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一年来,一些媒体和学者把企业非正常停产、倒闭或外迁的原因归之于《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企业遇到困难既有市场因素也有政策因素,出口型企业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很大。《劳动合同法》虽然坚定地维护了社会保险制度,但并不足以引起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增长,也不足以引起企业大批停产倒闭和外迁。《劳动合同法》的强力实施只对违法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支出有较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要客观评价《劳动合同法》,该法对促进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规范劳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并没有确切数据证实《劳动合同法》给企业带来不合理用工成本。就用工灵活而言,无固定期限合同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的现象。因为违反规章解除和相关弹性概念的存在,《劳动合同法》的解除保护也并非是彻底刚性的。由于修法的共识并没有形成,相关立法的配套问题没有解决以及经济下行的特殊背景,目前修改《劳动合同法》的时机并不成熟。此外,真正给企业带来负担的是税负等其他因素,修改《劳动合同法》并不能解决企业负担问题。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整个问题是集体合同制度不能发挥作用,劳动关系分层处理未能完成。在短期内,解决现有问题应充分发挥司法的能  相似文献   

3.
关于《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可能会以《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为契机,提升管理水平、技术能力,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大劳动者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形成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升级。《劳动合同法》不会对企业内迁、外迁造成很大影响。如果有些企业是因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而内迁,将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工友视线     
《工友》2009,(4)
《劳动合同法》不会因金融危机而修改在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某些企业遭遇困境背景下,有人认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加大了企业运行成本,应该缓行;有人甚至认为应该修改该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给人们普遍感觉是:企业用工成本急剧增加,大大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人甚至将其看作是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事实上,通过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工成本增量来源和大小分析发现,《劳动合同法》对守法企业所增加的具体的、显性的用工成本是非常有限的,而不守法企业中所增加的用工成本也不超过企业总成本的2%,不会给企业带来太大的压力。为此,呼吁企业必须合法经营,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来,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颁布施行,虽然澄清了《劳动合同法》中的一些模糊问题,但是,围绕企业规章制度、双重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计算、追索加班费的举证责任和加班工资基数,以及社会保险争议等问题,人们的认识和仲裁、司法的审理和执行仍比较混乱。因此,有待于通过进一步学习劳动法律,在实践中对《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执行过程中的某些疑难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时代风采》2009,(2):8-9
很多入把工厂倒闭、劳动者失业统统归咎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中央财经大学刘彩凤博士建议,政府可以适当引人小企业豁免机制,以降低小企业的解雇成本,以此削弱《劳动合同法》对就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较长时间以来,中小企业劳资关系问题较为突出.《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对中小企业劳资关系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主要有人文因素、经济因素、组织因素、管理因素等,为中小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当然,《劳动合同法》不是万能的,构建中小企业和谐劳资关系需要政府、企业、劳动者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工友》2008,(3):4-9
《劳动合同法》已正式实施了两个多月,立法程序中激烈利益博弈的硝烟尚未散去,过渡期里又经历了华为万人"辞职"、沃尔玛突击裁员、泸州老窖劳务派遣纠纷等一系列事件。前不久,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中介协会又因劳务派遣被限期六个月紧急上书全国人大,而近期珠三角许多鞋厂倒闭,万余港企面临关闭潮,更多数量的中小企业计划迁离,《劳动合同法》更是被指责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关争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于员工自己不愿意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自己不愿意办理社会保险等问题,用人单位该如何处理等一系列新情况的出现,人们一时也找不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有人据此认为,《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过于"超前"的法律,脱离了现实国情和经济形势,过多地倾向于保护劳动者,而忽视了资方的利益,没有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作双赢,反而导致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对抗甚至恶化了劳动者的就业环境。法律对劳动力市场的过度管制将导致经济失去活力,其结果是不仅企业倒霉、劳动者倒霉,整个经济也跟着倒霉。似乎,《劳动合同法》惹了大祸。因此,在《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尚未出台之前,其争论便显得很正常,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成为历史,开始进入创新驱动、协调优化、中速增长的新常态。新常态下,要正确处理好劳动力成本问题、创新问题以及劳动关系协调问题。采用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方法增强企业竞争力需谨慎从事,而应增强企业的创新力,这种创新必须是包括广大职工的创新,而即便经济下行期和谐劳动关系也应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相关规定,劳动争议的解决遵循的是"一调一裁两审"的处理模式.劳动争议诉讼是当事人解决争议的最后途径.当前,没有独立的<劳动争议处理法>和<劳动争议诉讼法>,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依据的是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这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因为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用处理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纠纷的民事诉讼法来处理表面平等而实质上不平等的主体之间的劳动争议,是极为不妥的.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劳动观和劳动教育思想,是列宁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列宁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梳理。研究认为,列宁的劳动教育思想深刻揭示了劳动对人的成长的决定性作用,阐明了苏维埃政权下劳动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战略地位,并通过实践的大力推动,在全社会逐渐形成了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为培养一代共产主义青年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向。列宁劳动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体现在:首先,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战略任务;其次,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关键在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再次,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最后,劳动教育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3.
职工参与权是劳动力权人享有的通过参与公司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来促进公司发展,保障其权益的权利.从劳动力权的人权和财产(“物”)权属性来看,职工参与权的权利来源是职工(劳动者)所拥有的劳动力权而不是来源于政治与经济制度和劳动权.  相似文献   

14.
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斯密揭示了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他仅仅视劳动为积累财富的手段,赞美能带来资本增殖的“生产性劳动”而贬低“非生产性劳动”;黑格尔继承了斯密的劳动观,并从哲学高度提出“劳动创造人”的全新命题,但他唯一承认的劳动只是抽象的精神劳动。马克思恩格斯扬弃了斯密和黑格尔的劳动概念,把劳动与人的本质、自由和解放联系起来,通过将劳动划分为一连串成对的范畴,揭示了劳动异化的轨迹及其实质,并指出对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是通向人的自由的必然环节。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概念为打破西方社会主流的“资本叙事”提供了思想资源,为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劳动立法过分倚重劳动监察,劳动监察适用情形又非常宽泛且执行不力。与此同时, 我国现行劳动立法对劳动行政指导、劳动行政服务、劳动行政激励手段基本虚置不用。因此,欲构建新时代和 谐劳动关系,我国劳动行政法律制度亟待完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工资作为劳动关系运行的重要内在变量,直接影响着劳动争议的发生,而劳动争议作为劳动关系运行的一种冲突形式,必然与劳动关系法制有着密切联系。由此可见,工资和劳动法制是影响劳动争议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为减少劳动争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会应从党政主导转向积极维护劳动者权益,实现其角色的本位回归,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妥善处理企业所发生的劳动争议;政府则应当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建立选择性劳动争议解决方式,让实体权利能够通过程序予以落实。  相似文献   

17.
劳工权益保障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劳工权利保障主要涉及到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元主体之间的博弈:政府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如何平衡资本利益、政绩需要和劳工权利的矛盾;企业则由于资本的强势权力而表现出对劳工权利的漠视和践踏;劳动者是弱势群体,缺乏组织,维权的成本很高,限制很多.这些构成当前劳工权力保障的现实困局.  相似文献   

18.
华为7000人集体辞职事件暴露出我国劳动立法、执法方面的问题。在目前我国劳资关系不平等、劳动纠纷调处机制不健全的前提下,要大力加强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快社会保障保险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工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就业形态在创造大量新工作岗位和机会的同时,也给劳动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综观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出台的与规范平台企业用工行为相关的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在健全制度、补齐平台经济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方面已进入"快车道",完善平台企业用工和劳动保障制度已成为我国引导和规范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研究认为,未来我国劳动保障制度建设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制度将更加精准和差异化,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成为必然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将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多方协商共促的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将加快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是根据1993年<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建立起来的,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颁布后,<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合法性遭到质疑.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争议仲裁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法律予以明确,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呼唤新的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