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之间的效应关系,即客体对主体需要是有利还是有害的关系。事物对主体有无价值,主要依主体的内在尺度(主体的客观需要和利益)而定。因此,在价值关系中,主体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和利益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评价标准。谁是价值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以谁的利益和要求作为价值标准。这个问题在任何价值观念体系中都是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历史上不同价值观念体系相互区别的根本所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体现在价值观上,就…  相似文献   

2.
自由主义认为,政治价值是以个体自然权利为核心的个人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先验的个体主体是政治价值标准据以生成、赖以确立的主体根源;政治价值标准是在先验人性、宇宙理性或自然法普遍律令中外生的;评价主体(即评价者)与价值主体(即被评的政治主体)本质上都是先验的同质化单子式个体,因而评价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在尺度与价值诉求作为政治价值标准来对被评政治主体身处其中的政治生活与政治社会进行越俎代庖式的价值分析、价值判定与价值选择。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价值是表征人与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基础上产生、形成、发展、变迁的政治主体间的社会性价值关系;被评的政治主体的主体尺度和价值需求以及由此生成的政治价值标准要经历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变迁的历史阶段;政治价值标准应是在特定历史时代特定政治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实践生活中汲取、提炼出来的;在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价值要求相互独立的主体的情况下,评价主体不能代替价值主体进行越俎代庖式的价值分析、价值判定与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3.
周叶中  杨蓉 《人权》2010,(5):32-35
人权的价值基础源于人的尊严。人的尊严的形成与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存在密切关系。从这个层面来说,人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特质。其中,社会属性对人权的价值具有决定性作用。人在社会中形成的各种关系,是人权存在的场域载体。由此可见,在人权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作为反映主客体关系的范畴,价值体现出外部事物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以及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谓价值观,是主体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的看法,是"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即思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湖湘论坛》2009,22(2):24-2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归根到底就是最大限度地造福于民,即追求民生幸福的最大化。社会发展价值的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必须从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出发,满足社会主体发展的基本需要,并指向主体的理想要求。面对互相冲突的多重价值体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崇尚以人为本,关心人类社会的生存状况和命运,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是一个全新的价值世界,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最佳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体价值刍议庄穆一从主体的需要和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及客体的属性之间的关系来界定价值和价值关系,是价值问题上价值关系说一派的观点。它可以解释经验范围内和显在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世界的种种价值问题.从价值发生的角度看,价值的产生离不开主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郭小龙 《湖湘论坛》2002,15(4):43-44
我国农村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历了20多年的长期社会实践。反思这段艰难而光辉的变革历程,运用价值尺度审视和评析这场变革实践的效果和意义,有助于加深对党的农村基本经济政策的理解,有助于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农村联产承包制,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实际出发,从广大农民的利益和需要出发,体现了主体需要与客观必然的统一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某种满足。人们总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在准确把握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寻求和选择那些有利于自身生…  相似文献   

8.
创新活动是在具有一定的目的、需要、意识的主体驱使下形成的社会活动,这个主体就是创新人物。研究评估某项创新活动的价值,首先要对创新人物主体的价值进行正确的判定,否则这种评估是不全面的,因此,创新人物价值的评估必然是创新活动价值判定的一个主要内容。在中国推进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创新实践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9.
师文学 《青年论坛》2008,(1):99-102
域名作为现代企业的网上商标,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其商业价值日益显著。随之而来的是域名的“抢注”行为,导致了域名与商标的冲突。如何判断侵权,如何解决此类纠纷,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价值的前提是人的需要,价值的目标和价值准则是重要的价值理论范畴,其中包括秩序、效益、自由、正义等。  相似文献   

10.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围绕人民群众展开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体现着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思想.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主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广泛参与.同时,人民群众作为现实的历史主体,其社会意识并不是自发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自觉有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关键在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一、从军队“生产保卫”看练兵价值 “价值”一词最早用于商品交换之中,它是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之后,又引伸到其它领域。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文中提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的这段话揭示了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在价值关系中,军队是主客体的统一,既可作为主体,也可作为客体。军队作为主体,任何事物只有与军队的需要相联系,才具有价值;而作为客体,军队又要通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现代意义的政府作为一种对全社会实行管理和服务的公共政治组织,从社会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来看,政府绝非仅仅是国家意志的手段和工具,而是作为主体存在,在某段时期内,有其自身追求的理性价值及其转换需要。因此,文章尝试以政府价值及其转换作为研究对象,从政府价值及其转换的概念入手,探讨与描述政府价值转换的过程和原因,以期对政府价值问题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物权公示制度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法律价值的具体化 ,物权公示制度的价值一方面体现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物权公示制度之间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 ,另一方面又体现了物权公示制度所具有的、对主体有意义的、可以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但物权公示制度价值的根本内核还在于这一制度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其目的性价值体现为正义、效益 ,而工具性价值则为安全与秩序。从最直接的层面来看 ,物权公示制度首先是有助于明确物权归属 ,解决物权的冲突 ,其次是保护交易安全和维护交易秩序 ,最后是减少交易费用和提高效率 ,实现交易迅捷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下律师宏观管理目标模式论孙有强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必然要求政治体制及上层建筑各个方面与之相适应,律师宏观管理作为司法行政机关的一项职能,必须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窠臼中解脱出来,吐故纳新,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把握时代的契机,寻求新的发...  相似文献   

15.
历史价值论     
在当代凸显历史价值论研究,有助于确立唯物史观体系上的完整性和内容上的丰富性,深化对唯物史观本质及其当代价值的理解。历史价值是历史作为客体对于主体人的作用与意义。从生成论角度看.历史价值是历史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论角度看,历史价值是历史客体对增强主体的本质力量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历史评价尺度是多雏度、多方面、多层次的统一体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历史评价的终极尺度。历史评价合理性是一种实践合理性,要立足于实践、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历史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党员主体”是在党组织中拥有主体地位、主体意识、主体权利和义务、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党员个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需要科学理论指导,需要科学概念的支撑。“党员主体”的基础概念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新基点.为党的建设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价值取向是主体根据自身客观需要,对其行为方向的理性选择。从我国权力体制内外两类评价主体客观需要的角度,得出体制内主体的价值取向是依法规范警察权,体制外主体的价值取向则是监督警察权。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体系内在地统一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决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在于实践性。推动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需要发挥实践理性的媒介作用:解放思想,形成科学发展的思想前提;发挥实践理性的筹划作用,推动科学发展的有序进行;激发出实践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树立以人为本的"善"的实践价值理念,维护科学发展的正确价值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价值共识的经济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主体的利益和需要的一致性是达成价值共识的根本所在。如果价值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根本对立或者不可调和的,那就不可能达成价值共识。如果从利益主体之间对各自经济利益博弈的角度去分析价值共识问题,将给价值共识问题的解决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博弈论主要是研究理性的人在面对各种冲突行为如何选择的理论,它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研究价值共识问题具有独特的借鉴作用。可以从囚徒困境博弈、有限理性博弈和合作博弈理论的条件下如何形成价值共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按照博弈论的理论形成价值共识,一要认清达成价值共识的基础是什么;二要区分不同价值主体之间的合作性博弈和非合作性博弈等不同方式;三要认清博弈分析的核心不是博弈方的最优策略选择,而是有限理性博弈方组成的群体成员的策略调整过程、趋势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实践自由度与价值的主体本质袁祖社一理论界关于价值本质的讨论,可谓众说纷坛。“主体说”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客体说”认为,价值的本质在于客体的属性、功能,与是否满足主体需要无关;“关系说”认为,价值的本质是客体的属性、功能与主体需要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