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促进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强化系统治理,要系统性优化国家治理的价值机制、组织机制、制度机制、技术机制,促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高效转化。深化依法治理,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持续强化法治思维、法治意识,以法治方式提高治理规范性,促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稳定转化。发展综合治理,要将综合治理理念制度化、法治化,以党政主导吸纳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拓展治理工具、机制以综合施策,促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协同转化。升华源头治理,要以预防预见性治理推进关口前置,以前瞻适应性治理构建长效机制,促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持续转化。  相似文献   

2.
《群众》2020,(2)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聚焦制度优势与治理体系改革、治理能力提升,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为人类制度文明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坚定制度自信,充分认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自主性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治理中的权力配置、产权实施、资源分配、社会调控和意识形态引导五个方面进行落实,并且它们有机互动、互相协调。从"结构—过程"的视角看,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结构性"制度安排与"过程性"制度运行,塑造出国家自主性建设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确保国家自主性处在追求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状态",从而确保国家治理效能处于"强状态"。中国国家自主性的根本特征是从国家治理的制度安排与制度运行形成的"结构—过程"上,实现了党的领导的全面性、国家权力的人民性与国家能力的有效性的有机统一,有力推动了国家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张涛 《北京观察》2020,(2):34-37
超大城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长期、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北京的超大城市治理核心是要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要努力把北京的首都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等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首都贡献。  相似文献   

5.
把国家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世界范围内"制度竞争"的客观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完善制度体系,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2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又对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提升制度效能进行专门部署。应勇书记在全省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会议上要求,要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释放更多"政协能量",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们要紧扣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开展"效能提升行动",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加长板、补短板、建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显著优势",是"中国之治"的奥秘所在,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底气所在。对制度自信对象内涵要义的进一步丰富,对坚定制度自信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的进一步明确,必将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提供根本遵循、指引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在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底色、人民主体的价值取向、多元主体协商合作的运行逻辑和包容差异的结构特性等方面高度耦合。两者呈现出双向塑造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巨大优势和强大功能,它为国家治理提供制度供给、制度动能和制度效能,另一方面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成果为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落地和优化发展提供实践平台、评价依据、价值导向和促动机制。两者的高度耦合与互动融合关系决定了新型政党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存在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尚玲  彭劲 《中国人大》2020,(2):55-5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我党历史上开创性地专题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总依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总纲领,宪法的全面实施,不仅在推进"中国之治"中更好发挥规范、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而且有力地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我国宪法为构建和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供总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完善国家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一种国家目标追求,越发需要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规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能够彰显中国智慧的制度设计,以其政治效能、共识效能、整合效能及制度效能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定向、善治、聚力和规范等独特而又强大的制度优势和制度功能。我们需要聚焦到国家治理的系统性、综合性、源头性和规范性,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推动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同时也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实现我国的政党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的更好转化。  相似文献   

11.
王锁明 《群众》2020,(2):5-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聚焦制度优势与治理体系改革、治理能力提升,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为人类制度文明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2.
2020年初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抗击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使社会治理的很多短板和不足暴露出来。而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众志成城、同舟共济,这与社会治理共同体"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内涵基本一致。通过对社会治理共同体含义和建设路径的研究分析,可以从意识强化、协同治理、法治保障及科技支撑等方面探索出精准有效的疫情防控对策,最终把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9,(22)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将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追求。当前,江苏正处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同时又开启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要以更加坚决有力的行动贯彻好中央要求,把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逻辑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从而加深了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必要性的认识;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涵、要素、特征、功能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从而加深了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然的认识;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从纵向、横向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加深了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认识;尝试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了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治理效能的初步认识。今后,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一是加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学理研究,二是加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践创新的研究,三是加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七十年发展历程的研究,四是加强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与完善的研究,五是加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与资本主义竞争较量的重要方面,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的重要内容。从制度自觉到治理自觉,从制度功能到治理效能,从制度优势到治理转化,正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价值体系培育与治理体系建构良性互动、相辅相成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得到系统化阐发,习近平关于中国制度"最大优势"的相关论述是最具标志性的创新成果,深入揭示了中国制度治理体系的深层逻辑与功能机理。"最大优势论"指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特征和最根本原则,其发生逻辑在于中国"政党中心"的复合治理模式,依托民主集中的"党政双轨结构"、政党统筹"两个积极性"的"央地结构"、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结构以及"政党在场"的"政治—经济"结构,党的领导权在各级政权机关、基层治理和经济社会等领域得以展开和实现。"最大优势论"指明,党的领导是中国制度的根源性优势,是其他制度优势生成运行的根本保障,其转化机理在于通过使命型政党的全面领导和政治整合,使中国国家治理呈现出政治统治权威性、政党行动性与政府科层性治理相互融合的特点,蕴化出行动性治理与制度性治理、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政党自我革命与制度自我完善有机统一的巨大优势和治理效能。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体现和进一步贯彻了制度"最大优势"的思想认识,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抓住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在加强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法治联结、综合运用制度效应与政策效应的总体思路中推进制度优势更好的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深刻回答"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政治问题,为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谱写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宏伟篇章,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提供了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8.
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首先要讲好制度优势."后真相"作为一种叙事方式,在制造事实与情感、经验与科学、主观与客观的对立中使制度面临"私人化""虚无化""无为化"的话语危境,冲击制度的凝聚力、引领力、执行力.中国制度优势叙事以基本逻辑和人民性叙事阐明中国制度优势的主体与社会基础优势、以历史逻辑和民族性叙事展示中国制度优势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优势、以方法论逻辑和总体性叙事呈现中国制度优势的理念与领导机制优势,形成了化解后真相困境的叙事逻辑.  相似文献   

19.
正合宪性审查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可以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依法治国的治理效能。合宪性审查是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重要制度。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合宪性审查的概念后,宪法学界积极投入对该问题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审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台湾学界形成了以"社区营造"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城市社区治理研究领域。其研究大多受"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影响,遵循社区主义逻辑。相关研究逐渐从早期宏观的政策评估,转入微观的治理要素分析,借助社区主义、政策网络、社区能力、社区赋权、社会资本等多元视角,台湾学界主要对"社区组织能力与社区赋权、社区治理政策的价值与机制、社区参与与社区资本"等要素展开了研究。总体来看,台湾学界对社区治理的研究日益微观和精细化,与此相应,不可避免地存在缺乏"结构化、过程化理论关怀"的缺陷。大陆学界除了要学习其精细化、差异化的研究优势以外,亦需推动结构化、过程化研究,开展制度的、比较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