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有一种习以为常的思维惰性,认为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似乎不需要创新,只要记住条款,用思维定势来答题就可以了。显然这是创新的枷锁,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发展。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其目的是为了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是为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呢? 一、放弃权威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的形成,取决于教师的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尤其需要民主的氛围和相对自由的空间。思想政治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教学气氛,允许学生有 自由思考的时…  相似文献   

2.
邹山林  武俊杰 《前沿》2003,(10):141-144
创新是一种人人都具备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赖敏 《传承》2007,(7):109-111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创新的前提。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重要课题。教师障碍、环境障碍、心理障碍、思维障碍是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障碍。厚实的知识功底、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的创造个性巧妙的情境设置、科学而艺术的评价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根据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云南大学提出了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并以之为核心建构具有云南大学特色的本科教学体系。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求教育要达到既传承知识又创新知识、既适应社会又引领社会、既和谐人生又通识天下的目的;要求教师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目的应从教学生学会转变为教学生会学,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面临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要把适应应试教育的教师转化为适应素质教育教师,需要引导,需要雕琢。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引导要得当,处事要适时,组织要巧妙。而我校现有的师资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兴办新世纪一流教育的要求。为此,我们决定精心扎实地构建“教师队伍整体优化工程”。  相似文献   

6.
冯殿君 《前沿》2001,(8):24-2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的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 ,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有用的人才。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我国的基础教育被“应试教育”所笼罩 ,在考上大学才有出路的现实背景下 ,升学率和高分成为衡量学校、教师、学生优劣好坏的唯一标准 ,长期形成的一整套“应试教育”运行机制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因此深化教育改革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打破“应试教育”的运行机制 ,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机制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减负 ,顾名思义 ,就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素质教育 ,就是强调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随着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目的的,有别于以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目的的“知识教育”。概括起来,创新教育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基本特征:1.创新教育是实现思维本性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是创造发明的源泉,因而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劳动者。人的创造能力或创造性,是由多个层次构成的综合性素质,就个性心理发展而言,由核心到外围,由深层到表层,依次为创造性人格特征、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创造性人格特征即创造意识和创…  相似文献   

8.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担负着艰巨的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实现由重知识传授到重能力培养的转变。其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从知到信、从信到行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所谓“批判性”思维,是相对传统应试教育培养“海绵式”思维而言的。“批判性”思维强调的是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以及它的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判断。它不仅要求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对所学知识进行审视,而且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独立地提出新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育改革基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和对新型人才的期盼,提出了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是一种弘扬人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人的健全人格的新型教育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突破口和必然选择。实施创造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课堂环境。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仅是认识活动,也是情感活动。情感是推动师生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有效地…  相似文献   

10.
思政教师以教学创新激发学生创新之力,是当代为师者的教育使命。让我们更新教育理念,以创造之心启迪学生创新意识;让我们创设和谐教学氛围,以尊重之心树立学生创新精神;让我们注重科学方法引导,以塑造之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让我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教育之心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浅谈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强调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开发学生个体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个体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个性素质。而要实现创新教学的目标,就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我国现实的中学教育,却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真正培养学生具有主体意识。而没有主体意识,就不可能有自觉的主体行为,就不能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笔者作为中学政治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心得,对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做了一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蓝少鸥 《前沿》2013,(14):19-20
教育创新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的人,而创新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培养核心,本文从素质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层次性和功能性上论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差异杨静波1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发展,而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挑选人。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功能,认为教育的职能首先是创造发展条件,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能具有适应社会的品质和特性。而应试教育强调的是选拨功能,教育的结果虽也产生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把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教育思想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创造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发掘每个学生多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二是创造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毅力和献身精神的教育,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教会学生学习等;三是实施创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上思维课、进行创造性劳动,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生活和发现培养创造型教师等。  相似文献   

15.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  第一,打破传统的教师权威观,使学生敢于质疑。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他们崇拜教师,认为教师说的就是对的。这种对教师的仰视导致学生对教师所说的全盘吸收,不敢质疑,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教育方式应是平等的、民主的,由“传道型”改为“商讨型”,使学生感到你是他们的朋友。对于学生的质疑要鼓励,并予以重视,使学生敢于质疑。  第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乐于质疑。传统教学环境,过于强调秩序,课堂过于严肃,不利于学生思维的积极活动。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拘泥于书本…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知识经济将成为主导经济。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基础在教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然而,目前来看,这个理论上的主渠道并没有成为实际上的主渠道,相当多的课堂教学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照本宣科、一言堂、满堂灌、包办代替学生学习,极大地消磨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削弱、淹没了学生的创新能力。1996年,国际21世纪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曾明确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 创造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担负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又是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因而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语文学科责无旁贷的使命。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创新教育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内容创新是想人之未想,发人之未发,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晶。是不断创造出新观念、新思想、新思路、新作法、新技术、新产品、新的管理方法。因此,创新的内容十分广泛,一般说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关创造过程机制的研究表明,创造的关键是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  相似文献   

19.
近年,国家开始大力培养高素质康复人才。双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康复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我国高校康复学科教育正在逐步实现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多元,开放,融合;在教学方式上强调灵活,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外语水平和教学艺术要求较高;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用不同语言进行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但目前我国的教育已经陷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应试教育”给学生、教师、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应试教育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要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必须实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