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两种模式,在教育现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素质教育应是应试教育的“扬弃”。具体表现在:一是教育对象观的扬弃。素质教育强调教育对象的全员性,主张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这就明显地区别于面向少数学生(优生)的选拔淘汰性的应试教育。二是教育内容观的扬弃。素质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形成合理的整体素质结构。而应式教育只注重于应考科目及其知识点,重智育轻其它,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三是教育人才观的扬弃。素质教育在主张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只有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才能在实施中采取正确的做法。对此,我有三点体会:一要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实质;二是健康地引导教育界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三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从而提高适应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的素质。为此,建议从教育功能出发,全面而正确地认识素质教育,这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基础。一、教育的文化功能及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众所周知,当今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首先都和两个数字相联系:一是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二是文盲率。由此可见,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传播文化、促进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换言之,教育可保证人类延续并促进人类发展;教育可继承、弘扬人类文化遗产并调节文化适应性。针对教育的文化功能,我认为  相似文献   

3.
命题改革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它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就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考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实现教育目的,检验、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教促学的重要杠杆。对任何形式的教育来说,考试都是必要的。但由于对考试功能、考试目的、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理解的不同,而形成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种考试观。在应试教育中,以知  相似文献   

4.
赵红梅 《前沿》2008,(4):95-96
艺术教育按着素质教育思想要求,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艺术教育的地位不能正确的定位;二是艺术教育的功能被扭曲和异化,不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艺术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影响下,艺术教育的过程目标取向,教学方式和策略分析提供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理论支撑。改革艺术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是正确的定位艺术教育课程地位;二是转变观念;三是实行教学的目标、方式等一系列改革,致力于管理制度的重建等。  相似文献   

5.
郭冬 《北京观察》2000,(7):33-37
优化师生关系 1999年9月,中国教育报社关于中小学师生关系的调查报告,提出了一个见解:一定的师生关系,其实是由相应的教育关系所决定的,其核心是教育观念。调查认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对师生关系的要求根本相反。应试教育背景下,师生关系是主从型的,只需要学生无条件接受,学生在教育关系中只是贮存知识的容器;而素质教育强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的确,教育观念的改革应被视为调整教育关系的核心。复杂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不彻底,使我们在探索未来信息社会教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呼声愈来愈高,实施素质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也报道了不少先进典型。但是就总体而言,实施素质教育还要走很长的路。众所周知,“应试教育”的形成有其根深蒂固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根源。“应试教育”这列快车在社会、家庭、陈旧的教育思想和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合力作用下,仍具有历史的~惯性”。因此,“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实施素质教育,任重道远。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正确地认识素质教…  相似文献   

7.
庆祥 《人民论坛》2012,(30):26-27
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遇到了这样和那样的障碍,但最根本的障碍是官本位官本位奉行的原则是权力至上,而权力至上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社会是权力社会、官本位社会,"学而优则仕"。现在有个很重要的变化摆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社会越来越重视能力:我们强调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调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强调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强调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社会越来越要  相似文献   

8.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素质教育●黄义彪一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来的。而“应试教育”又特指现在以升学考试、尤其是高考升学考试为特定目标的教育行为。这种以考试目标为转移的事实上的教育结构,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在很大程度上偏离教育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但目前我国的教育已经陷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应试教育”给学生、教师、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应试教育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要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必须实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晶 《前沿》1996,(12)
深化教育改革是目前教育工作的重点,如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以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也就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的重卢、,本文将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概念、“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条件,特别是转变过程中教育的改革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第一,民族教育理论要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也要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来指导。这一思想理论在民族工作方面强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强调缩小民族地区差距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发展要靠人才,人才培养要靠教育未完成。民族教育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民族教育理论研究正是为指导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而展开的。搞好这个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应当也必然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第二,民族教育理论应当…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应试教育进行扬弃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当前人们在讨论素质教育时,更多的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应该如何如何?而少有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来探讨人的综合素质问题,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在素质教育中有一种被“边缘化”或弱化的倾向。为此,在不久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  相似文献   

13.
当前,基础教育应注重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中小学如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武汉市一元路小学结合本校实际。实施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旨在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又着眼于未来社会需要的主体教育,收效显著。其基本思想是:以社会需求为基点,  相似文献   

14.
冯殿君 《前沿》2001,(8):24-2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的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 ,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有用的人才。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我国的基础教育被“应试教育”所笼罩 ,在考上大学才有出路的现实背景下 ,升学率和高分成为衡量学校、教师、学生优劣好坏的唯一标准 ,长期形成的一整套“应试教育”运行机制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因此深化教育改革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打破“应试教育”的运行机制 ,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机制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减负 ,顾名思义 ,就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素质教育 ,就是强调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  相似文献   

15.
1993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第七条中规定:“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说明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是当今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而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目标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学生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与"新三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战线正在全面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创新教育是这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众所周知,应试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重复性思维能力,强调思维方式上的趋同性,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消解了学生的好奇与创造本性。而创新教育则以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为目的,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发散性和新颖性,褒奖独特合理的最佳解题思路。实施创新教育,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最根本的是教师真正建立新的学生现、教学现和教师观。  相似文献   

17.
自中央提出“基础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以来,素质教育的理论研 究和实践探索一直方兴未艾,一股时代性的教育浪潮有力地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 法乃至教育体制。然而,“应试教育”的“惯性”远没有终结,许多人至今仍把素质教育看 成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而没有从根本上作出选择。因此,从“三个面向”的战略高度阐明素 质教育的深远意义,无疑有助于素质教育真正深入人心,早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题词中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它 包含下面两层涵义:其一,教…  相似文献   

18.
蓝少鸥 《前沿》2013,(14):19-20
教育创新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的人,而创新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培养核心,本文从素质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层次性和功能性上论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面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必须采取重大举措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999年中考、高考的题型变化,1999年的扩大招生,2001年课程改革的规划以及复旦等校正考虑自主招生的设想等,都证实了这种推进的紧迫和强劲。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由于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和运作方式,不可能在短时期走向成熟(有一个探讨和实践的过程),也即应试的指挥棒,凭籍陈旧机…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只重视了知识的灌输 ,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窒息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求知欲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应试教育模式必须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