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涉外统一战线工作中的民俗禁忌散论鄢光润民俗学之于统一战线工作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民俗文化的环境里,民俗是一种客观存在。政协委员,统一战线工作人员掌握民俗的首要任务,我以为应当从研究工作对象的时尚与习俗入手,做...  相似文献   

2.
尽管世界民俗学已有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可是民俗学的基本理论格局始终未能建立起来。甚至“什么是民俗”这样的基本问题,民俗学家们也还没有达成比较一致的共识。整个民俗学的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每当社会处于变革之中的时候,人们自然会特别关注民俗。民俗学能在本世纪初移植进中国并落地生根,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处于变革之际。现在,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整个社会对民俗的关心使学界响起了加强民俗学理论建设的呼声。既然世界上并没有现存的理论可以借用,那就让我们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既然我们现在来谈“民俗”还缺乏共识,那就让我们从民俗之“俗”开始讨论。鉴于英美学者的观点在世界民俗学  相似文献   

3.
民俗学界"女性民俗的研究"并非主流,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女性的民俗文化探源"和"女性主义的民俗批评"两方面。中国民俗学者从学科发生始就关注女性研究,但其研究成果分散且不相对独立。"女性民俗研究"的内涵,应从研究客体和研究主体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女性民俗"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在整个民俗学界已经得到肯定,"女性民俗"的观念意识也在逐渐形成,而这毫无疑问带来民俗学研究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4.
上海辞书出版社组织编纂的《中国风俗辞典》是我国迄今为止收词最多,篇幅最大的一部风俗辞书,是中华各民族上下五千年风俗大总汇,是我国古今民俗学者风俗研究成果之集大成。本辞典由著名民俗学者、浙江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叶大兵先生和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辽宁大学中文系乌丙安教授共同任主编;由民俗学者王文宝、李晖、秦家华、陈勤建等任副主编,约请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学院、辽宁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杭州大学、兰州大学、西安音乐学院、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师范学院、青海民族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烟台师范学院等几  相似文献   

5.
交流·沟通·发展--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1997年刚刚到来之际,中日两国60多位民俗学者聚集春城昆明,研讨中日民俗文化。这次“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云南大学(图书馆、文科学报《思想战线》编辑部)主办,日本比较民俗学会、云南侨乡教...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民俗学新世纪的学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泽 《思想战线》2003,29(1):85-89
20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历坎坷 ,为新世纪学科的继续发展既奠定了基础和走向 ,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1世纪的民俗学发展将重点着力于七个方面 :建构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品格 ;进行学科基础理论的开放性探讨与拓展 ;区域民俗研究进一步深化 ,民俗学流派日渐形成 ;分支学科与应用民俗学快速发展 ;微观的社区民俗志成为今后民俗志的主流 ,基层民俗学工作者将大有可为 ;民俗学与人类学、社会学的相互渗透仍将持续 ;民俗学学位点建设将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彭臣帅 《传承》2008,(16):100-101
本文探讨了禁忌产生和长期存在的原因、功能与危害等问题,认为禁忌民俗能长久存在的原因在于它已经成为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活动。禁忌有迷信禁忌和经验禁忌之分,须加强研究,批判迷信禁忌及其神秘的附会,澄清经验禁忌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用文艺民俗学的方法研究《红楼梦》,目的在于:深入了解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民俗史料价值;认真研究作者如何运用民俗进行艺术创造的宝贵经验;并由此探索文学创作的共同规律。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对《红楼梦》的欣赏和阅读水平,深刻理解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真正的历史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总结曹雪芹这方面独到的创作经验,加以继承发展,为我们今天创造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学艺术服务。  相似文献   

9.
赵仲牧 《思想战线》2000,26(5):101-105
以明代四大奇书传说中提到的"马”为切入点,采用民俗学的方法,重点分析民间传说中的"马”话语,研究这个话语所传达的华北民间文化的认同意识.在亚太地区,如在东亚、东北亚和南亚,"马”词汇里还包裹着一层层的其他文化含义,如农耕民俗、马背民俗、阶层等级、佛教信仰、动物民俗等,这些民间风俗和民间信仰,在亚太各国的文化交流史上,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近年正在引起亚洲民俗学者的重视.而在我国明代四大奇书的传说中,早已表现出了这样诸多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禁忌产生和长期存在的原因、功能与危害等问题,认为禁忌民俗能长久存在的原因在于它已经成为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活动.禁忌有迷信禁忌和经验禁忌之分,须加强研究,批判迷信禁忌及其神秘的附会,澄清经验禁忌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民俗学者一直在从事单向度的民俗书写,忽视了当地人参与民俗书写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且视之为理所当然,对此等状况缺乏应有的反思。正规的学科训练和所拥有的理论素养,给予了民俗学者的话语霸权和独白式书写的合法性,而民间和上层两种知识体系的二元对立,成为书写权力结构构筑的基础。民俗之“民”既是俗的主体,也应该是民俗书写的主体。书写权力回归民间,搭建民主、平等、公正的民俗书写平台,出产交流的、对话的、共享的民俗志,是推动民俗学学科步入新时代的革命性举措。  相似文献   

12.
民俗学是民族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英名Folklore,德文为Volkskunde,在欧美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近世纪以来民俗学又发展为比较民俗学Comparative Folklore,并在英、德、法、北欧各国以及东方日本,盛行起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解放前后对各民族的民俗资料,作了大量的搜集和整理,虽然多数只是纪录、翻译,但这种资料搜集整理是必要的,对今日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例  相似文献   

13.
自从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R.布朗于1981年出版了《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了明确阐述以来,中国学者与国外学者们一起对这一新的国际性课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晔枫研究员在最近出版的《超越传统——管理科学的绿色化推进与拓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中一书中运用系统思维方法,从管理学与环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和俄罗斯等国一大批档案资料的先后解密公开,国外学者对朝鲜战争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因意识形态、政治立场和占有的资料等诸多局限,有些学者的观点难免失之偏颇。本文试就国外学者对朝鲜战争的研究情况加以简要评述,以供国内学者研究时参考。一、关于朝鲜战争的起源1.朝鲜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关于这个问题,根据美国学者罗斯玛丽·福特对国外学者部分研究著作的介绍,[1]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将朝鲜战争的爆发归因于朝鲜半岛内发生的国内斗争背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突出强调了冲…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11,(4):81
岑家梧(1912一1966),海南省澄迈县人,中国当代著名的民族学者和民俗学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流传的"南岑北费"中"北费",指的是费孝通,"南岑",就是岑家梧。在他50多年的生命中,他以惊人的速度写出了逾百万字具有高学术水平的著作,在他所涉史前艺术史学,艺术学、民俗学、社会学、民族  相似文献   

16.
一“民俗学”这一名称,是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J·Thoms)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民俗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以及“如古时候的举止、风俗、仪式、迷信、民曲、谚语等等。”很明显,汤氏在定义民俗学的时候,主要着眼于精神民俗。后来,人类学派把民俗作为原始观念和举动的“遗留物”(残留物)来看待,这同样也主要是从精神方面着眼。  相似文献   

17.
过伟 《当代广西》2004,(23):29-29
节日民俗,近几年来日益成为学术界和国家领导关心的课题。由于韩国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发了中国学者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研讨,提升了对节日的认识,而当前各种各样的新节日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也引起学者关注和争鸣。节日习俗,包含节日由来传说、节日神话传说人物、节日祭祀、节日歌谣、节日服饰、节日饮食、节日祭品、节日歌舞、节日竞技、节日文化娱乐、节日交际、节日礼仪礼规、节日禁忌、节日心理等等,是综合性的民俗事象,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民族凝聚力,具有顽强的传承性。  相似文献   

18.
从民俗学和通俗小说的俗的同源性、表现对象的共通性以及民俗类型性特征等角度研究现代通俗小说,可以看出,通俗小说与民俗学之间互相包涵、互相观照,存在广阔而共同的理论空间,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具有非常丰富的民俗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潘莉 《前沿》2014,(9):11-13
城镇化进程中,民俗的保护和传承是“根”的延续,“美”的传承,“情”的延伸,“源”的开拓。要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应该首先在“人”字上做文章,即从娃娃抓起,吸纳外来人员参与,激发全体民众对民俗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意识,还要发挥民俗学学者的作用;其次在“态”上做文章,即做好民俗的“静态”保护工作、“动态”传承工作、“活态”发展工作;另外还要在“涵”字上做文章,摈弃太多的功利化目的,敬畏民俗,尊重民俗,在此基础上,对民俗加以传承发展,如发展民宿、村落经济等。  相似文献   

20.
智名 《乡音》2012,(9):39-40
胡鞍钢教授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著述颇丰的知名学者。2011年底,刚刚拜读了他与两位青年学者共同完成的《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一书。今年1月,他另一部关于中国发展前景和发展战略的力作《中国2020:一个新型超级大国》也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如同对20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气势磅礴、黄钟大吕般地解读一样,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