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网络侵财犯罪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的发展,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犯罪的滋生提供了土壤,网络犯罪以网络侵财犯罪为突出表现。网络侵财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侦查工作亟需予以重视。从侦查模式的角度观之,则发现网络侵财犯罪在考验着侦查模式的适应性。网络侵财犯罪侦查工作中,传统侦查模式存在着侦查运行依赖人力投入、侦查决策倚重工作经验、侦查破案口供依赖性强这三个方面的局限。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侦查人员利用大数据积极寻求网络侵财犯罪侦查工作因应之道,则促使侦查模式演变为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网络侵财犯罪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有着成熟的理论基础与迫切的现实需要。在网络侵财犯罪侦查工作中,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的适用表现为侦查思维指引下特定的侦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侵财犯罪的发案率高、危害面广,严重影响到社会治安稳定和群众的安全感。如何提高多发性侵财犯罪的破案率,有效遏制多发性侵财犯罪的发生,一直是侦查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探讨当前多发性侵财犯罪的新特点,思考多发性侵财犯罪的侦防对策,对遏制多发性侵财犯罪的发生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统计数据说明,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以来,侵财型刑事犯罪案件呈高发状态,大大降低了社会公众的安全感。文章认为,贫富悬殊加剧,腐败现象蔓延,价值观念混乱,失业人数猛增,犯罪机遇增多,是我国侵财型犯罪案件高发的主要原因。文章在提出四条防治对策的基础上,指出能否有效地实行良好的社会政策,是我国今后能否预防和减少包括侵财型案件在内的社会犯罪现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论流动人口犯罪侦控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流动人口犯罪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矛盾的增多,侵财型犯罪将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犯罪问题解决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在新时期、新阶段的稳定和发展,因而解决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要根据其以实施侵财型犯罪为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侦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北京市侵财犯罪主要呈现侵财犯罪走高,暴力犯罪下降,有广泛社会影响力案件屡有发生,多发性侵财犯罪稳定中呈现变量,犯罪时空分布有规律,地域性侵财犯罪职业化发展明显,作案手段更替迅速、多种方式叠加使用,犯罪主体流动性、低龄化等突出特点。侵财犯罪侦查的战略思路和主要策略包括打系列、打团伙、打规模、强支撑、重防范和强化队伍建设、深化工作机制、提升多维手段。侵财案件侦查实践中,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大数据侦查新模式、可量化的预测、精确性和相关性并重的思维,今后一段时期应着力于转变理念,制定规划、拓展整合数据来源、提升智能处理能力和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国外利用DNA检测技术破获侵财型案件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已经取得的初步经验表明,DNA技术在侵财型案件侦破中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侵财型案件中收集、应用DNA证据的意识差,提取的生物物证易被污染破坏:脱落细胞类生物物证的转移特性对DNA证据应用的影响;接触类物证提取指纹对DNA检验的影响;等等这些是制约DNA技术在打击多发性侵财型犯罪中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充分拓展DNA技术在侵财犯罪案件中的有效打击作用,要强化侵财型案件中收集、应用微量生物物证的意识;提高微量生物物证的收集能力,规范操作规程;建立高效、规范的培训和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多发性侵财犯罪多年来高发低破,严重影响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1995——2010年16年间,多发性侵财犯罪有其相对稳定的特点:盗窃犯罪始终位居侵财犯罪发案量首位,流动人口始终扮演着犯罪主体重要角色,不同类案始终存在着可探寻的犯罪规律等,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鉴于此,公安工作中应不断创新警务防控策略,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侦查实务部门亦从战略思路的确立、机制建设的完善、侦查模式的变革等不断提升综合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效能。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南昌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省会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南昌市公安局党委班子站在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的高度,针对当前盗窃、抢动、诈骗等侵财型犯罪较突出的实际,把打击经济犯罪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从10月21日开始,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了以打击侵财型犯罪为主要内容的破案大会战。  相似文献   

9.
在华留学生犯罪出现犯罪低龄化、侵财型犯罪比重较大、犯罪情节轻微、案情简单的特点,应从加强外国留学生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公安机关与学校的共同管理、寻求高效便捷的办案机制等方面对在京外国留学生犯罪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0.
所谓色诱侵财犯罪是指以色为诱饵进行盗窃、敲诈和抢劫的犯罪,此类犯罪案件不断发生并悄悄地蔓延,逐渐形成了特定地域专门从事色诱侵财犯罪的高危人群。犯罪分子为了达到侵财之目的,作案时往往不择手段,极易引发暴力伤人、杀人抢劫案件,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影响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其社会危害性不容忽视。研究色诱侵财犯罪行为和高危人群,不但为了从该类犯罪的方法、手段、特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从打击和防范的角度找出该类犯罪的规律以及高危犯罪人群,为侦查破案的情报信息研判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作为流动人口的特殊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一些人给城市带来了一定的违法犯罪问题,影响了城市社会的安定团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既不完全同于少数民族违法犯罪,也不完全同于流动人口违法犯罪,而是兼具二者的特点。基于对兰州市的实地调查,可概括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具有区域集中、以侵财型为主、手段暴力化、共同犯罪与团伙犯罪较多、多次作案与连续作案并存、女性犯罪时有发生、犯罪低龄化以及毒品违法犯罪猖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社会矛盾越发激烈和凸显,犯罪形势出现新情况新特点。近年来我国女性犯罪呈现严重发展态势,女性财产犯罪在女性犯罪中占较大比重,成为女性主要犯罪型态之一。本专题研究采用心理测量方法,从调查实证角度研究女性犯罪中的财产犯罪问题,对D市看守所在押女犯人进行PHI心理测查调查研究。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犯罪女性与正常成年女性对照,在多项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特殊群体对照,在多项问题倾向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以此为基础分析财产犯罪女性的人格特征,希望为相关部门做好女性犯人心理矫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预防和打击女性犯罪,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探讨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流动人口在促进我国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流动人口中高危人群犯罪现象也十分严重。课题组对其犯罪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各地区的流动人口高危人群有着共同的犯罪特点,如犯罪类型以侵财犯罪为主,犯罪高发时间多数在元旦后春节前,犯罪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犯罪人员居住地点多数选择在出租房内等。针对流动人口高危人群犯罪的特点,公安机关应当建立科学有效的管控机制,如信息化管控机制,案件发生快速反应机制和社会综合治理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14.
职务侵占犯罪案件的特点及防范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务侵占犯罪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统计数据表明,职务侵占等侵财类案件数占所有公安经侦部门管辖案件的20%以上、占公司犯罪的70%。因此,进一步研究职务侵占犯罪,加强对其的打击和防范已刻不容缓。文章对职务侵占犯罪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对策,希望可以对打击当前的职务侵占犯罪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中最常见的一类,由于犯罪构成的特点,导致对其犯罪成立及停止形态的认定存在着争议。把握好数额要件在本罪中的法律地位及评价作用,才能准确地定罪量刑.体现罪刑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从概念外延来看,金融欺诈犯罪包括金融诈骗罪和虚假陈述型金融欺诈犯罪,这种界分肇端于古罗马法中的“诈欺”。从犯罪所侵害法益的属性来看,金融诈骗罪应当属于财产型犯罪;虚假陈述型金融欺诈犯罪应当属于破坏金融交易秩序的犯罪。从立法体系来看,我国金融诈骗罪应当借鉴《日本刑法典》的立法模式,规定在诈骗罪之下;虚假陈述型金融欺诈犯罪应当从《刑法》第三章第四节中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一节,名为“破坏金融交易秩序罪”。  相似文献   

17.
财产性犯罪在现代社会日益增多,敲诈勒索是财产性犯罪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对敲诈勒索罪的内涵做出了分析,同时将本罪与他罪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谋求为司法实践提供可行性指导.  相似文献   

18.
准确认定寻衅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之间的界限,一直困扰着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结合个案来分析寻衅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之间的关系,便于揭示两者之间的区分标准与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女大学生犯罪也正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她们犯罪的类型中,财产犯罪的比例又居首位。通过对女大学生财产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女大学生财产犯罪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