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已经加入WTO,实行银行并购是今后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银行并购有收益,也有成本。银行规模应适度,并非越大越好。我国应以效率为先导,理性对待银行的并购。  相似文献   

2.
银行谍影     
银行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工商间谍纷纷将其活动的触角伸向充满金融秘密的银行业,点燃了银行谍报战的狼烟。周前,银行谍报战既有发生在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也有发生在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既有本国银行业的“同室操戈”,又有多国银行间的“赤壁雷战”。为了商业上的利益和竞争优势,他们不惜以间谍手法挖对手的墙角。日本银行业狼烟四起在金融业特别发达、银行林立的日本,银行间谍们剑拔省张,明抢暗创,角逐得难解难分。1976年5月,设在名古屋,生产家具贴面的大型企业维尼公司宣告破产…  相似文献   

3.
逐利性是外资银行业的业务本性,外资银行并购行为及其后续经营可能与我国法律法规及现行银行内控制度产生某些冲突.协调构建外资银行并购外部监管立法与内控机制,对促进外资银行业的整体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既是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也是坚持中国改革开放的要求,更是实现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4.
逐利性是外资银行业的业务本性,外资银行并购行为及其后续经营可能与我国法律法规及现行银行内控制度产生某些冲突。协调构建外资银行并购外部监管立法与内控机制,对促进外资银行业的整体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既是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也是坚持中国改革开放的要求,更是实现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阶段的银行监管体系存在着诸多不足,不能完全适应银行业的发展。为了降低银行监管的风险,同时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有效性,增强我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应将目前银行监管的“预防+安全网”体系演进成为“竞争+风险抑制”体系。  相似文献   

6.
曾薇  陈收 《求索》2011,(11):41-42,59
次贷危机阴霾未散,各国金融监管改革尚在探索中,体现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是提高银行监管效率的关键。本文从我国银行业信息结构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银行监管体系中各主体的激励现状,重新审视我国银行监管目标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快了全球银行业的整合速度。欧美发达国家银行业格局的变化为业绩优良的新兴国家银行提供了拓展业务的良好机遇。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业在危机中遭受的冲击较小,我国有实力的银行开始进行海外并购。虽然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权衡得失,我们认为我国的银行有必要在经验和教训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通过并购等方式进入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8.
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及其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国际银行业掀起了新一轮的并购浪潮 ,而且国际大银行通过并购向超大规模、巨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针对这一现象 ,理论界出现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本文认为 ,不论是从并购理论的解释来看 ,还是从银行并购后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 ,其前景都不容乐观。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趋势 ,很可能酝酿着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9.
曲慧敏 《青年论坛》2004,(2):119-120
本文主要针对国际国内银行业购并的现状提出了中国银行业购并的实施设想:创造公开公平的购并市场环境,避免银行业购并中政府因素的非良性介入;重视购并后的整合管理实施,要通过购并后的整合管理,实现核心能力从优势银行向劣势银行转移和延伸,或通过双方资源的互补渗透,构筑或强化银行的核心能力;建立基于核心能力的银行业购并绩效评估体系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市场的竞争 (一)加入WTO后中外银行竞争力的对比。加入WTO之后,随着进入我国银行业市场的外资银行数量增加,特别是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的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朱明星 《桂海论丛》2005,21(4):21-23
银行业作为世界上监管最严的行业之一,其资本在保持银行稳健和风险承担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在银行公司治理中所起的作用,使得对银行资本监管尤其重要。为了实现合理和有效的资本监管,银行内部风险资本模型和有效监管当局的审查相结合这种模式将是银行资本监管的趋势,市场约束将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在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挑战。本文从消除我国银行法制中存在的问题 ,健全和完善我国银行法律制度 ;健全银行监管体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两方面探讨了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的银行法律制度 ,提高我国银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巴塞尔协议Ⅲ认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或经营失败会对整个银行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的大银行为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从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等方面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新监管指标实施过渡期安排较长,以缓解欧美银行需要补充大量资金的压力。国内金融监管部门对实行新的监管指标持积极态度,银监会已经按照四大监管指标对国内银行进行测算,近期将积极推动实施。列入系统重要性银行将会影响国内银行的资产和利润增长,引发巨额的融资需求,监管当局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审慎推动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指标实施。  相似文献   

14.
武晓芬  刘少东 《思想战线》2011,37(1):133-134
村镇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中的新生事物,是金融组织制度的创新,它的出现为单一的、缺乏活力的农村金融服务注入了活力,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从当初各家银行争着抢资格,民企争着入股,到如今严重缺"血",我国村镇银行  相似文献   

15.
有人曾预言,再过一段时间,满大街上遍布网点的银行发展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而通过电话线、银行卡、手机、网络来实现银行服务将成为主流,也就是说,银行业的未来将从“胖营业网点”模式转变为“瘦营业网点”模式。  相似文献   

16.
评估了2006年以来银行业海外并购的短期绩效结果发现,海外并购在总体上增加了银行股东的财富,特别是在并购消息公开后,财富效应非常明显。金融危机增加了海外并购的风险,2008年之后发生的海外并购绩效低于之前的并购;三家银行的海外并购事件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股东财富。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入世后中资银行面临的国际业务、人民币业务、人才资源等竞争焦点着手,分析外资银行抢滩国内金融市场后带来的强烈冲击。从经营模式、管理水平、业务品种、员工素质等几个方面对中外银行的主要差异进行了剖析,找准双方在这场金融大战中的优势与劣势。提出加快推进中资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的设想:首先,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包括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支持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逐步实现中资银行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化,加大金融监管力度、防范行业风险。其次,进一步加大中资银行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加快银行电子化建设步伐,开展与海外同业合作,努力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总之,文章提出了 21世纪的银行业竞争将是资本实力、先进的组织结构、管理手段、人才和技术的竞争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的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国际化经营活动的高风险性和对经济金融的广泛影响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和海外分支机构得到了巨大发展。本文就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与监管问题做点探讨。   一、我国银行业国际经营中的主要问题   (一 )外汇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资本充足率低,流动性风险增大。目前我国对资本项目仍然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银行应具有充足的外汇资本金和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才能保证外汇资产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9.
徐杰 《新东方》2004,(5):40-44
市场集中度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概念。银行业集中度是测量银行业组织市场结构的一个常用指标,一般以最大数家银行的资产(或存款额、贷款额)占银行业总资产(或总存款、总贷款)的比例来表示。银行业集中度的水平及其变化不仅反映了整个银行体系的市场结构和竞争程度,而且反映了不同规模银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重要性。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持续下降 1978年以前,我国仅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银行业处于“大一统”的垄断状态。改革开放后,陆续成立了四家国有银行,出现四足鼎立的局  相似文献   

20.
跨国并购是当前国际银行业快速成长的主流趋势,也是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当今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下,我国银行跨国并购的机遇与风险共存。银行业海外并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并购成功与否、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并购目标、主并银行自身,以及主并银行所在国经济及监管制度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资银行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应注意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慎重选择并购目标、冷静科学地把握并购时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