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胡继立  年志远 《求索》2011,(4):9-11
企业控制权是企业理论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理解企业性质的关键。文章围绕契约理论中企业控制权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述评。首先综述完全契约理论中委托—代理理论对企业控制权的观点,指出完全契约理论对企业控制权内涵规定过于狭窄;其次,对不完全契约理论中交易费用经济学对企业控制权存在范围的研究进行分析;再次,阐述不完全契约观下的企业控制权研究,重点分析了GHM理论对剩余控制权的认识,并对与GHM理论相关的企业控制权研究进行介绍;最后,对基于契约观的企业控制权研究进行评述,分析了目前研究面临的困境和难题,给出造成困境原因,并指出未来研究的可能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成因和企业的性质是公司治理的基础问题。本文力图从纷繁的企业理论流派中有选择的对某些有代表性的基础理论加以剖析 ,通过研究企业契约理论、超产权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近年来的发展 ,阐述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市场竞争与治理机制、人力资本与共同治理的相互关系。结合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治理结构缺陷的实证分析 ,提出了应当通过建立新型金融资产管理体制 ,大力培育二级产权主体 ,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革和 EVA绩效管理模式、加强对银行治理结构的引导等措施来改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契约理论解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林军 《岭南学刊》2004,(4):71-75
本文阐述了典型的企业综合社会契约理论,并运用社会契约理论解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市场行为、责任行为、自愿行为三个基本要素;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责任观、慈善责任观、道德责任观和社会责任观四个理论流派;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出现与发展是企业与社会之间不断变化的社会契约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决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契约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应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借鉴美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经验,探索适应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动态企业理论扬弃了传统经济学静态和现代企业契约理论比较静态的分析范式,开创了对企业的动态分析方法。本文从动态企业理论的视角来研究企业的性质,认为成长性企业是一个自我演进的经济组织,企业自我演进的动力在于其动态能力,企业动态能力的关键在于持续创新,从而提出一个命题:企业是基于创新的由动态能力驱动的自我演进的社会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5.
科斯、西蒙和威廉姆森等在对传统企业理论提出质疑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企业理论框架,对企业理论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然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学家才把基于知识的理论应用到企业理论的发展中,相关文献表明,基于知识的观点是基于资源观点的核心,该理论从知识的角度分析了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理论为什么要考虑知识要素等企业理论动态经济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萨其荣桂 《前沿》2004,(2):122-124
诉讼契约虽然是新近提出的概念 ,但实际诉讼中 ,无论法律认可与否 ,都以各种形式存在。本文通过分析诉讼契约的理论基础和性质 ,试图理清这一概念的大致脉络和特征。  相似文献   

7.
1937年11月,科斯(R.C oase)在美国《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企业的性质》。科斯在这篇文章中开拓性地用交易成本理论阐明了企业的性质。这与新古典企业理论对企业的解释完全不同。自科斯之后,诸多经济学家对科斯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从而形成了现代企业理论。现代企  相似文献   

8.
企业性质即企业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区别于其他经济制度的特殊性,但企业性质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一般地描述这些特点,而在于分析这些特点的经济学意义,特别是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存在的依据。然而自企业理论产生以来,各种理论流派对企业性质问题的回答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在社会与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关于企业性质的观点各不相同,即使在相同时期,学术界囿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企业性质的解释也不尽然。因此,有必要理顺对企业性质的理解以有助于对企业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与科斯:两种企业理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理论发展史上,最早提出企业理论的初步分析框架的是马克思。在他看来,企业是“生产”和“契约”两重基本规定性的统一。与此同时,以研究企业的性质、边界及其内部组织与制度安排等为重要内容的现代企业理论是由科斯开创的。当前,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在我国比较流行,得到了比较全面的介绍,而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则有被忽视和淡化的趋向。鉴于此,有必要在与科斯企业理论的比较中,深入阐述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相似文献   

10.
唐鹏程  朱方明 《求索》2010,(11):18-20
本文在对现有关于企业本质问题的文献进行考察与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趋于古典的企业本质论点。即将企业视为一种基于要素使用权交易的生产性合作组织,其本质上是一种创造和分享合作盈余的有效机制。这种机制首先表现为一种协作生产性组织,通过这种组织,旨在追求企业合作盈余的最大化;其次,这种机制是一种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的联结,其目的在于追求企业交易成本的最小化。协作生产性与契约交易性共同构成企业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王坤 《理论月刊》2005,(12):41-43
现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的咨询,会计,营销等知识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有着与汽车,电视机等资本密集型企业不同的内部特征.企业契约理论已对传统的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存在问题做出了很好的解释,但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存在似乎对企业契约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以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新特征为突破口,分析了"资本雇佣劳动"向"劳动雇佣资本"转化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2.
高新技术企业的涌现和快速发展给企业契约理论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审视,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关系契约,其特殊性在于契约的多重性和递进谈判。从缔约主体、劳动主体在契约中所起作用和地位、契约内容的层次等方面研究,可以揭示高新技术企业契约的多重性、递进谈判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陈柏福 《求索》2010,(11):48-50,92
基于笔者提出的柔性契约理论分析框架,论述现代网络组织间的"契约柔性"和现代网络组织内的关系性"柔性契约",从理论视角对企业契约理论研究中的"柔性"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初步将其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柔性契约理论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4.
金融流派(又称资本市场流派)企业并购理论是西方企业并购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这一流派的西方学者以不同的资本市场理论为思想渊源,在不同的假设前提和概念体系基础上,选择不同的研究主题或研究重点,形成了新古典金融学派、现代契约金融学派和行为金融学派三大范式的企业并购理论。本文对西方金融流派企业并购理论的演化与发展进行了归纳研究与理论评析。  相似文献   

15.
大学+企业知识联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背景下高校社会服务功能转变的一个典型模式和大胆尝试,它不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成为企业提升技术研发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企业自身的研发部门、大学与企业间技术交换平台以及企业外部技术相关高等院校机构就构成大学+企业的技术创新联盟。这种联盟其实是一张契约网络,它把企业与高校的技术集中起来。由于契约具有天然的不完全性所引起的技术创新交易成本,以及技术联盟在技术资本的初始积累所节约的技术创新生产成本,共同决定了其技术创新模式的效率边界。  相似文献   

16.
关系契约理论解释了劳动关系的多重属性,以新的解释视角克服了古典契约论的缺陷.虽然契约始终是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但劳动关系是一种长期契约,具有不完全性,选择、交换和未来意识共同交织于一体,关系规范、社会规范和法律规范共同调整着劳动契约.用关系契约解读劳动关系,能够更加理性和客观地界定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为劳动法律制度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交易关系治理机制:基于角色理论的整合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闯  林曦 《学习与实践》2012,(12):38-46
学界对农产品交易关系治理机制的研究主要是从新制度经济学和社会交换理论与关系契约理论两个角度展开的,但两种视角的研究呈现出了不同的导向,都不能充分地解析农产品交易关系的治理机制。本文将营销渠道治理理论与角色理论相结合,从角色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农产品交易关系治理机制的整合性研究框架,并根据交易关系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一个订单农业交易关系动态的治理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18.
知识员工的忠诚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兴发 《前沿》2006,(7):157-160
知识经济时代,以吸引和稳定知识员工并充分发挥他们作用为目的的知识员工忠诚管理,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知识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应该采取让知识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下放决策权、使其工作具有挑战性、实行弹性工作制度、实施全面薪酬战略、加强心理契约管理、缓解知识员工的职业压力、注重情感管理、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等措施来提升知识员工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9.
杨波  仲帆 《长江论坛》2018,(1):41-46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意在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激励理论两种视角出发,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作出一种新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武汉市的上市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企业理论从古典到新古典,从新制度到学习型企业理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理性假设是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理论的演进始终都围绕理性假设的修正而进行。伴随着理性假设的完善与研究路径的改变,新的企业理论对实践将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