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怀军 《湖湘论坛》2009,22(3):38-40
田汉、成仿吾在留日期间接受了尼采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理论上表现为他们形成了“美的文学”观与“生命的艺术”观,在实践上体现为他们早年创作对诗化、美化风格的偏爱。唯美诗学与生命诗学的形成折射出田汉、成仿吾对文学现代性的强烈追求,而对尼采“超人”说的误读则昭示了他们对尼采思想的功利化取向。  相似文献   

2.
席忍学 《求索》2011,(9):184-18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出现了具有探索色彩的文学流派,文学创作理论和观念随之发生变化。如果说传统现实主义创作以生活体验论为理论指导,那么,具有探索性的寻根文学、第三代诗歌、新写实小说等文学流派则以生命体验论为创作指导思想。陈忠实的文学创作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变化情形。他在总结《白鹿原》的创作经验时,形成了生命体验论创作观。以生命意识观照社会历史和现实人生是陈忠实生命体验论创作观的前提,以民族国家叙事为背景的个人叙事是陈忠实生命体验论创作观的关键,从文化心理结构视角塑造人物是陈忠实生命体验论创作观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王莉 《前沿》2013,(16):142-143
“诗工”与“穷达”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话题。围绕它的观点主要有:“诗穷而后工”“诗能穷人”以及“诗能达人”。将三者放在一起考察,有利于“诗工”与“穷达”关系的梳理。  相似文献   

4.
“共同体”在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存在样式,可以从组织制度与原则、精神的层面考察。本土共同体代表了一种包含特定的主体观、自我观、认同纽带、利益机制的群体生活模式,它在中国传统法文化内获得了礼乐刑政、观念、制度的支持,它的生命力的根基,是其所蕴涵的包括利益保障机制、风险防范机制等因素在内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志斌 《求索》2008,(10):182-184
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魏晋六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历史阶段,这一时期是一个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文学自觉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纯文学观念的形成与确立。魏晋六朝时期形成的以“诗缘情”为主导理论的纯文学观念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这一诗歌理论观念在表现内容、创作机制以及哲学基础三个方面都与以往的诗学观念有所不同,它重新肯定诗歌的情感性本质,使得我国古典叙事诗的创作更为衰微。  相似文献   

6.
邓晓成 《求索》2010,(3):175-177
从现代性维度看,“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都是文学现代性展开的一种向度,在"五四"新文学那里,二者总体上形成一种同构关系,而后来却往往以悖论的方式呈现出来。与文学现代性相对应,也就有了纯文学、纯审美与功利主义文学观这两种向度的对立。而大众化和纯诗化这两股诗潮,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了中国文学现代性悖论的另一侧面,它们之间存有的矛盾主要因现代性主体追求差异而产生。本文通过对大众化诗潮的现代性考察与反思,旨在从不协同中求得和谐,以寻探新诗发展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7.
詹艾斌 《前沿》2008,(8):172-175
20世纪80年代文学主体性思想提出的目的在于突破文学反映论尤其是机械反映论的理论重围,其现实针对性是明确的。在文学主体论的倡导者看来,它与文学反映论之间的根本对立表现在二者对个体主体性的强调与否上。主体论与反映论的文学观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存在着深层的冲突性关联。主体论者对文学反映论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偏颇。反映论文学观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近来学界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问题的争论仍然体现出对于反映论文学观的坚持。  相似文献   

8.
黄健 《求索》2013,(12):144-146
20世纪初,中国新文学界确立的人本主义文学价值观体系。其本质即为以进化论为思想理论基础、以人道主义为宗旨的“人的文学”观。胡适、陈独秀强调以人的真情和社会的理性理想为文学之本:鲁迅推崇“尊个性”、“张精神”的文学主张.并以此践行健全现代人性和现代人格精神的国民性改造工程:文研会作家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坚持个体生命价值与人生终极意义的统一;创造社作家宣称,在文学“全”与“关”的表现中建构生命本体性的价值。20世纪初的这一系列文学思想主张型塑了中国人本主义文学价值观体系,为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奠定了深稳的思想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9.
诗中读出『赛先生』刘为民读徐志摩的诗文,会发现一个鲜明、突出的意象:“飞”。其实,这也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各民族文学(艺)中历古常新而又略带“情结”意味的图腾象征。“飞”,是主体精神对客观环境的超越,既涉及到人生观,也牵扯着宇宙观。其实质上的价值判断就...  相似文献   

10.
江守义 《求索》2023,(1):82-88
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和20世纪20年代后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有诸多契合之处:它们都通往理想,含有对太平盛世的期望,并将文学和现实联系起来,使文学在产生教化功用的同时超越工具论。传统“文以载道”观中载道和言志的关系导致载道主体的复合性,而这种复合性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者那里也有类似的体现。这些契合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能够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诠释学视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三种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倩月 《求索》2005,(2):152-154
本文运用西方诠释学研究的方法,在中外已有的 诠释学研究背景下,研究中国古代早期文学批评中的三个 命题所蕴含的文学诠释的不同观念及取向。“赋诗言志”的 命题体现了对接受者主体的尊重;“以意逆志”的命题体现 了对文本和作者的尊重;而“诗无达诂”的命题则体现了对 文本与读者的双重尊重。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八十周年了!它既是反帝爱国运动,又是新文化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它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它涉及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是思想、观念领域振聋发聩而又影响深远的文化启蒙。所谓文化启蒙,实质上是把“人”从神权至上的中世纪或君权无边的封建等级社会中解放出来,把“人”交还给“人”自身,剥去强加在“人”身上的一系列扭曲人性的文化观念,在显现人性自然的同时彻底背叛神权文化和君权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正是这样的文化启蒙运动。它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史上是划时代的,在世界现代史上也是少见的。它终于使…  相似文献   

13.
张志清  黄振定 《求索》2013,(2):95-98
通过考察和分析,我们发现鲁迅的“中间物”生命哲学思想来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中道”思想,以及尼采的“超人”生命哲学。借鉴王乾坤和汪晖对鲁迅生命哲学的论述,结合自己的理解,本文试图论证鲁迅的“中间物”生命哲学意义蕴含包括三个方面:有别于“中间”的“中间物”概念,执着现在的生命——时间观,以及对终极的消解与眷顾。同时指出,鲁迅的“中间物”哲学对我们树立正确的语言观、文化观和翻译观有积极意义,更重要的是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生命观和价值观有深刻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4.
王真 《青年论坛》2010,(2):123-126
金圣叹终生致力“六才子书”评点,并形成了以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及艺术境界为着眼点的文学批评观——“锦心绣口”说。他强调文学的艺术性及文学中心观。从鉴赏论角度出发,金圣叹“锦心绣口”说中的鉴赏是建立在一定文学艺术接受能力之上的主体自我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文学也是以汉族文学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学。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过程和现状.更好地为繁荣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服务,为热爱和献身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创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收集、珍藏、展示、交流、研究、教学的平台。建设“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是十分必要的。这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也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陶俊 《求索》2010,(1):160-162
“五经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恶,示训戒。善可为训者,特存其迹以示法;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其奸。”这种种对经史学说的论述直接导致了明清“诗史”意识的形成。于是,以诗代史的“诗史”观便成了当时士人的普遍追求。这既是“天地间无非史而已”史观的延伸,亦是易代之际特定时空的产物。而后,“诗史”观内涵的深化,使得诗与史的文体界限被打破,出现了诗学与叙事彼此交融的趋势。尽管这种交融并没有在根本上影响诗、史分家的传统,但诗学与叙事之间呈现出的良好互动,使得明清文学呈现出崭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主张用文学改造国民精神,以推动社会的变革并挽救民族的危亡,是前“五四”新民文学思潮面对艰难时世所作出的智慧抉择。它赋予文学以厚重的实践着的历史品格,并促使文学走向严肃和崇高。前“五四”新民文学思潮将文学革新、思想革新和政治革新组成为一个系统工程,为20世纪重功利的文艺思想体系的形成,举行了“奠基礼”。新民文学思潮及其所发动的包括诗界、文界、小说界和戏曲界在内的文学革新运动,既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整体推进的、全方位的文学革新运动,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明确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来推进中国文学革新的运动,其人文性质和文学性质都确实是前“五四”的。前“五四”新民文学思潮与“五四”启蒙文学思潮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陈亮 《青年论坛》2009,(2):25-29
从“80后”的诗歌文本入手,结合其历史境遇进行阐释。在文学层面:切入当代,追求诗的时代活力的写作向度;在美学层面:继续沉溺于后现代,用个人化了的“反崇高”和“冷抒情”呈现其审美趣味;在生命学层面:通过体验主体生命与客观世界的关联,唤醒自我的本真和精神的自明;在社会学层面:恐惧和希望的折叠,构成了一种存在的自卫机制。  相似文献   

19.
试析丘逢甲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诗歌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台湾省籍杰出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作,早在清末民初已名震遐迩。黄遵宪称丘诗“真天下健者”;梁启超誉之为“诗界革命之巨子”。众所周知,清末“诗界革命”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思想在文学观念上的反映,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文学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诗界革命”的创作纲领,就是要“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要求在内容上反映新的生活和新  相似文献   

20.
僧诗与禅文化的美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庸》开篇即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作用之大,是可以想见的。中国古代重诗教,《论语》里“不学诗,无以言”、“始可与言诗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等句子,都从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佛教,意思就是佛陀的教育,这种教育,也如同中国的儒家孔孟之道,其实它们有许多观点和方法是相同的。佛教教学的目的是求得智慧,换句话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教育。在佛经里有一个术语,梵文音译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成中文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如果用现在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