺,而是派人实地考察。考察的结果是:即墨这个地方耕地得以开垦,百姓丰衣足食,社会秩序安全。而阿这个地方田野荒芜,百姓饥寒,邻地被进攻而坐视不理。根据考察结果,齐威王当即赏了即墨大夫,活烹了阿大夫及那些因受贿帮他说好话制造“虚假公论”的人。当前,正值各级党委换届之际,注重“群众公论”可以比较真实地了解一个干部的德才情况。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也会出现“公…  相似文献   

12.
(一) 继《海瑞罢官》的自我批评之后,关于道德问题,吴晗同志也作了自我批评,题目叫作:《是革命,还是继承?》对于这样一个严肃的原则问题,他究竟是怎样回答的呢? 吴晗同志说:对“旧道德,只能革命”,“彻底地……粉碎它、消灭它”,“而决不可能是什么继承”。我们判断一个人,不仅要看他的言论,更要看他的行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言论上,吴晗同志的这个检查本身就是避重就轻、自相矛盾的,  相似文献   

13.
《资治通鉴》不仅是一本伟大的历史学著作,更是中国史籍中唯一一部“管理案例库”,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管理经典”。 在全世界都努力于中国传统经典中寻找管理智慧的当今,作为百忙中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好好翻阅一下《资治通鉴》。这对于我们思考现在与未来,该借鉴什么,警惕什么,都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范登生  冯雪利 《前线》2017,(2):61-6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并将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基本遵循。但从实际情况看,党内政治生活仍然存在一些不严肃的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使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起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摈弃“花架子”。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与各种形式的“花架子”是  相似文献   

15.
处置不合格党员问题,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和部署。1988年中央组织部根据党的十三大精神,发出《关于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意见》,并提出对评议确认为不合格的党员要做妥善处置。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中央在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提法上,由“妥善处置”到“严肃处置”,表明在新时期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我们认为,新形势下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应注意突出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进一步明确对新形势下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认识调查分析表…  相似文献   

16.
刘后滨 《先锋队》2013,(20):42-44
通观《资治通鉴》可以发现,司马光对选官用人问题给予了突出关注,并以"臣光曰"形式的议论,对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原则进行了高度的总结。这些原则是他站在治国理政高度上对用人之道的总结,是对历史的总结。"德者,才之帅也":只能以德统才,不可以才胜德《资治通鉴》是以三家分晋开篇的,司马光为了论述其关于用人标准的理论,在叙述三家分晋的事件之后,追述了五十年前三家灭智伯之事,并由此引发了一段长篇的关于才德关系的议论。  相似文献   

17.
趋利避害是中国古代赏罚思想的哲学基础。赏罚是治国安民的主要政治措施。中国古代赏罚原则主要包括赏罚公平、赏罚得当、教刑相符、赏罚适时、随时因俗等。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的通知》(以下称《通知》)明确指出:“李洪志所编造的‘法轮大法’,宣扬唯心主义、有神论,否定一切科学真理,是同现代科学和现代文明根本对立的,是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根本对立的,是同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根本对立的。作为共产党员,必须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章程》,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而不能信奉‘法轮大法’。”这充分表明我党在这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中,坚持科学的唯物论和无神论的不可动摇的坚定立场。从历史上看,高举科学旗帜,…  相似文献   

19.
秉笔书史,取信于世。这是历史工作者必须恪守的一个原则。近读《资治通鉴》吴兢撰史的事,更觉珍重。“通鉴”六七四八页载;著作郎吴兢撰《则天实录》,言宋璟激张说使证魏元忠事。说修史见之,知兢所为,谬曰:“刘五殊不相借!”兢起对曰:“此乃兢所为,史草具在,不可使明公枉怨死者”。同僚皆失色。其后说阴祈兢改数字,兢终不许,曰:“若徇公请,则此史不为直笔,何以取信于  相似文献   

20.
据6月11日出版的《京华时报》报道,在6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严肃地说:“一些地方钱拨下去了,再迟迟不开工,我们就要依法把那些趴在账上多年的财政拨款收回来,调到那些中央已经确定的重点项目上去,调给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地方去!”曾几何时,“乱花钱”“乱办事”成为人们诟病地方官员好大喜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