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际收入流动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机会平等程度,主要衡量指标是代际收入弹性。教育是主要的代际转移机制,其产出绩效受到家庭背景的深刻影响。儿童护理的公共供给能有效实现家庭资源的均等化,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和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2.
中等收入阶层扩大与消费需求增长的社会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完善,明显地形成了高、中、低收入阶层,不同的收入阶层有不同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特征。数量不断增加的中等收入阶层是我国社会消费的重要群体,是消费的主力军。其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等方面呈现的特征与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相比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引导消费、拉动内需就要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的核心资源由资本转向知识。社会分层的重心也从收入转向教育。教育日益成为决定人们职业、收入和精神气质的因素,成为社会分层的关键。信息时代可简要分为社会上层和社会下层,是否具有创造知识的能力是上下层的根本分野。信息时代两个阶层的矛盾,在政治上表现为技治主义和民主参与的冲突,在经济上表现为收入的不平等以及这种不平等的难以克服,在社会上表现为阶层之间的断裂和封闭  相似文献   

4.
将中国城镇居民分为七个收入阶层,并将收入细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收入,深入分析了收入结构对各个收入阶层的服务消费影响的差异。实证结果分析表明:最低收入家庭的服务消费倾向反而越高,但由于受低收入影响而制约服务消费能力的提升;从整体来看财产收入对服务消费影响最大;不同收入结构对不同收入阶层的服务消费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影响最低收入和低收入家庭服务消费的重要因素,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收入是所有收入中对中低收入家庭服务消费影响最大的类型,工资收入和财产收入对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家庭服务消费的影响比较大,而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能显著增加对于高收入和最高收入家庭的服务消费;家庭规模、教育和职业也对服务消费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迄今都集中在居民收入分配的横向失衡或横向不平等上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代人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或收入分配的纵向失衡问题或曰代际失衡是客观存在、亟待关注的。如果说国外的代际失衡主要表现在公共服务领域,那么我国的代际失衡则表现得更为广泛,这是由我国特殊的发展背景和特殊的政策背景所形成的。收入分配纵向失衡的突出表现有:长期的工资冻结造成的代际失衡;在职人员同离退休人员之间的失衡;退休人员内部的失衡;离休人员同退休人员之间的失衡;住房价格的急剧变动造成的代际失衡。破解收入分配的纵向失衡问题,需要用战略眼光和战术措施力避发展过程中的大起大落问题;处理好政策演变中的连续性和协调性问题,特别是政策一刀切带来的弊病;重视决策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的多方博弈问题,特别要尊重并保障弱势群体的参议权。  相似文献   

6.
一、政策理论层面(一)要明确界定经济适用房的购买对象由于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普通商品住房,因此在保障对象方面,是否应该包括中等收入家庭还有待商榷。政府的责任应该是帮助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阶层,以此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因此,中等收入家庭不应该成为政府保障的对象。此外,我国目前已施行住房货币化分配,中等收入家庭的工资中(初次分配)含有住房消费部分,且公积金的基数高于低收入家庭,如果再在住房的二次分配中享受社会住房保障,则有失公允。因为中等收入家庭对住房的要求虽没有高收入阶层那么高,但相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  相似文献   

7.
政府与纳税人之间互惠机制不完善、体制外交换、越轨成本低和从众行为等是导致高收入阶层逃税的社会原因。高收入阶层逃税将带来劳动秩序混乱、加剧社会分化等社会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解决高收入阶层的逃税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全国性调查数据为依据,对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状况进行剖析,并得出结论认为:(1)中国的认同阶层与客观阶层区别较大,农村居民认同于上层阶层的比率反倒大于城市居民;(2)影响认同阶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即相对收入而非绝对收入决定了认同阶层的归属;(3)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打开了农民阶层进入工人阶层的通道,但城市上层阶层的开放性特征尚需提高;(4)从阶级阶层的代际继承上来说,越是年轻的一代,越有机会进入非农阶层就业与生活。中国正逐步从农业人口为主的社会转变为城市市民为主的社会,中国社会管理的重点,也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同时,逐步增强城市社会的融合能力,使进入城市社会的新阶层有更多机会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四期调查数据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不平等显著提高了家庭教养方式的密集度。异质性分析发现,收入不平等对子女是男孩、母亲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低收入及农村家庭的教养方式影响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收入不平等的扩大通过提高家庭的教育期望来影响教养方式的密集度。另外,在控制代答人特征、更换教养方式指标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情况下,结果依旧稳健。研究结论表明,收入不平等增加了家庭对子女未来经济状况的担忧,提高了教养方式的密集度;对该群体教养方式提供指导和帮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家庭教育投入差异引致的教育不平等扩大。  相似文献   

10.
"拼爹"、"官二代"、"富二代"等舆论焦点代表的是中间阶层的话语,缺少对流动机会问题的关注,反抗的是上层或其他中层的代际遗传性,追求的是那些缺少代际遗传优势的中层立场上的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而非站在低阶层人民立场上。将这些舆论焦点简单视为中国阶层流动代际遗传性加强的表象,是舆论焦点对阶层矛盾的误导。  相似文献   

11.
“因教致贫”的社会后果及其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教致贫"会带来阶层差异代际继承"、读书无用"示范效应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等社会后果。目前,由于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不合理、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偏差等政策和市场方面的原因,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家庭面临"因教致贫"问题。为规避"因教致贫"现象的发生,应加大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调整教育投入结构,切实增加弱势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改革和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弱势家庭的风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阶层分化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但是,由于我国的阶层分化很大程度上是在起点不平等和规则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又具有很大的不公正性和无序性。因此,如何消除起点不平等和规则不平等,促使阶层分化朝着公正、规范、有序的道路发展,成为当今一个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探索与争鸣》2006,(5):36-38
教育、人力资本与收入不平等一直是发展经济学讨论的重要命题。通过考察研究人力资本、教育与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文献,可以发现教育培训与个人收入水平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理论分析指出,国际学术界不久前采用教育基尼系数作为一种新的衡量人类资本和福利分配尺度的经济指标,大大拓宽了人们对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这对分析与解释我国教育不平衡及由此决定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陆铭 《人民论坛》2010,(8):10-11
追根溯源,造成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产品市场上的行业垄断维持了企业的超额利润,而劳动力市场进入障碍则造成机会不公平,这使得特定行业的超额利润能够转化为个人收入。要破除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就需要同时在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上加强竞争,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机会平等。  相似文献   

15.
机会平等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伦理准则之一,是社会公正的基础。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平等可以分为保障性机会平等和竞争性机会平等。现阶段机会不平等主要集中表现在教育、人事、社会保障三大领域,究其原因主要有制度缺位和不健全、权力和资本干预社会资源分配、阶层分化导致社会成员利用竞争性机会的能力差异加大和一些消极思想观念的妨碍。政府应充分履行保障公民机会平等的责任:一是完善法律制度体系,确保规则平等以及良好的司法保障和救济;二是提供均等的社会保障条件及公共服务,提高公民利用竞争性机会的能力;三是培育和引导公民机会平等的价值观和理念,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6.
<正> 中产阶级弱小两极特征明显高收入阶层不但侵犯了低收入阶层还侵犯了中等收入阶层的份额世界银行1997年发布的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报告中指出,中国80年代初期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数  相似文献   

17.
专家视角     
机会不平等造成当前贫富差距拉得更大。贫富分化背后的因素,一是腐败二是垄断。惩治腐败以实现机会平等是跟效率提高正相关的,垄断部门收入非常高也不是因为人的能力问题造成不平等。要缩小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就是把腐败治住,使垄断行业实现市场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  相似文献   

18.
受到现代化理论和功能主义的启发,各国试图用扩大教育规模和改革教育机会分配机制这两种手段促进教育公平。然而多国的教育发展经验和教育分层研究结果却表明,新增的教育机会通常被优势阶层占有,他们也能够巧妙地避开各种制度对其的约束,从而导致政府的教育公平改革收效甚微。同时各种教育制度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决定着教育公平的发展方向。Mare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扩张和教育分配改革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二者分别对教育不平等的作用。该模型试图控制教育机会数量变化的边际效应,从而考察教育机会在各阶层之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大体上可以分为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两个不同时期.在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双重作用下.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并不明显,随着经济体制转轨.中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导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加大。为此.应该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强化社会保障在调节居民收入差距过程中的转移支付功能.调节高收入阶层居民收入.增加低收入阶层居民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结构来看,国外的历史经验证明: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应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即中等收入阶层占主导地位。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是上等、中等收入阶层比例小,下中等和低收入阶层比例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