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司法鉴定援助起步较晚,历经了从无到有的艰辛发展历程。当前司法鉴定援助制度的设定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然而,我国司法鉴定援助制度存在立法层次低、各地条文间差异大、可操作性不强和费用规定不科学等问题。这迫切需要从司法鉴定援助的相关主体、援助范围及申请和终止条件、援助的程序制度、经费保障制度以及相关主体责任承担等方面制定全国统一性的司法鉴定援助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杨宏 《人民论坛》2010,(2):56-57
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是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辽宁省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制度还存在诸如援助渠道不畅通、援助资金短缺、援助难度大、援助机构不健全等问题。今后应增强农民工维权意识、多渠道筹集农民工法律援助经费、健全农民工法律援助协作机制、加强农民工法律援助机构和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新《刑事诉讼法》对法律援助制度全面改进的基础上,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全面完善我国法律援助体系,对推动我国法治进步意义深远。从立法上明确法律援助的权利属性和国家责任、明确法律援助机构的法律地位、拓宽、畅通法律援助启动渠道、加强援助律师及援助案件质量管理、完善法律援助机构与公检法及律师的衔接机制、逐步提高法律援助经费保障等几个方面对我国法律援助体系的完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由于立法的限制以及法律援助制度的不完善,不能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制度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的作用,未成年被告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建议从立法上进行完善,包括:在侦查阶段对未成年被告人提供无偿法律援助;以法律援助的律师为主体,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全面的社会调查和生理调查;明确援助律师的权利与义务;发挥援助律师在缓刑制度中的作用,以期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5.
乐晨宇 《前沿》2005,(12):113-116
我国法律援助实践至今已有十年多的时间,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对今后开展援助工作有着深远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法律援助的经验总结和分析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不断发展完善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思路,以加快法律援助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司法人权保障机制的日趋完善,为法律援助在我国刑事司法过程中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但毋庸讳言,法律援助制度由于属于初创,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本文立足于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实践,就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出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检验。当前,必须立足于依法治国背景,从启动模式、运用领域、对象与方式、实施程序等司法鉴定救助的实践运作出发,解决司法鉴定救助制度在立法层面、救助资源、救助对象和范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求司法鉴定救助制度的改革路径,强化相应的监管措施,唯有如此,新时代司法鉴定救助制度才能被完整地建立和更进一步健全。  相似文献   

8.
建立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之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司法鉴定在法律层面上尚存在某些缺失,司法鉴定监管过程也存在诸如鉴定种类不清晰、鉴定结论互相矛盾、鉴定收费有差异、法院干涉司法鉴定活动等问题,影响了司法公正。因此,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十分必要。社会上的司法鉴定活动,应由省级司法行政机构依法统一监管;司法鉴定机构应为弱势群体提供司法援助;应设立省一级鉴定专家委员会来解决辖区内的鉴定结论不一致问题;因地因时统一制定司法鉴定费用标准等举措将有助于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9.
冯祥武 《人权》2010,(6):41-45
我国《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称《条例》)只是明确提出“公民”可以获得法律援助,但是对于外国人、无国籍人是否可以获得我国的法律援助没有作出明确的说明。这便引发了有关外国人、无国籍人是否是我国法律援助对象,享有与我国公民同等的法律援助权利的问题。对于外国人、无国籍人是否是我国法律援助的对象,并享有与我国公民同等法律援助权利,在法律援助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而在法律援助业务实践中对外国人法律援助的做法是以刑事诉讼援助为原则,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援助要以我国与外国公民所属国之间存在司法协助协议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我国1996年3月17日通过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和1996年5月15日通过的《律师法》对法律援助作出的明确规定,标志着这一制度在内地的确立。但是,近年来,中国内地法律援助制度在实际运作中暴露出了诸多缺陷,亟待改进和完善。香港的法律援助制度,经过近40年发展,独具特色且体系完备。97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仍保留行使这项制度。本文拟对香港和内地法律援助问题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对完善内地法律援助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司法鉴定中的多头鉴定、重复鉴定造成鉴定和诉讼资源的浪费,在妨害诉讼效率的同时,带来司法鉴定威信的缺失和司法鉴定启动的无序等问题。但再鉴定有其存在合理性,表现在对当事人权利的尊重和对案件事实的明确上。解决司法鉴定中多头鉴定、重复鉴定问题的关键和根本方法在于建立统一完善的司法鉴定标准体系。此外,专家陪审员制度和司法鉴定听证也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1994年开始探索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制度机构比较完善、覆盖城乡的法律援助工作体系,在维护民生、保障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行国务院的《法律援助条例》已经难以满足目前法律援助事业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法律援助工作需要提升到法律的高度来规范、调整和完善,制定法律援助法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完善法律援助程序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建立和实施法律援助制度走过了整整12年。总体上看,随着两个《条例》①的颁布实施,法律援助制度创建阶段的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并已进入到一个发展和完善的新阶段。认真总结12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客观分析法律援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明确思路,抓住机会,从而实现合理配置法律援助资源,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弱势群体法律援助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法律援助机构不统一;法律援助人员不符合中国法律援助的需求;法律援助经费匮乏。本文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后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高校法律援助组织具有公益性、超出预期的专业性和更强的广泛性的特点,既满足了法学教育对法律实践的需求,也对政府主导型的法律援助体系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但通过对检索案例的分析发现,在提供诉讼法律服务的过程中,高校法律援助组织仍面临着案源不足、发展不均衡、援助范围不明确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先厘正高校法律援助组织在法律援助体系及法科教学中的定位,确认其作为补充性援助主体的地位,保障组织在法律援助及法科教学预期的轨道上运行,进而以此为基础,通过划定援助范围、优化分案机制、加强校际合作等方式,推动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诉讼法律服务向着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建立于20世纪初,随着社会进入科技化、信息化时代,司法鉴定涉及更多高、精、尖的专门知识,这就更渴求完善的司法鉴定制度。文章着眼于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剖析了它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司法改革,重塑司法鉴定的现代法理念。  相似文献   

17.
作为2014年欧盟法律援助基线调研点的山西,选择了山西省的四个地区开展了面对面问卷访谈。通过了解受访者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感受,建议和意见,结合山西省法律援助已经开展的工作,为了能促进法律援助工作,让法律援助更具有社会效果和公平公正,本文指出:提出扩大受援人范围;鼓励社会组织支持法律援助;加强法律援助律师专业援助的培训;增加法律援助的资金支持;注重法律援助部门与其他部门工作对接;呼吁援助服务者对援助案件加强可视化程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焦作市的法律援助工作始于1998年10月。两年多来,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免费为群众法律咨询10300人次,审查法律援助申请2900余件,批准1436件,其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38l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944件,公证106件。为促进司法公正、保障司法人权作出了贡献,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了法律帮助,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笔者在这里采撷几朵法律援助的花絮,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司法鉴定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由于缺乏立法的规范,司法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导致刑事司法鉴定在刑事诉讼中的功能减弱。笔者以与鉴定有关的刑事诉讼程序为立足点,在对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缺陷等问题作初步探讨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的刑事司法鉴定制度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0.
民间妇女法律援助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中国民间妇女法律援助实践及笔者从事该项工作两年的体会,试图从妇女的立场出发,探讨民间妇女法律援助问题及特色.认为民间妇女法律援助和妇女维权是不同的概念,民间妇女法律援助是以妇女的需求为前提的诱致型制度创新.妇女的特殊权利障碍需要为妇女提供特殊的法律援助,并应该建立以妇女为本位的权利和援助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