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征服空间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航空,即在地球表面100公里以内,稠密大气层内的航行;二是航天,即飞出稠密大气层,在距地表120公里以上,几乎没有大气的太阳系内的航行;三是航宇,即飞出太阳系,到其他恒星系,实现真正的宇宙航行。  相似文献   

2.
《时代潮》2001,(4)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载人航天的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和深入地认识地球及其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认知整个宇宙;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从事各种试验和研究活动,开发太空及其丰富的资源。载人航天飞行由载人航天系统实施,载人航天系统由载人航天器、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场和回收设施、航天测控网等组成,有时还包括其它地面保障系统,如地面模拟设备和航天员训练设施。根据飞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太空  相似文献   

3.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不断地探索新的天体和空间,起初小心翼翼地穿过大气层,然后再去征服整个太阳系。——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现代航天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搞载人航天有什么意义?以下三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句是一位俄罗斯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在100多年前说的:"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躺在摇篮里。他在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首先小心翼翼地穿过大气层,最终要征服整个太阳系。"这句话表达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探索精神和科学预测。第二句是中国前国家主席胡锦涛  相似文献   

5.
《春秋》1997,(5)
太阳系及其以远曾经是少数无畏的探索者——包括人类和自动控制的机械——的领地,在今后几年里,那里的探索活动将会多起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制定21世纪初太空探索的新路线,包括在我们的太阳系内寻找生命迹象以及在太阳系外寻找类似地球的行星。  相似文献   

6.
在宇宙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作为太阳系中八大(原以为是九大)行星之,受太阳引力的吸引,有规律地围绕太阳旋转,形成地球上一年四季有规律地变化,同时地球自身又有规律的自转,形成地球一日昼夜有规律的转换,使得地球上的居民看到朝阳和落日。但是,数干年前的欧洲人,应该说是人类最有智慧的一群人,凭着眼见为实的常识,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下落,第二天,又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7.
秦光荣 《创造》2009,(12):8-13
自人类在地球蛮荒的原野诞生,自然的演化就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原始文明,先民对大自然顶礼膜拜,人类屈服于宇宙的神奇威力。农业文明,随着智力的发育和对宇宙认知的增加,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入工业文明,人定胜天的骄傲心态侵蚀了人们的神经,  相似文献   

8.
共产主义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汇流 ,第二个阶段是全球化。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个过程 ,只不过属于首尾相接的不同阶段。为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会呈现出这样的而不是别样的路径 ?这是由人类社会的生存条件和初始状态决定的。地球上的人类社会是在一些互相离散的点上发展起来的。这里所谓的点是指人群活动的区域 ,即人群在地球上的投影。根据人群中个体数量的不等和活动范围的不同 ,这些点小的有几十公里方圆 ,大的有几百公里方圆(这里指的是由血缘家族构成的最早的人…  相似文献   

9.
《春秋》1995,(6)
寻找新地球的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科学家们首次发现了一个类似于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的星系,其中可能存在外星生命或者有一颗可供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个星系围绕着一颗从地球上可以用肉眼看见的恒星运转。科学家们说,该星系似乎非常接近于我们的太阳系刚诞生时的状态。该星系位于飞马星座,其恒星飞马51距离地球四十光年(二百四十万亿英里),这个距离按天文镦的标准来衡量是很  相似文献   

10.
生命之源发展之本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物和人类的生存之本。从宇宙飞船上俯视地球,在广袤无垠的星际空间,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水的星球。到目前为止,人类探测所知,除了在太阳系的某些行星、卫星和一些彗星,以及在悠远的星际空间的类太阳系星系,发现可能有一些水的迹象外,在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惟有地球是得天独厚地存在大量固、液、气三种状态的水的星球———生命的星球、智慧的星球。人类追寻地球外的生命与文明,首先是探索水的蛛丝马迹,首先寻找可能存在水的星球。从原始人类追逐水草、依水而居,到古代人的修堤筑坝、疏浚河渠、…  相似文献   

11.
《时代潮》2001,(4)
空间技术一般说来有三大主要的研究领域,第一个领域是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第二个领域是载人航天,第三个领域是深空探测。在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领域,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已基本具备了不同轨道、不同功能的多种应用卫星,但是这还不能完全满足开发空间资源、服务地球人类的要求。而载人航天是人类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12.
正刚刚过去的2020年,注定将成为人类文明演化的重要分水岭。它以其肆虐全球且迄今未见消退的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引发的全人类生存危机,向世人昭示了自然与社会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威胁。面对这样的威胁及其挑战,不仅需要我们对人类自身进行全方位的审视,也需要我们对地球与宇宙有更新的认识,进而将对不确定性的观察与思考付之于实践,尽可能地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克服千难万险,稳健航行。  相似文献   

13.
宇宙是人类生存的最大环境。人类整个近代文明是从揭示太阳系行星运动规律而拉开序幕。 2 0世纪人类在探索宇宙奥秘的漫长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概括说来 :一、建立了两大理论框架。它们是恒星的内部结构与演化理论和宇宙大爆炸标准模型。前者令人惊叹地指出了天体的最基本单元———恒星———这一复杂而壮观的系统 ,只要用质量和化学丰度两个参数便可决定它一生演化的命运 ;后者则描述了自然界最大的物质系统———宇宙———的创生、演化和未来的命运 ,它还为一切物质包括基本粒子、原子、分子乃至星球的形成提供统一的科学图象。二、…  相似文献   

14.
一、单纯数量的增减就会引起质变怎样才能到广阔宇宙遨游自古以来,不知多少人都想离开地球到宇宙去邀游。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直到今天这一理想才能变成现实。当我们从地球上抛射一个物体,如果运动速度小于7,911米/秒时,由于它不能克服地球引力的束缚,只能在地面附近沿弹道轨道运行。  相似文献   

15.
李超 《时事报告》2010,(1):102-103
被人类“踩在脚下”的地球,与宇宙一般神秘莫测,令人类苦苦探寻而成效甚微。地球一发怒,人类就遭殃,地震、山崩、海啸、洪水,无一不摧毁人类家园于顷刻间。所以,人类一直在为“上天入地”做着各种努力,  相似文献   

16.
《时代潮》1999,(10)
宇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时空的总称。广阔的宇宙奥妙无穷,本世纪世界20个未解之谜中,有一半以上和宇宙有关:宇宙是怎样演化的?宇宙有多大?黑洞存在吗?反物质存在吗?混沌是否主宰宇宙?以及是否存在地外文明?等等。 在社会文明史上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宇宙的追问。特别是这几年,我们在各种新闻媒体上  相似文献   

17.
李良 《半月谈》2004,(2):56-58
人类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吗?难道茫茫宇宙中就再也找不到地球人的知音了吗?随着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全世界的人们  相似文献   

18.
茫茫宇宙,唯有地球存在生灵。人类探索的脚步已登上月球,接近火星,但令人失望,因为没有氧气,没有水分,没有适宜生灵生存的温度,人类只能孤零零地生活在这个孤独的地球上。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知     
《时事资料手册》2007,(3):87-88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类似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 4月24日。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首次发现了一颗大小和表面温度与地球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这为探索地外生命提供了新参考。新发现的行星定名为Gliese 581 C,正围绕一颗比太阳小、温度比太阳低的红矮星Gliese 581运行。新行星距离地球约190万亿公里,它的质量约是地球的6倍,表面温度估计在0摄氏度-40摄氏度之间,与地球表面温度相当。  相似文献   

20.
地球科学以地球系统 (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 )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主要包括地理学 (含土壤学与遥感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空间物理学等分支学科。空间科学以地球系统、太阳系、银河系、局部宇宙、生命物质起源和演化空间客体为对象 ,用新的手段和方法研究传统的科学前沿难题的一门新兴学科。信息科学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存贮、传输、处理和使用的一门基础学科。生态科学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生物技术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