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美信息形态三个世界论李欣复信息论美学及其与电脑的结合产生了各种电脑艺术,充分证明几千年争论不清的美的本质与个性不过是一种人的感官可把握品味的形象性信息而已。根据这一成就,我们借用清人郑燮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三象不同说①,可以从...  相似文献   

2.
宋义霞 《求索》2012,(10):109-111
六朝艺术创作与文艺思想在中国文艺理论发展中起承前启后之作用。在社会动荡杀伐不已的六朝时期,知识阶层深受庄子的玄学影响,艺术思想变革求新,其实践探索形成的六朝文艺观之"形神论",讲究艺术创作应"以形写神"、"以技载道",最终达到"形神兼备"。继"形神论"之后的"气韵论",更是追求"形与神"的彼此关照、完全融合,倡导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应表现其共性与个性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六朝开创形成的这两种文艺观对当代"快餐式"、"表象式"的媚俗艺术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陌生化原则与艺术表现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明 《求索》2011,(7):194-196
陌生化原则不仅仅存在于文学创作中,它的延伸完全可以适应所有艺术创作。艺术形式陌生化,偏离一般的生活常态和逻辑规范,延长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难度与时间,使受众在完成对艺术审美的过程中,体味到美学快感与美学意味,应该成为文学创新和艺术创新必须遵循的原则。艺术新的表现形式在陌生化中生成出现,新的形式则预示作品中艺术意味的进一步提升,艺术家自由创造的空间更加的拓宽。研究陌生化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种种关系,有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提炼艺术作品的美学品质,对当前的艺术创作,必然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神韵:从汉末人伦鉴识到魏晋人物品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毅 《思想战线》2000,26(1):62-65
"神韵"是中国古典美学史上的核心性范畴.这一范畴的语源学根据,来自南北朝时谢赫的<古画品录>,其哲学根源是老庄的生命哲学."神韵"作为美学范畴,有一个从哲学理念到主体现实生命形态欣赏、再到审美观念渐次递变的过程,而从汉末人伦鉴识到魏晋人物品藻正是这一递变的现实人文环境.汉末人伦鉴识重在政治实用目的,魏晋人物品藻则是对主体生命形态、精神本身的欣赏,这种对生命观照的审美态度为"神韵"这一艺术审美范畴的产生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于诗词的审美心理,与普通审美心理一样,具有感知,理解,情感调动,发挥想象等要素.它们交错融合,自由活动,完成审美的心理过程.读者在进行诗词鉴赏时,必须要建立一个整体意义上的格式塔意象,以达到对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整体美的把握.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的"整体性","同构性"和"闭合性"原则,运用到诗词鉴赏中可以帮助建构格式塔意象,诠释中国古代诗词中丰富的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6.
陈敏南 《求索》2010,(8):189-191
新媒体艺术建立的审美体验的综合性、审美过程的交互性、审美情境的虚拟性等全息性审美方式,与中国艺术美学的"天人合一"、"整体观照"理念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汲取和发展中国艺术美学思想,使之适应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表现,将使中国新媒体艺术创作不断彰显时代特色和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7.
闫俊文  ;刘庭风 《求索》2014,(5):66-69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中的最高审美境界。意境的蕴成,是我国特有的艺术与哲学、古老的人体科学等相结合的产物。意境是艺术创作和接受过程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所创造出来的精神的传播交流场域。意境的形成和接受都是审美场作用的结果。意境的"审美空间"强调意境是生于象外的"艺术空间"、"想象空间",注重意境生成时的心理想象特征,注重中国古代审美心理超越"象外"的艺术趣味,切合中国艺术审美实践的感性经验。  相似文献   

8.
盖光 《思想战线》2005,31(4):84-89
自然生态艺术审美从生成论的视域中将文艺审美活动视为人的一种自由精神的生命体验形式,它超越人的现实存在,在最有效、最合理的层面上凸显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与生命共通感.自然生态艺术审美特征表现为"天地自然"与"人心营构"之"象"的生态生成性;"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境界"生态本体性;"不著一字"与"浅深聚散"的"无工"生态契合性;"芙蓉出水"与"外枯中膏"的"心意"生态流转性;"观山观水"与"悦心乐知"的"主客"生态互证性.  相似文献   

9.
卢仁江 《今日浙江》2007,(19):62-62
修竹翠篁,系有很高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植物.自古至今,文人咏竹、墨客画竹、园林家植竹,这除了竹拥有灵秀、婆娑、典雅的审美意象外,还因为竹的自然物性中有一些特征与我们传统的道德人格美中的某些范畴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周易》象数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碧 《理论月刊》2009,(5):36-38
本文试图从"易象与审美"、"易数与审美"、"象数与中国艺术"以及"象数与中国人的诗意安居"等几个方面来简要阐述<周易>象数美学思想,并探究其现代价值,由此说明其对中国美学建构、艺术创作和中国人的性情爱好、居住理念以及现代生活等所产生的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汪榕 《思想战线》2012,38(5):135-136
傣族手工织锦受到傣族传统纺织技术知识、民族审美文化心理积淀、宗教信仰习俗和社会文化交流情况的影响,其审美特征不仅经由静态的织锦产品体现,也存在于动态的织锦生产过程当中。直到现在,从纯粹审美角度考量的傣族手工织锦产品,尚未在一般意义上获得绝对的经典地位,因为它或多或少地尚未与它的产生所依赖的人群状况,以及它在实际生活经验中所产生的对人的作用分离开来。对傣族手工织锦的考察有助于从美学理论层面"恢复审美经验与生活的正常过程间的连续性",①因为其正是这样一种处于"经验"之中的艺术,其审美特征从极其微观的角度呈现了地方性、小传统族群社会中民族民间工艺在"美的生成"、"工艺之美"、"审美体验"以及"美的内涵"层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何清 《求索》2010,(8):192-194
关于意象的研究由来已久,一般学者都将它作为中国古典审美的一个核心论题来讨论。从它生发的文化土壤到其嬗变历史;从它涉及的美学命题到审美范畴;对意象的本体、意象的特征、主体的创造力乃至意象的分类等方面的探讨,都有浩繁的成果。本文从人类艺术活动的意象性出发,认为艺术活动本质上就是意象活动,是一种灌注人类艺术心灵体验的有生命的整体,是人类艺术心灵的直觉图像,是跨越文化局域限制的人类艺术追求之至境。对意象的解读不是逻辑分析和理论求证,而是个性心理能量之间的感应和交换。  相似文献   

13.
薛富兴 《思想战线》2005,31(2):97-104
秦汉魏晋是中华审美意识的拓展与细化期。秦汉审美以雄健风流为特点, 集中体现在赋、隶书与画像砖石, 是述旧总体文化背景下之独特审美创造。魏晋审美在实践上开拓出自然审美与生活审美两个新领域, 书法艺术提前进入精品时代; 观念上出现了深入研究艺术创造和欣赏规律的专门理论著作和系统的审美概念体系, 为整个古典审美高峰期的到来打下扎实基础。汉魏美学可为理解后发生时期人类审美史之共性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文学终结论的提出,论述电子图象时代文学的独立品格:文学与影视艺术居于不同的层面,因欣赏主体的不同,文学有独自的生存空间.在反映物象上,文学虽然没有影视艺术那样直观,但文学有独特的手段--审美意象,可以赋予客观物象以丰富的人文蕴涵.  相似文献   

15.
长城意象对于唐代诗人而言,意味着功名与意气,阻隔与和平,其间隐含着唐诗之文化品格、诗人之文化心态与时代之审美精神、审美风尚和审美趣味,唐诗之边塞、闺怨与咏物之作,使长城意象朝着最具文学活力的方向推进发展.唐诗长城意象最具诗学价值与意义之处,在于其大汉图腾的时空思维以及刚健悲壮之审美取向的奠定.  相似文献   

16.
刘熙载对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质和艺术本源从多方面进行了颇具新意的评点.刘熙载的思想根基是古典的,评点方法是传统的,但他在古典中有创意,于传统中有新变.与以往对杜诗的评价相比,他以审美的眼光看待杜诗,其评点是在"胸中具有炉锤"、熔铸百家之后的审美观照,亮点聚焦,因之更具独特的美学蕴涵.  相似文献   

17.
傅合远 《求索》2012,(10):130-132
苏轼"技道两进"的艺术创作观进一步强化和丰富了艺术的表现特性;"画中有诗"的写意理论深化了艺术的表现内涵;敢于"意造"的创新意识使书画艺术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而"萧散简远"则是其艺术表现的审美理想和境界。  相似文献   

18.
艺术劳动主体是艺术劳动力的物质承担者,是艺术生产力中最主要的、能动的、创新的要素.艺术劳动力是艺术生产力的核心,是艺术劳动者内在的主体功能,它在艺术生产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审美感受发现力、创作构思设计力、物化传达制作力、创作方法运用力和审美反思评价力.当艺术劳动者实际从事艺术创作生产活动时,内在的主体生产力才能发挥出来,转变成流动的正在支出的艺术活劳动,通过艺术劳动工具的传递,物化在艺术劳动对象上,创作生产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产品,满足社会的精神审美需要.没有艺术劳动力就根本谈不上艺术生产,因此,艺术劳动主体自身内在能力的使用和发挥--艺术劳动力是艺术生产的决定性要素.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中国艺术民族志研究主要涉及三种学术指向:"回溯以往,立足当下,指向未来",体现出文化符号链上的不同分工。在当下性、共时态的文化平台上,艺术文化活动的研究主体与对象客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以及多个文化学科之间的互文性渗融和学术碰撞,催生出一股"指向未来"的强劲趋向。音乐"非遗"传承、保护的主要目的在于认识和了解其即时性、在场性、动态性和创造性的展演过程,并将之永远传衍下去;由此体现了始自"本我",带有"微观与宏观""共时与历时""建构与传承"等"多重二维性顺向研究"的视角。此即艺术民族志"立足当下,指向未来"的现实性基础和观念性依据。若再究其学术意义,非指静态分析,而是行动趋向;非指隔空展望,而是亲身参与;非指两个不同阶段,而是指某种进行时——持续性过程或运动状态。后者体现于下述三个学科方法论层面:宏观—思维—观念层——文化建构活动的创造性;中观—学理—学统层——音乐展演行为过程的动态性;微观—实践—方法层——转换生成音乐分析的前趋性。简言之,艺术民族志的"立足当下,指向未来"趋向乃从艺术生产活动的创造性、动态性和前趋性三者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陈玲玲 《青年论坛》2002,(4):119-120
文艺心理学是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 ,亦即从心理学角度入手探讨文艺活动一般和特殊的心理规律。文艺心理学区别于一般的文艺理论的特征是 :运用心理学方法探讨文艺中的审美心理规律 ;而它区别于一般的心理学的特征是 :环绕审美本质 ,在审美与心理、社会的相关性中实现研究。本文试图分析文艺活动 (创作与欣赏 )过程中审美感受诸心理因素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正如德国美学家弗里德兰德所说的 :“艺术是种心灵的产物 ,因此可以说任何有关艺术的科学研究必然是心理学上的 ,它虽然可能涉及其它方面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