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北方 《南风窗》2007,(17):92-92
印度的民主制度是殖民时代的遗产,至今已有过百年的历史。但印度的民主与西方式民主在本质上是类同的吗?印度的民主较其曾经的宗主国的民主有何异质性?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如果忽视民主在不同社会中的不同演进路径,简单将形式的相似等同与实质的一致,那么很多现实问题可能难以获得有说服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转型期的公民文化培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制度的产生并不会随之带来一种新的政治文化,而没有新的政治文化,新的制度就有名无实.因此,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不仅要注重宪政制度的设计和安排,还必须关注公民政治意识的孵化,即公民文化的培育.因为公民文化是一种平衡的政治取向,维权以守法为要旨,议政以认同为基础,参与以有序为前提,纷争以节制为条件,批评以宽容为原则,其特质是理性处世论事.公民文化培育的前提是推行公民教育,关键在于提高公民素质,基础是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公民践行政治活动.这是培育公民文化的三个重要方面,也可以说是一个内在的逻辑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易中天 《法制博览》2010,(14):29-29
●所谓“公仆”,其实就是“听差”,只不过是公用的。●公务场合,官员是“公仆”;下班以后,是“公民”。●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能理直气壮地亮明公民身份、行使公民权利时,中国才算真正成为民主和法治的现代国家。据《北京晨报》报道,5月20日,兰州发生一起小小的交通事故。一对骑摩托车的市民夫妇,因为要躲闪一辆疾驶而来的轿车,  相似文献   

4.
芳芳 《法制博览》2008,(2):38-38
如今时髦承诺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年男性公民,俺也向全社会郑重承个诺一尽管到说话这会儿俺还暂时没有正当职业。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公民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公民精神,不能缺少法治意识、参与意识、公平意识、宽容精神以及妥协精神等因素。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野看,公民精神具有社会资本的主要属性,对于超越“集体行动的困境”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改善我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改革开放以来,一个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正在中国迅速崛起,并且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发生日益深刻的影响。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有其积极的意义,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政府的政策法规和行为措施得当,就容易使民间组织与政府合作,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反之,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就很困难,甚至会走到政府的对立面,危害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改革的重点应当是在深刻认识公民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对公民社会的态度,对其给以正确的定位和合理的分类,加紧修订和完善关于民间组织的法律、规章和政策,从审批、登记、注册、监管、经费、税收等方面,对民间组织既积极支持、热情帮助,又正确引导、合理规范,营造一个有利于公民社会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防止民间组织成为政府的对立面,使其更好地与政府合作,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从职业教育心理学视角来看,“官二代”子承父业的现象有其内在合理性,但部分“官二代”却因依仗裙带关系实施了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而使之演变为了非合理现象;从家庭教育学角度来分析,这种非合理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官二代”家庭教育存在缺失;从部分“官二代”种种无视道德与法律的恶性行为来看,除学校教育之外,他们的家庭教育中尤其缺失公民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社民党与公民社会关系的发展有着鲜明的特点。社民党青睐公民社会是多种因素促成的。随着公民社会的崛起,西欧社民党的公民社会情结日益浓重。社民党自身的公民社会化变革给它们带来了新的困境,同时,公民社会的发展对西欧政党政治也带来了整体冲击。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目标的提出为当代中国公民政治的生长提供了历史的空间,为公民政治哲学的兴起提供了逻辑的前提。公民政治哲学是关于公民政治的价值规范和生活方式的理性思考。围绕如何在公民政治与和谐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的问题,文章分别具体论证了价值论形态的公民政治对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规范和评价标准的诉求,以及实践论形态的公民政治对完善和谐社会的政治制度设计和体制运行机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公民参与是公共服务发展的必然归宿,公民参与能力的高低对公共服务的最终效果影响重大。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既是现代民主精神的体现,更是公民选择权利的重要表现,即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可以真正满足公民的公共需求,还可以消除公共部门服务能力不足,机制不健全等弊端,促进公民有序地参与公共事务。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和问题,影响其发展。公共服务创新就是促进公共部门与公民合作互动的良性循环,要实现公共服务创新,必须转变以政府为中心的一元化思维方式,充分肯定公民在公共服务创新中的角色,发挥公民参与的作用,把公民参与作为实现公共服务创新的终极之路。  相似文献   

11.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理念,建设法治国家过程中,公民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法治国家建设的内在驱动力。目前,公民意识的缺失和不足成为制约法治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依赖健全成熟的公民意识,强化公民意识是促进法治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公民是法治国家的构成基本单位,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心理基础和社会人文背景,法治国家的全面进步,法治社会的整体发展,良好、完备的制度建设是必要的基础措施,然而具有法治精神的公民意识却是不可忽略的推助器。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公民意识以及其对法治的诸多影响,按照法治精神努力塑造、推动公民的法治意识逐步成熟与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关键点,我们是否要重新认识一下自己?"我觉得把中国出现的问题放在一个世界大局当中考虑,可能会有一个恰当的考虑,不夸大也不缩小。8月3日~5日我到夏威夷参加一个高级政治论坛,感觉到大家对中国充满希望。新疆"7·5"事件没有一个人谈到,相反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说中国上半年7.1%的增长,表明世界经济衰退已经见底了,中国会带动世界。会议上我看到另外一个景象就是日本的极大失落感,我没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公民法律素质不高,缺乏权利意识,对立法产品的认识度不足,法律意识的发展不平衡。我们要提倡民主和人权保护,规范政府及公务员法律行为,树立规则意识,以培养和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媒体的政治微博的剧增,成为充分表达公民的政治诉求以影响公共政策的个性化载体,改变了公民在政策过程中的参与方式,构成了一种普遍民意的社会化表达方式。但随着政治微博的迅猛扩张,其负面作用也正在逐渐显现。必须正确认识政治微博的二重性作用,采取积极措施引导政治微博的健康发展,实现政治微博良好的公共秩序,以更好地利用其...  相似文献   

16.
沈栖 《法制博览》2008,(18):6-6
有位长期从事教育学的朋友在美国讲学多年,“五·一”期间回国省亲,我们相聚时自然谈论起“从小培养公民意识”的话题。巧得很,他带回来一本由密歇根大学教育学教授编写的、供美国中学生阅读的《公民读本》。我的朋友说,在美同学校不设政治教育课程,但必没公民教育课程。《公民读本》种类很多,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7.
2016年总统大选标志着美国与全球化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重新界定美国与全球化关系的时期。特朗普反对自由贸易协定,支持收缩移民政策,反对所谓的"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其成功当选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在全球化冲击下,美国中产阶级出现"空心化"现象。一方面,中产阶级中下层特别是蓝领工人的工作岗位不保,经济利益受损;另一方面,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社会流动性减弱,"美国梦"的实现难度陡增。第二,"美国身份认同"危机因人口结构的迅速变化及文化多元化发展而爆发,令部分白人产生严重的不适与不安。第三,政治极化使两党难以在国会内达成妥协,联邦政府工作效率低下,民众对政治精英和主要政党的信任度降到历史低点。美国政治体系"失效",令民粹主义抬头。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短期内将推行逆全球化的经济政策;继续将外部因素作为"替罪羊",以回应国内民众的诉求;外交政策会出现回摆,但美国不会退出全球化。外界不应高估美国的逆全球化立场和影响,但应做好准备应对一个倾向"孤立"的美国。  相似文献   

18.
安全化本质上是在主体间对一个公共问题进行威胁建构的过程。它虽然解释了威胁建构的过程,但是它无法说明在何种情况下公共问题被成功地建构为威胁,原因在于它将行为体的身份看作是先验给定,并忽视了规范对行为体的威胁建构的反作用。规范和身份是行为体威胁建构过程的两个重要变量,对威胁建构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从本世纪初,出现了许多关于艾滋病问题被安全化的国际规范,俄罗斯的国际和国内身份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相关国际规范的出现和俄罗斯身份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俄罗斯关于艾滋病的威胁建构。  相似文献   

19.
门槛论     
乐朋 《法制博览》2011,(2):27-27
祥林嫂的悲惨故事,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她用一年工钱12块银洋,到土地庙去捐门槛,任人踩踏,以求赎罪,赢得尊重。可是,捐门槛丝毫无助于改变其不干净、不吉祥的身份歧视。在年关准备祭祖用品时,祥林嫂依旧不得染指。那道“祝福”的门槛,她到死也未能逾越。  相似文献   

20.
被告人身份的认定,是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中一项常规的、极其重要的审查活动,特别是在流动人口犯罪多发地区。然而,由于被告人谎报、瞒报身份,加上身份调查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客观障碍,使得这一审查日趋复杂,并已演变成为困扰刑事审判活动的一大难题。本文拟对被告人自报身份现象作一简要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并就一些衍生性问题进行粗浅探讨,以期为解决被告人身份认定这一司法难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