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邬思源 《岭南学刊》2005,1(3):10-13
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对现实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客观上需要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得到发展。要坚持马克思阶级阶层分析的根本观点和方法论,正确理解与把握阶层与阶级概念,明确社会分层的根本目的与标准,学习和借鉴西方社会学的成果,以阶层分析作为阶级分析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成员的分化成为不争之实。目前,考量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主要基于经济利益分化。虽然分化过程显失公平,但社会成员在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方面却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在阶级阶层关系中,干群关系、新老阶层关系值得关注。因此,需要倚重以党和政府为主导形成的合力,着力解决收入分配等问题,破解干群矛盾,促进阶级阶层关系的和谐,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现代化相辅相成的现代化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3.
吴茜 《理论月刊》2008,(1):42-45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著作是解答国际共运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新课题的产物.著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创立了两类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对于今天我们认清和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改革措施,促使社会阶级阶层分化和利益分配格局急剧变革,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我们要坚持以《正处》思想为指导,客观分析当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嬗变所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从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关系入手来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才能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面对社会阶级、阶层分化的实际状况,构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谐阶级、阶层关系,首先要转变观念,发挥统一战线组织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优势,扩大和加强统战联盟的社会基础;其次要树立正确矛盾观,构建多元包容型阶级阶层合作机制,实现不同阶级阶层间多元利益整合;再次要正视阶级、阶层间的文化观念冲突,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多元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5.
2010年12月14日至15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转型期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问题研究"成果交流会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召开.会议就已有的研究成果、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经验、研究难点以及如何不断推动课题研究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对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思想与西方相关理论,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经济结构、阶级状况和阶级关系、阶层状况和阶层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论证,对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西方发达国家政党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基础上,指出二战以来政党与阶级关系的调整主要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导致政党阶级阶层基础的变化;概括和分析了这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政党处理阶级阶层关系的策略和政策;并为中国执政党根据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适时调整自己的战略和政策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就是要协调各阶层、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形成各社会阶层之间良性的、公正合理的互动结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分关注和重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强调要“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科学地认识、分析和处理当前我国的阶级阶层关系,促进我国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和谐,对于构建有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阶层结构形态,进一步保持和促进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转型期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化对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影响,以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与这种变化之间的适应过程,有利于党外知识分子在维护阶层关系和谐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分析的落脚点则是创新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维护阶级阶层关系及整个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矛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阶级、阶层矛盾问题的正确把握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改革20多年来 ,由于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引起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空前迅速地分化 ,利益格局和相互关系的变动 ,使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日趋复杂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对社会各方面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阶级、阶层矛盾及其成因 ,提出了解决或缓解矛盾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认为我国私营企业主是一个独立的阶层,虽然目前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但它有形成阶级的潜在"可能性".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具有动态可塑性.可以经过努力把私营企业主塑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11.
重视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阶级阶层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分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使原来的“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变得更为复杂。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采用新的方法,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认识我国目前的阶级阶层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国防建设依赖于全社会的支持与参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阶级阶层结构分化重组,利益格局重新调整,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影响着国防建设,国防建设必须适应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中唐以来,"富民"阶层的兴起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迁。宋代以后,虽然朝代鼎革,但"富民"阶层的发展一直贯穿整个历史过程,成为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核心,也成为认识这一时期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关键。这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富民阶层始终是宋元明清的社会基础;国家与富民的关系是社会治理的核心问题;富民是国家乡村控制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可以认为,宋元明清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高度整体性的社会,即"富民社会"。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高度关注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及其关系的新变化,及时地进行科学的理论概括.通过阶级分析,毛泽东为我党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了基础;通过阶层分析,又为我党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或不同方面的具体路线奠定了基础.这种分析法对今天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本对立的经济关系是阶级划分和进行阶级分析的根本依据。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阶级划分自然就失去这种依据,因此必须及时实现社会分层方法的转换,以阶层分析法替代阶级分析。社会分层方法的转换不能局限于阶级划分标准的变换,必须实现从阶级分析到阶层分析的根本转变。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采用阶层分析法,符合我国现实经济关系的新变化,消除了人们对改革开放性质的疑惑,对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私营企业主集团无论现在还是过去都只能是社会的一个阶层。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为我们提供的是阶级分析的原则和方法,我们不能用经典著作的阶级定义来比照我国的私营企业主集团的阶级属性,应该理解定义的深层内含,同时还要注意对阶层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社会范畴,应该从政治、文化、社会的特征来考察我国私营企业主集团的阶级属性。认为我国已经产生了或正在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的观点造成了严重的现实危害。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构成的深刻变化对统一战线内部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对统一战线提出了客观要求:工人阶级内部构成多样化,使工人阶级的自身团结问题更加突出;农民阶级的急剧分化使工农联盟的巩固突出起来;知识分子阶层的细化对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及其迅速扩大,使统一战线内部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论多党合作制度在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协调好阶级阶层关系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多党合作制度对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具有重要作用.为适应当前阶级阶层变化的新形势,要进一步加强多党合作的制度化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挖掘整合功能,进一步发挥多党合作制度在和谐阶级阶层关系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姚莉 《桂海论丛》2007,23(3):69-71
近些年来,中间阶层作为一个新兴阶层受到学者们广泛的关注,但是纵观对中国中间阶层的研究,多是从阶层的客观实在入手,很少去关注阶层意识。文章运用调查资料分析后认为,客观认定的中间阶层具有清晰的阶层认知,一致的主观自我认同,模糊的利益冲突意识。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存在和教育是中间阶层阶层意识产生的主要原因。要发挥中间阶层稳定器的作用,一方面要保障其既得利益,另一方面要培育一个成熟庞大的中间阶层。  相似文献   

20.
《新重庆》2007,(7):32-35
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阶级、阶层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努力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通过制度化设计防止利益差别和利益分化过度.缓解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好各阶级阶层的积极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其阶层的变化来体现的.工人阶级内部阶层的变化构成了其整体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