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秋季开学后,我在思想政治课问卷调查中发现,有些学生理想淡薄、信仰模糊,与他们谈论共产主义理想,他们认为这是高谈阔论,甚至极个别学生还认为“共产主义好是好,就是实现不了”。针对学生这种模糊认识,我在高中一年级中选择了高一、一班作为实验班,请学校党支部书记、支委成员利用时政教育或校班会时间到班里为学生上“党课”。讲授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基本知识、革命烈士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事迹,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人民卫士”徐洪刚的事迹,以及高中生应如何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培养、锻炼自己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  相似文献   

2.
一、隐性课程概念的提出“学生在学校中学到了什么(Whatislearnedinschools)”大凡关心学校教育的人都会想到这个问题,正是这个问题促使我们重新反思传统的课程观和教学论,并把我们的研究视野引向隐性课程领域。早在20世纪30年代,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就触及到了“隐性课程”问题。他指出,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显性课程,还学到了与显性课程“不同的东西”,这就是他所谓的“伴随学习(collaterallearning)”。他指出:或许所有教育学上的最大谬误是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一个人在他学习的时候只学到某种特定的东西,至于形成持久的态度、好恶的间接学习…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传统择业观下的式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慧 《前沿》2007,26(2):76-78
中国人的择业观和传统观念有着很大的关系。毋庸置疑,现在的中国职业教育正面临的一个缺口:高职毕业生不愿做蓝领、大部分学生不愿主动报考中职,所以近年来中国的技术工人正在迅速减少。这个问题的存在并且呈不断增长的态势,并非现在的时代和社会造成的这么简单,根本原因是历史以来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就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仕而优,其他皆下品”的观念。在现今的社会背景下,已经没有学校、家庭会鼓励学生做行业的基础工人,大家似乎一致认为只有成为管理人员才是光荣,对工人和农民“身份”的背弃是他们共同的心理特征和择业观念。这种观念反之形成了社会对教育的畸形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地区部分高校学生成才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认为,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是使“成才资源”内化为“成才资本”。大学生成才过程就是一个个体预期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本人的素质、成才动机和学校成才资源的现状及对学生成才的教育管理是两个决定因素。因此,促进大学生成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和学校必须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葛如江 《半月谈》2004,(9):64-68
安徽省宿州二中(以下简称宿州二中)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在当地百姓心目中,这是一所有名望的重点学校,孩子们都以能上这个学校为荣。然而,就是在这所示范校却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被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以停课并撵出教室的方式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来自老师的岐视以及谩骂和体罚严重损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部分老师的做法就是要把这些“差生”从这所示范学校撵出去。国家法律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每个适龄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一个都不能少”。宿州二中那些受到伤害的孩子及其家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曾经向往的重点校带给他们的竟是噩梦般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不少学生在思考自己未来的生活道路时,往往提出能不能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自我设计”的问题。我认为,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是很自然的,也是应该进行认真分析、加以正确回答的。青年都面临着走向社会、走向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青年对未来往往都富于幻想,都有对于生活的美好追求。尤其是一些有志的青年,总希望自己能渡过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那么,对自己的人生能不能进行“自我设计”呢?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从总的来说,违背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脱离个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主观主义地讲自己人生的“自我设计”,那就是错误的、行不通的,就是需要否定的;但是,如果依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青年工人的诉求值得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正名”:他们就是“工人” 农民工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推算,2009年度全国外出就业和本地非农从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总数约达2.3亿人,他们中绝大部分已是“中国工人”的主体。当我们谈论“工人状况”、“工人权益”、  相似文献   

8.
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与思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孔子的一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学得多少,学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是否多思。因为只有多思,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并经过分析、归纳、推理,掌握事物的概念和本质,形成多种能力。可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多思的主动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政治课教学中,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多思的主动性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讲”就是“思”,好象只要多讲,学生就能多思;也有人认为“练”就是“思”,仿佛机械的重  相似文献   

9.
现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要求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好公民。要做好公民,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公民”。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公民”这个概念,我简要地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第一,要弄清什么是国籍。要谈“公民”,首先应懂得什么是“国籍”。“国籍”大家比较陌生,但“学籍”同学们都很熟悉。凡是到了入学年龄,到学校接受教育的人,人们就称他为“学生”。这种学生的资格,就叫做学籍。可见,在这里“籍”是资格的意思。学籍是指一个人具备了入学年龄,到学校接受教育的资格,那么,国籍就是…  相似文献   

10.
学生刚接触到哲学的矛盾概念时,往往以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矛盾”来等同,妨碍了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个概念,我们的做法是: 一、从具体到抽象。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这是人们认识的一条规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一两个事  相似文献   

11.
荟萃园     
建设新农村就是推进现代化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近日在《理论动态》第1700期上撰文说,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才是现代化,搞新农村建设违背现代化的规律,主张只要把城市建设好,把农民转移到城市就行了,不一定搞新农村建设。文章认为,这种观点脱离中国国情,有片面性。我国有13亿多人口,而且每年还要增长上千万人,要把他们都转移到城镇完全不可能。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城市化率达60%或更高,农村人口仍然数以亿计。我国现代化水平即使再高,这么多人在农村居住、生活,农业依然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因此,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农村,实现城乡同步建设、协调发展。如果对现代化发展战略不及时作出调整,不但会丧失发展机遇,也违背现代化发展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三农”就是关注国家的未来,建设新农村就是推进我国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正>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是用大脑生活的,用“心脏”生活的则屈指可数。物质与精神,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物质,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实惠,其实不然。在物质生活中,他们可能是巨人,但在精神生活中却是个矮子。用“心脏”与大脑生活都是通往成功的路途,但它们因为走的路不同,所以得到的成功其价值也不同。记得曾经耳闻过的一个故事:一位富翁乘着豪华游轮到海滨度假,在  相似文献   

13.
专门培养学生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注重培育“四有”新人,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要向学生进行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适逢教师节来临之际,笔者就这个常谈常新的问题,谈点个人拙见。从学校是教育的阵地、是培养人的场所这个意义上说,校内处处是课堂,工作人员人人是教师,这是对教师含义的大范围的理解。所以,在学校工作中,总是强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学校上上下下形成一个培育“四有”新人的好环境,不能单纯认为培育人才仅仅是哪一部分人或哪几个部门的事。但是,在学校教育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北有一片嵌在荒野中的油田,几乎与世隔绝的石油工人去年曾经接待了一批小“摄影家”。他们一行四人,十一二岁,背着沉甸甸的照相机……他们来自北京儿童摄影学校。这所学校与一般的小学相比,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学生每周多上一节摄影课。不过,这样讲也许过于简单了一些。你看,那有背景的摄  相似文献   

15.
教师这个职业,向来被认为是一项崇高的职业。看着一批又一批孩子带着自己传授给他们的知识,从儿童成长为青年,从学校走上社会,做为教师,欣慰之余, 心中自是充满一份自豪感。 然而,如果所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在身体上有这样或那样残疾的学生,为了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自食其力.要付出  相似文献   

16.
二、从“三个面向”看中学思想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教育要做到“三个面向”,这不是任意提出来的,而是一个必然的要求。这一代中学生是一定要在二十一世纪生活的。我们对他们教育得好,他们要进入二十一世纪;教育得不好,他们也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决不会退回到五十年代去生活。所以,不能用五十年代的标准要求他们。今天的中学生,绝大多数要成为2000年翻两番的“主力军”。因此,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客观的要求。请同志们注意一个历史现象,自从上世纪末,中国有了新学以来,这些新学校不论是在共产  相似文献   

17.
速读     
《人民公安》2008,(2):6-6
“教授怒斥逃课生”引发的争论 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怒斥学生”一事看来,以前大学生对学校或者老师儒家式的“逆来顺受”,在“80后”身上是很难再现了,当大学生神秘光环被市场经济无情揭开后.老师也被工具化——给学分的工具。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上大学就是为了挣学分、捞毕业证和用高校毕业证作为“敲门砖”给自己找一份好的工作,面对大学生的需求,老师要给他们知识,一些学生只要学分:老师要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只求一张文凭。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网络新闻媒体功能定位与运作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高校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已经从建立介绍性的主页拓展到建立即时更新的新闻门户网站。清华、北大、人大、浙大等高校都已经建立了新闻网。这些新闻网在传播对象上多以对外传播为主,在传播内容上主要是学校动态,较少涉及到学生日常活动和校园内部事务。清华大学除了以对外传播为主的“清华新闻”外,还建立了由学生自我管理的、面向校内学生的“学生清华”门户网站,新闻频道是“学生清华”的重要部分之一。网站的新闻频道把“目标顾客”明确定位在清华大学在校学生,因此在传播内容上,以学生关注的学生生活、校内信息为主。“学生清华”网站实行IP地址访问控制,只有使用校内IP地址的用户才可访问,而“清华新闻”对于校内外用户都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从“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与“社会即学校”、“做中学”与“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 ,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进行比较。认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固然受到杜威的影响 ,但两者又有质的差异。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批判地吸收杜威学说 ,并且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新理论  相似文献   

20.
在“绿区”,我们对“工人”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开设工人与高级经理同等待遇的“绿区”,工人的月收入能达到一万多元,有捷达车开,送自己的孩子学美术专业……“绿区”改变了工人的地位、生活方式和理想。现代的工人虽然还工作在流水线、机床前,但他们已经不光是机械地付出体力,而是在用脑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