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牟世晶  张伟 《理论月刊》2012,(9):148-15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基于对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比较考察可以发现,二者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当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任务来说,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应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来说,民族精神又具有超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相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说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具有更为重要与深远的意义.鉴于二者间的内在联系与具体差异,在弘扬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就应该具体任务具体分析、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价值层面体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统摄和支配着其他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文化健康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来导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和灵魂。文化健康发展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指路,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和精髓,同时文化健康发展也需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支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文化健康发展,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于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十五大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基本的支撑点。江泽民同志不仅明确地提出了文化建设问题,视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而且将文化与经济、政治并列,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赋予极其重要的使命。他指出:“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一定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初探杜玉亭,杨云宝一、新的历史命题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适合中国国情,为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非凡成就所证明,是指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这个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口...  相似文献   

5.
当代和谐文化建设具有三重使命,它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是文化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包括四大层面的内容,即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这四个层面的文化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为因果、互相推动,共同构成一个文化系统和一种文化思想。当代和谐文化具有创新性、整合性、宽容性、传承性的内涵特质,构建和谐文化要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大力营造和谐舆论氛围、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实现多种文化的整合等五条途径着手,使和谐文化真正成为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刘静 《重庆行政》2008,(4):91-92
2006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指出,要树立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开展道德建设,要宣传和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容辱观,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这一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们要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摆在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7.
郝丽 《新东方》2002,11(6):76-78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论述揭示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深刻把握这个关系 ,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古今中外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 ,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必须依靠一种高昂的民族精神。民族 ,是指具有…  相似文献   

8.
龙志贵 《湖湘论坛》2004,17(1):77-78,8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民族文化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根本要求。在当今国际国内新形势下 ,深入研究民族文化的功能 ,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增强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本文论及的仅是狭义民族文化的范畴。  一、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同时 ,它又反过来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从而促进或延…  相似文献   

9.
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与红色文化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长秋  李霞 《湖湘论坛》2012,(5):56-59,106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的基本特质。这些特质不仅是红色文化的本质规定,也是红色文化的生命力之源,更是新时期红色文化传播的精神导向、创新动力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亘古常新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不仅具有巨大的历史穿透力,更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作为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和富强的伟大旗帜,其蕴蓄着的爱国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党文化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彰显了我国的文化特色,有着深刻的内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党的十五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组成部分。具有着多样性与统一性,现实性与理想性,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特征,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特征,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首先,它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在…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职业道德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搞好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结合荆州市目前干部队伍的职业道德状况,谈几点…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十五大报告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力量不行。在当代中国,邓小平理论就是我们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是统一全党全国人民意志的政治基础,是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十五大的灵魂,是高举邓小平…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文化自信是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思想保障,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价值源泉,是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动力。深度挖掘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对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的信心、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前行的勇气具有重要意义。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应塑造文化之魂、坚守文化底线、汲取文化精华、解决文化矛盾、以便更好地引领文化自信方向、培养文化自省意识、增强文化自觉观念、促进文化自新发展,进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文化自信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民族精神的人文基础与时代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新世纪 ,我党大力倡导和培育的中国特色民族精神 ,是批判继承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民族精神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融合当今时代精神 ,反映亿万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经由江泽民同志科学概括的五种崭新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浙江精神是特殊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生产方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激荡的产物。浙江精神是一个总体性观念,在本体论层面,表现为具有浙江特色的群体意识;在认识论层面,是浙江人民思维方式的体现;在生存论层面,是浙江人文化特质的独特表达;在价值论层面,是浙江人民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价值取向。浙江精神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提炼浙江精神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把握时代性与历史性、地域性与民族性、学术性与大众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自近代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以来,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中国民族文化究竟要走向何方,一直是引人争议的重大理论课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由此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国民族文化现代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中关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科学论断 ,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 ,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所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深刻把握先进文化的基本涵义、主要特征、地位、作用 ,以及如何建设好中国当代的先进文化 ,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世纪始终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在带领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不断铸造新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灵魂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个民族的文化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特质,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当今世界,文化力和经济力、政治力及军事力一起,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日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