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观点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应急管理变迁表现出了"间断-均衡"模型的非线性变迁特征。突发事件不仅作为焦点事件吸引了政策制定主体的注意力,触发应急管理进入政策议程,而且不断将单一灾种应急管理模式引向全灾种、全流程和全主体的现代应急管理模式。从"间断-均衡"理论的视角来看,中国应急管理变迁逻辑体现为"范式转换""反常积累""焦点事件推进""新理念引领"  相似文献   

2.
基于过程管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是衡量该地区城市灾害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体系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基于过程管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该系统包括灾前预警能力评价、灾中应急能力评价和灾后恢复能力评价等三个分系统以及12个子系统,并用综合评价表对政府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资讯     
正陕西:立足全灾种大应急构建专业救援队伍体系8月28日,陕西省安委会、省减灾委印发了《关于组建陕西省第一批社会专业应急救援队的通知》,依托省内大型企业以及相关行业救援力量,组建了第一批14支省级专业救援队伍,基本形成覆盖省内主要灾种、人员装备较为专业、布局结构较为合理的全方位、多形式、立体化专业救援能力。省应急管理厅成立以来,努力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组建国家应急管理部。这对于促进我国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应急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根据中央统一部署,重庆市对标对表扎实推进应急管理机构改革。2018年10月,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正式挂牌,2019年3月,全市38个区(县)应急管理局全部完成挂牌,至此,重庆市全灾种、全过程、全方位的应急管理体系初步构建。这一体系在重庆市应急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  相似文献   

5.
如何实现全过程均衡是当前中国应急管理实践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参照的实践回顾显示:中国应急管理的全过程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均衡,具体有五大表现:一是忽视风险预防与减缓;二是削弱监测的动态性、持续性与跨阶段特征;三是割裂预警与其他响应机制的衔接关系;四是低估社交媒体条件下的舆情回应;五是缺乏有效的学习机制。既有的理论研究虽然厘清了应急管理全过程机制的构成与运行,但均未特别强调全过程的均衡。面向中国实践,兼顾理论知识的积累与沉淀,中国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均衡可同时强调准备、预防、减缓、响应、恢复、学习6项分阶段机制和监测1项跨阶段机制。这一"6+1"理论框架可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补短板"、应急管理"促整合"和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强基础"提供一种共同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6.
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水平,是应对不断增加的社会风险的根本要求。当前,必须正确认识我国应急管理资源、机构、政策、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并从应急管理的理念意识、法规政策、体系及机构职能等方面进行整合优化,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水平和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7.
重点场所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是一项涉及众多职能部门,高度综合的复杂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点场所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解决对策。在对策中,提出了建立二维与三维GIS结合的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的利用率,逐步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预案评估系统,以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经济新常态下,预算绩效管理已不再仅是对支出效率评估的工具,而是成为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保障机制。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目标导向为原则,一方面旨在弥补传统预算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旨在构建起包括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其它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和解决政府与社会企业的"五种合作模式"存在的部分问题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推动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的践行,应积极推进全覆盖与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紧密配合、与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有机联动的路径机制。同时,弥补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相关的法律不足、建立健全全覆盖预算绩效考评监督体系等相关配套措施的顶层设计,从而推进"绩效管理平面化"向"绩效管理立体化"转变、实现财政支出效率和预算绩效管理的战略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9月29日,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转制改革,立足"全灾种""大应急"实战需求,从单一灾种救援向综合性应急救援转变。改制后,面对一次次灾害中急难险重的任务,全体指战员勇于担当,在磨砺中锻炼自身技能、积累经验;面对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狠抓训练,用最短时间补足差距,提质强能。同时,总  相似文献   

10.
正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组建18年来,参与千余次急难险重任务,努力维护生态安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支队伍在转型升级中积极适应"全灾种、大应急"战略要求和森林消防队伍"一主两辅"职能定位需要,固强补弱,在实战历练中查漏补缺,逐步实现了由快速救援向精准救援、由单一灾种救援向一专多能的蜕变。  相似文献   

11.
童星  陶鹏 《中国减灾》2011,(15):38-40
自以"一案三制"为基础的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后,对于自然灾害的管理也被纳入了我国应急管理的体系。以应急管理的方式来治理自然灾害,其长处是加强了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信息的报送和沟通渠道更加顺畅,灾后的救援和处置也更为有力。  相似文献   

12.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防灾减灾救灾的基础性建设,也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各相关部门、单位按照上级关于加强避难场所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避难场所建设,不断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加强对避难场所的建设、管理和培训。同时,该区还充分挖掘应急避难场所功能,突出平灾结合,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城市安全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3.
何万篷  刘文富  周威 《群众》2022,(11):16-17
<正>在现代动态风险的社会背景下,我们面临各类新挑战甚至受到极限施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随着我国应急管理进入“全灾种、大应急”时代,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应急保障协同体系是大势所趋。当前,  相似文献   

14.
正风帆图满志,奋斗谱新篇。"十四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防灾减灾救灾事业也将踏上提档升级、蓬勃发展的新征程。湖北应急管理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致授训词为根本遵循,树牢新发展理念,对标"全灾种、大应急"格局,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推进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工作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构建城市安全应急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钧 《中国减灾》2005,(3):45-46
作为国家公共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安全是维持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一般而言,我国的城市不仅自然灾害较多,而且人为灾害比较频繁,是火灾、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的多发区。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越高,系统化水平越先进,遭受灾害的可能性也越大,灾后的损失程度也越严重。因此,城市政府始终承担着构筑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体系的重任,并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从国际上先进的危机管理经验和我国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出发,当前全面提升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构城市的安全和应急体系,应该重视和强化以下十个方面。第一,转变观念,树立危机和风险意…  相似文献   

16.
美国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从应急管理的角度来看,凡涉及危及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威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做出反应的,均属于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在美国,由于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规模与所要求的应急资源级别不同,因而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也对其具有不同的界定标准。美国联邦政府的第一个应急管理计划是针对洪水与民防事务的处置。20世纪70年代,FEMA被指定承担协调联邦、州和地方当局应对危机的职责,而且成为全国对紧急事件管理的领导机构。美国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为:地方政府的应急反应机构是各种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第一反应者;州的应急反应机构对包括缩减、准备、反应和恢复在内的所有危机管理负责以及当州政府的应急能力不足时呼吁联邦政府给予支持。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应急过程不仅需要政府的应急机构进行组织,而且需要许多社会组织参与。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公共安全是研究城市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带来的各种公共事故灾害的风险。城市公共安全的研究范围包括城市工业危险源、城市公共场所、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城市自然灾害、城市道路交通、恐怖袭击与破坏和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七个方面。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系统是由若干中心组成的工作机构,负责城市公共风险预测和评价、应急计划的制定、应急救援行动的开展、事故应急培训和演习等事务。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系统研究的重点是针对城市公共安全研究范围的七个方面建立应急救援子系统以及制定应急专项计划。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言应急避难场所作为城市防灾和公共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内部和外部风险不断提升,对应急避难场所的需求、建设和管理有了新的审视和反思。国内外研究学者对应急避难场所的概念内涵、空间布局、研究方法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我国应急避难场所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大多停留在建设与布局层面,忽视了应急避难场所运行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特大型城市是所在国、所在地区各类政府机构或国际性组织机构的集中地,也是各类危机最容易最频繁爆发的地区。因此,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借鉴国外城市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等方面成功经验,对于完善我国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和安全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省级突发事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公共安全保障的核心问题,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构成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其中,省级政府需要通过构筑强健的应急管理指挥业务平台,充分利用公共安全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具备应急值守、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应急评估和模拟演练等功能的省级应急平台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