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金闻区人民法院处理了一起横跨江苏、河南两省,经两级、4家法院审理,历时近5年的“骨头案”。而这起看似复杂的案件,起因仅仅是一起出境游诈骗。  相似文献   

2.
<正>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涉网新型犯罪越来越突出,危害越来越严重,造成的损失连年大幅度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时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并具有产业化、跨境性、受骗人数多,诈骗数额大等特点。利用搜索引擎推广诈骗网站、诈骗信息,以吸引不特定多数人落入诈骗圈套,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人惯用的诈骗手法。搜索引擎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帮凶”,究其根本是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规则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实施打开方便之门。对于采取竞价排名经营模式的搜索引擎服务商,其所承担的注意义务应当区别于一般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这是因为提供广告推送服务的搜索引擎服务商不仅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同时还兼具广告发布者的身份属性。因此,对于在平台发布的广告信息,搜索引擎服务商所应承担的注意义务不只是一种事后管理义务,根据《广告法》的有关规定,其还应承担证件查验、内容核对等事前审查义务。  相似文献   

4.
潘统芬 《公安学刊》2011,(4):84-86,105
网络诈骗案件形式复杂,一个案件涉案全国多个地方,有些地方出现了为犯罪活动提供一条龙服务的中介机构,有的中介机构为了吸引客户,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国外服务器建立诈骗网站,而现阶段有限的警力、物力、财力.对网络诈骗案件存在打击乏力现象。建议建立以省级网监部门为单位的网络从业人员污点库与网络案件研判中心,完善基础数据,做到打击控制研判预警相结合,有效控制和打击网络诈骗案件。  相似文献   

5.
朱小平 《中国保安》2014,(14):58-59
近几年来,借助电信网络手段实行犯罪的案件呈高发态势,诈骗手法不断翻新,诈骗金额越来越大,社会影响甚为恶劣,给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公安机关虽高度重视,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重点防范和打击,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仍呈多发态势。如何阻止受害人汇款,筑牢电信网络诈骗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6.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作案手法迅速演变、涉及领域层面广泛,已经成为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特征上看,公安机关在侦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往往面临着线索质量较低、侦查能力不足、电子证据分析困难等挑战,公安机关在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所开展的逆向追踪和证据收集等环节还存在一定不足。基于社会创新治理视角下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查与防范对策探讨,有助于为我国公安机关打击该类犯罪提供可行性思路,也有益于创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智慧防范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颁布与实施为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设置了风险防控这一犯罪预防性责任。犯罪风险防控责任来源于互联网平台在网络治理领域所承担的主体责任,并以风险防控作为责任的价值目标。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条文规定,犯罪风险防控责任由信息核检义务、特定行为禁止义务、合理注意义务以及侦查协助义务四项基本义务构成。犯罪风险防控责任需通过确立政府监督者地位、提高义务履行标准、限定责任承载范围以及完善既有评价机制的方式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领域予以落实。  相似文献   

8.
李雪峰  王铼 《人民论坛》2023,(20):65-67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其发案高、侦破难度大,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也在不断翻新,形成了典型的跨境性、匿名性、集团化、组织化等特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防还面临着获取证据难、犯罪追赃难等困境。面对纷繁复杂的犯罪形势,需要多方面、多层面、多角度综合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数量日益增多,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防治具有很大增益,但也存在其局限性。目前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防治,侦查机关应当在结合其特点与新形势背景的基础上,通过精准防控予以预防,通过部门合作与区域合作实现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全方位查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日益猖獗,以传统的诈骗罪规制电信网络诈骗行为面临诸多困境,诈骗罪要求的欺骗行为、数额结果、被害人处分意识等要件受到冲击和挑战。增设电信网络诈骗罪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电信网络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财产权和信息安全,其中信息安全是主要客体,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针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要考虑到电信网络诈骗罪的特殊性,合理配置主刑和附加刑,并充分发挥保安处分性质措施的作用,满足打击和预防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一《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原来基本上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经济犯罪,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划归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虽然公安与检察在具体分工上尚有争议,但对于诈骗犯罪由公安机关管辖,已经有了定论。在这一领域,公安与法院的分歧反而超过与检察的分歧。其原因,是在于当前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应该适用民法调整的经济合同纠纷,同应该适用刑法调整的经济诈骗、往往很难分清。现在舆论较多地关注了"公安机关违法插手经济纠纷"的问题,也确实有不少批评是对的。但以笔者分析,现在真正严重的问题不是公安机关对经济纠纷插手过多,而是有大量以经济纠纷面目出现的诈骗犯罪,没有真正立案侦查,使一大批钻法律空子的诈骗犯罪分子逃避了法律的制裁,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加之我国法人制度的不完善性,一些法人破产避债、个人卷款金蝉脱壳的事例已经不胜枚举,法院  相似文献   

12.
杨原 《公民导刊》2013,(4):21-21
当前电子商务领域的诈骗活动趋于频繁,遏制网络诈骗活动已成当务之急。要管住网络上的不诚信行为,就要建立严格的网络销售商及运营商的资格认证和准入制度,还可考虑由网络运营商向销售商收取一定的赔付准备金。而更为关键的是。网购立法不能再拖了。  相似文献   

13.
论多元共治网络诈骗防控体系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我国网络诈骗犯罪整体呈上升趋势,人均损失同比呈增长态势,虚假兼职和网络金融理财诈骗尤为突出。鉴于网络诈骗犯罪具有新的实施方式,包括移动快捷支付为诈骗得逞提供便利条件、网络诈骗平台由QQ大量转移到微信、网络兼职和微商成为诈骗的重要方式,以及新的行为特点,包括网络金融诈骗犯罪持续高发、网络色情诈骗犯罪大量涌现、小额诈骗成为网络诈骗的突出特点,结合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原因,包括犯罪行为的智能化与隐蔽性、诈骗行为的广泛性投放与成本低廉、个人信息泄露与缺乏"具体怀疑",应建立"网络用户+运营商"配合、"运营商+监管治理"联动、"网络用户+公安机关"并举的多元化网络诈骗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4.
姜海源  王翔  杨磊 《公安教育》2023,(11):30-33
<正>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多、涉及广、群众反映强烈,是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而诈骗窝点大多集中在境外,“侦查取证难、追赃挽损少”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如何持续精准宣防是各级政府面临的时代命题。公安机关作为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的主力军,理应承担重要的宣传职责,但仅靠公安机关一家往往难以为继,唯有联动全社会资源组建“同盟军”,才能共同防范抵御电信网络诈骗。2021年4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牵头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全民反诈”格局初现。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诈骗案件主要呈现网络购物诈骗、冒充熟人诈骗、开设"钓鱼"网站诈骗、以"刷信誉"等为名兼职诈骗、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诈骗、网络交友诈骗等几种类型。网络诈骗案件侦查工作中,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认定成为重要关切点,其不仅需要切合传统证据理论所要求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要求,更要拓展应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由于电子数据在提取环节、鉴定程序和定案规则适用方面存在多种困境,故而,需制定电子证据刑事调查的特殊规则,逐步完善电子数据鉴定的相关规则,同步完善电子证据的审查采信规则。  相似文献   

16.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由此衍生的"互联网+"智慧生活模式提升了公众使用网络的频率,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当前,犯罪嫌疑人通过利用新方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常态.电信网络诈骗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主要有蔓延辐射广、作案效率高、社会危害大等特征.公安机关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防工作需要立足新常态、应对新形势、着眼新发展,从"国家安全、人民安居、社会安定"出发,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落实举措,提升实战效果打击力度,探索有针对性的侦查与防范机制,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由此衍生的"互联网+"智慧生活模式提升了公众使用网络的频率,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当前,犯罪嫌疑人通过利用新方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常态.电信网络诈骗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主要有蔓延辐射广、作案效率高、社会危害大等特征.公安机关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防工作需要立足新常态、应对新形势、着眼新发展,从"国家安全、人民安居、社会安定"出发,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落实举措,提升实战效果打击力度,探索有针对性的侦查与防范机制,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诈骗案件频发,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大量损失。网络诈骗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为犯罪基础,因此保护个人信息成为网络诈骗犯罪防控的重点。但是,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不完善、政府机关执法不力、公安机关侦破困难、个人信息从业者监管缺位以及被害人防范意识不强等问题,导致网络诈骗犯罪的防控陷入困境。因此,应以强化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为出发点,激发社会多元主体共治,通过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监管能力、完善协同治理体制与网络实名制、扩大国际合作等安排,实现网络诈骗犯罪的立体防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电信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借助电信网络实施的诈骗活动也日益猖獗。其中以自然人电话诈骗为主要形式的电话诈骗具有诈骗类型多、诈骗成功率高、诈骗危害严重、传统技术手段难治理等特点。针对电话诈骗犯罪,以智能语音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通过连续语音转写技术,将通话语音转成文本内容,再结合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让系统"理解"诈骗分子的"意图",从而自动判定诈骗电话以及受害人受骗程度,具备准确度高、适用面广、漏警率低等优点,能够提供准确率高达95%以上的精准预警。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行为、环节发生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电子证据,电子证据是网络诈骗案件证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网络诈骗案件的电子证据技术分析依据为基础,提炼出该类案件电子证据分析的技术特征,并以此架构该类案件的电子证据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以期为该类案件的电子证据侦查取证和司法鉴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