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蚂蚁四重奏     
王豪 《廉政瞭望》2007,(3):61-61
人类身体上的很多难解之谜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大脑是一个让人迷惑的器官就像生和死、意识、睡眠和其他更多的东西都是人类至今也没有解开的谜团。  相似文献   

2.
论公益心     
公益即公共利益。公益心是一种对公共利益的关切之情,是一种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不求回报、热情参与公共事务的公共精神,是人类心灵健康的标志,也是社会共同体的纽带和基础。没有公益心的社会必然一盘散沙。  相似文献   

3.
毛良升 《湘潮》2013,(6):56-57,69
创新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求,通过对认识对象新的属性、规律和关系的揭示、发现和运用把握,从而使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新的质的飞跃,进而推动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不断向前发展的标志性实践活动。创新不同于普通常规实践,其实现发展需要建立在要求较高的现实基础之上。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创新的现实基础,创新主体素质是创新的能力基础,已有创新成果是创新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4.
作为和平的一个重要向度,合作的前景是无限的。从理论上讲,人类在需要合作的活动领域都能采取合作的方式。由于战争与冲突是在人类利益的互动中发生的,而利益的互动则是人类需要合作的领域。和平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广泛的、真诚的、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际合作,就没有世界和平。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和矛盾,这些矛盾处理不好就会上升为冲突或战争,而对矛盾的妥善处理则会转变为人类进步、繁荣和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彭勇 《当代贵州》2005,(22):58-59
我是一个在非常规的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学者,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许多人顶着压力,一路给我开了很多绿灯,可以说我是一个欠周围的人和社会很多的人,能够尽可能多的回报社会是我最大的满足。  相似文献   

6.
梁冬  董丹 《先锋队》2013,(4):10-11
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为了改变大山的面貌,把满腔热血都献给了大山。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大山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用美丽的生态回报人类。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当人们纷纷伸出大拇指称赞他时,他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情怀,一个共产党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感情是工作的基础,是团结的基础,是发展的基础,也是胜利的基础。带着感情去做工作,什么工作都能做得好;对群众麻木不仁、没有感情,就什么工作都做不好。我们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所有力量源自于人民,对这个问题有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关系到权能不能为民所用、情能不能为民所系、利能不能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江泽民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四次提出创新问题。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历史。不难设想,没有箭的发明和火的使用,世界今天是什么样子;没有金属冶炼技术的发明,没有蒸气机的发明和电的发现与利用,人类的文明会停滞在什么地方。现在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各个部门,从领导到群众,大家都在谈创新,正在以不同的形式,开展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9.
随着“入世”步伐的加快,很多人都呼吁强化农业的支持,保护农民的利益,保护农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笔者认为,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阶层,需要支持保护,而农业支持保护的重点应当是粮食。   一、粮食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粮食是农业支持保护的重点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不会有丝毫改变。粮食依然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粮食产业依然是其他产业的基础。因为没有粮食产业,其他的生产经营就无从谈起。特别是对我国来讲,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还有特殊的意义。一是…  相似文献   

10.
法律实践性问题的提出现实世界是基于社会主体的实践活动而构筑的,离开主体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社会生活的一切关系、一切社会制度和社会体制。什么是社会?社会无非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现实的社会就是主体实践的外化、人的实践能力的表征。马恩经典作家关于劳动是历史的真正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一切上层建筑都必须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都是在最基本的方面强调了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生活的实践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突出强调的思想,也…  相似文献   

11.
素德 《前线》2013,(10):87-87
人类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民主政治形式?尽管人们在这一命题上的最终答案莫衷一是,但一个观点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那就是:民主政治的具体形式与各国各地区的历史基础、文化背景、发展阶段及根本制度选择紧密相关,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民主政治标准,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9,(4):50-51
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说,其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所有的工作都要落在基层。因此,没有亲和力的党组织是难以带领群众完成使命的。如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亲和力呢?  相似文献   

13.
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这都是深刻揭示辩证法实质和内涵的科学论断。然而,辩证法究竟有什么意义和作用?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学习辩证法?这并不一定是人人都明白的问题,似有进一步加以讨论的必要。首先,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基础,没有辩证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其青年时代都属于“青年黑格尔派”。黑格尔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但有其“合理内核”,即辩证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现实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党建文汇》2007,(7):F0002-F000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我。”“我13岁时看着母亲饿死,14岁离家打工。父亲告诉我,将来有了钱一定要救穷人。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我。我这样做,没有任何要求,只想回报党,回报人民,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15.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必须澄清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疑虑 ,如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明确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地位没有改变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是把党变成“全民党” ,也不是向社会民主党演变 ;新的社会阶层也是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6.
梁衡 《新湘评论》2007,(1):26-30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在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的情况下,不论在人们价值取向发生了怎样变化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位是不能动摇的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毛泽东同志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强调的都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我们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为内在规定的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理论基础,以宗教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为客观基础,以长期宗教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为实践基础,结合中国现阶段宗教和宗教工作状况,采科学认识和分析宗教的社会作用。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这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更准确地、更理性地对待宗教和妥善处理宗教问题,从而引导宗教更好地发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哲学究竟有什么用?”在现实生活中,哲学这门高度抽象、议论玄远的学问,究竟能够和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存在着。尤其是在大家都关注于具体的科学研究和工作实务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但是人们往往没有注意到,要想清楚透彻地回答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离不开哲学了。其实不光是对哲学,对于任何事物,人们也都要问问:“它有什么用?”而“有用无用”的问题,和“利弊、善恶、美丑、优劣”等问题一样,在人类生活和思想中带有极大的共同性、普遍性,对它们从来就有很多思考和争论,这本身就形成了哲学中的一个领域。在…  相似文献   

19.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12):83-83
这事儿,说的是有一个学院,要招一位院长。通过了一系列的基础考试和申论考试后,到最后面试的程序时。竞争进入了白热化。十几位竞争选手中一位其貌不扬的女同胞竟然脱颖而出,人们都觉得奇怪,都想知道个究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