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执政合法性资源的获取就是执政合法性的建立过程,任何政党要想长久地保持执政地位,都必须不断积累执政合法性资源。从建国到今天,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执政合法性资源以意识形态为主导、以经济绩效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导的三个历史时期。新时期面对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社会矛盾和党风建设的挑战,应当贯彻科学发展和民生绩效的执政理念,巩固党执政合法性的群众基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积累党执政合法性的思想资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党执政合法性的制度资源。  相似文献   

2.
李萍 《理论月刊》2005,1(11):54-56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合法性基础就是人民的意愿,如今重要的是要看到这一政治秩序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的问题。党要与时俱进,加快体制改革,实现维护和加强合法性方式的转变,把合法性的维护和加强从主要依靠领袖威望、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转向依靠民主制度,通过创新和完善民主的各项具体制度,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加固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志强 《前沿》2008,(5):10-13
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性资源正由意识形态主导型、领袖魅力主导型、经济绩效主导型向社会状态和谐主导型转换。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的合法性基础性资源既符合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符合巩固党执政合法性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民主法治的制度保障,需要公平正义的道德基础,更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主要是经济绩效、民主法治和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前的以意识形态为主、历史功绩和领袖个人魅力相结合的合法性基础,到改革开放后以经济绩效为主、民主法治和意识形态相结合的合法性基础,再到新世纪以来以人为本、民生与民主相结合的合法性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以经济绩效为核心的政绩难以持久、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解释力面临考验,唯民生与民主的结合才能提供持久的合法性支持。因此,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党的合法性基础向民生和民主相结合的方向转型是合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期党执政的合法性问题及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合法性即民众对领导权和执政权的认可。总结各式各样的合法性理论得出政治合法性的三个来源 :绩效、意识形态和宪政民主。随着意识形态和绩效在党执政的合法性来源中地位的不断弱化 ,新时期党应在宪政民主的构建方面寻找新的合法性来源支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时期党执政的合法性重塑作了新的合乎时代潮流的理论诠释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牛余庆 《岭南学刊》2007,4(3):46-48,76
从执政党的视角分析,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执政合法性资源中心的再次转换。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资源中心经历了从意识形态到经济绩效再到社会状态的转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执政党应该着重解决好执政理念与执政方式、执政效率与执政公平、发展好与发展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公共信任理论是公信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直接理论来源。政治公信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核心价值,政治信任与执政党公信力密切相关。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规范、执政绩效、制度规范与法则以及民主法治等方面。政党要赢得民众广泛而持久的认同与信任,必须善于开发其意识形态、权力配置、利益整合能力、施政有效性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合法性资源。政治信任的动态构建与执政党公信力提升的路径选择主要有:加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和执政能力建设,社会资本与政府绩效的持续积累,民主政治与有限政府的运作,建设和完善公共权力的运行制度以及制度化不信任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认同是执政党获取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结构的复杂化造成了对主导意识形态核心地位的冲击和统帅功能的消解,侵蚀了意识形态合法化的基本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体现了执政党创新主导意识形态、推动意识形态现代性转型、构建合法性认同基础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国家的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乘机而入,同时市场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也诱发了良莠不齐的价值诉求和思想观念,形形色色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既提出了严峻挑战,也提供了难得机遇。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非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中的民族凝聚力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现代化而引发的社会转型 ,全面地改变着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 ,从而不断重塑着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结构和内涵。与传统相比 ,民族凝聚力有了本质的不同 ;社会转型中民族凝聚力弱化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 ;社会转型对民族凝聚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