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西方文明,主要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和思想精神。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了她的近代历史。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反对殖民主义的历史,又是不断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回顾和反思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文明的艰辛历程,对我们今天“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①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和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更是文化的选择。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从绵延不绝的历史纵深处淌出的清泉,它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展现出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民族凝聚力,孕育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与精神,最终汇聚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强大洪流,为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和底气。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明有特殊的历史发展路径,始终伴随着大量冲突和流血,"冲突"遂成为西方文明观的核心概念。随着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在全球占据了强势地位,西方文明优越论日益流行,成为许多国家和个人行为的天然标准。深刻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和历史,有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我们所面临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曹劲松 《群众》2022,(5):35-36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展现中国文化风貌和精神价值的重要载体和标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启动,对于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历史意义和文明实践意义。长江江苏段流经中国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达地区,悠久的长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新形态交相辉映,既能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注入丰富的历史内涵,又能彰显长江文明生生不息的时代意蕴,因而具有独特的文化标志性、文明标识性和创新成长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固有的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本、民族复兴之基。文化自信是人们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历史传统、价值内涵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念。理解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与时代特征,有助于我们建构民族复兴的未来进路。  相似文献   

6.
"文明"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努力实现的价值目标。将"文明"确立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正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科学回应与精准研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当前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使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追溯中西方文明渊源与底蕴,回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国共产党对文明探索的历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论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文明价值观的本质区别,对于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视历史认知,是习近平系列讲话的重要思想内容,也是其重要的语言特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对历史认知的阐述,大致有三个层次:一是对历史发展进程,包括人类社会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历史、社会主义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的认知;二是对历史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等的认知;三是对文明的历史交往,包括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历史传播、国家和民族交往史等的认知。通过对历史的认知,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的高度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具有现实的基础,也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时期,坚持正确的历史认知的态度和历史观,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我们民族历经艰辛开创的适合自己的道路,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唯一正确的道路,而且在于历史认知对于辨别理论是非,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建芹 《理论月刊》2012,(3):99-101
有限政府作为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潮背景下的一种制度性建构,通常被视为宪政文明制度内涵下界定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的政治表达,其文化基础和思想源流内生于上古欧洲和近代西方特有的政治文化观念及其制度实践。而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以来以圣俗二元分立为基本特征的政治文化传统,蕴生了他们审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权力关系的思维方式、政治心理和价值取向,并外化为一种政治与社会秩序。这一特有的文化积淀建构了西方宪政文明的历史基础,从二元社会及其二元政治文化的视角研究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承继,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人类宪政文明的历史渊源,同样也可以对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提供一个更宽泛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汲取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明的成果,具有独特价值和优势。对中国制度的评价,不能沿用西方的话语体系和经验知识,而应该确立自己的标准和话语体系。只要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永葆自信、不断创新,定能使这一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制度根基。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大的报告以及多次讲话中,都谈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问题,并指出"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学生们问我: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东西方文化汇融的当下,为什么我们必须优先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为什么我们会有文化自信?具体而言"文化自信"是如何产生的?我们的文化自信到底源自何处?  相似文献   

11.
世界历史中的第三世界(二十六)第三世界是一种伴随国际资本统治而形成的世界历史现象。前资本主义的历史是一种狭隘地域性的、各民族基本处于封闭状态的历史。资产阶级的兴起以及大工业所开拓的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使历史越来越转向世界的历史。这种世界历史,使一国内乡村屈从于城市的统治,在不同国家间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所谓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里所说的一国内的城市的统治,不同国家间的所谓文明国家的统治、资产阶级民族的统治、西方的统治…  相似文献   

12.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自信是主体基于主观判断与客观验证高度一致而内生的一种精神认知和状态。2021年12月27日至28日,在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的伟大事业。社会主义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奇迹。因而,我们完全有理由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信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增添新的"亮色"。  相似文献   

14.
西方以"民主自由"自居,在非西方世界推行"民主进程",不仅造成了国家间的对立,也让西方文明体本身显现出民主政治的极端化倾向和福利社会导致的金融危机,使西方文明陷入一种困顿。人类社会需要从非西方文明中寻找发展演进的新路径,而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东方文明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契约理论是16世纪以来在西方乃至全世界极有影响的一种国家学说,其兴起与西方的契约文化传统、与西方的社会变革,特别是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日益发展的契约经济有密切联系。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契约发展的历史。契约这一民法上的名词在西方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是契约理论与社会学说的结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革命提供了理论前提。另一方面,契约原理所具有的世俗性,所隐含的自由、平等、正义、功利和理性的原则等现代法律观念,正是西方法治文明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倪素香 《人民论坛》2023,(7):101-103
中华文明高度凝结和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是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宝库和精神动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及深化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等,既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创新路径。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事实证明,西方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是事倍功半的,我们要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必须转变发展模式。要确立生态文明理念,克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明确各个国家、组织、个人的道德和法律责任;创建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同时,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崛起的理论解读存在诸多模式,主要表现为新自由主义理论模式、西方中心主义理论模式、中国历史独特性理论模式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模式。从马克思《资本论》的世界历史语境出发,阐发中国道路的普遍人类历史意义,是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这既能辨识和批判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和理论,打破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发展话语霸权,又有助于建构有"中国气派"的中国话语,从而提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国内部分民众始终存在盲目自大和妄自菲薄这两种极端思想倾向,为此,我们必须树立成熟的大国国民心态。首先需要理性、客观、历史地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避免盲目自大;同时要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更好地为世界的和平发展积极贡献东方大国的文明与智慧。  相似文献   

20.
以中央文献研究室选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为视角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观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观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内涵: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个演变过程从两位一体逐渐演变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和五位一体。把握其全面发展的历史和理论逻辑,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观理解,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