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颖  白雪 《前沿》2014,(23):151-153
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现状,本文深入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理论,结合高职特点,分析了构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动态评估模式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探索构建了更适合高职院校的,以学生自评为主,学校及社会他评为辅,动静态相结合,滚动循环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动态评估模式,以期在今后的教育评估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标准和方法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如何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是一个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价值导向的重要问题。只有从评估标准的确定和方法的选择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科学的原则 ,才能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 ,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效果的增强。  相似文献   

3.
以什么样的标准检查和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是一个重要导向。评估体系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引领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关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刘春雁 《理论月刊》2006,(4):173-175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以人为本,体现以下几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体现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现现实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现民主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现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现全面性。  相似文献   

5.
陈澜祯 《前沿》2010,(10):171-173
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是扎实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本文根据网络教育的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估内容、评估原则、评估方法以及该评价系统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积极活动着的显性主体实际上受到一定社会对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即“隐性主体”的支配和制约,“隐性主体”作为显性主体实践的根本依据和行为尺度,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始终,并表现出相应的主体功能和特征。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生成、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评估三重视角分析“隐性主体”的存在与作用,并对思想政治教育“隐性主体”概念及研究“隐性主体”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进行探讨,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建设,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7.
从认识论的角度揭示,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软指标的根源,科学地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位的正确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事物变化的一果多因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难以精确测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干部职工的来源越来越广,不同区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生活经历的干部职工,组成了企业这个群体。具体到一个人,某个时候思想状况到底怎么样,也往往是多种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是警卫部队政治工作的生命线,是加强党对警卫部队绝对领导、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其直接关系到警卫部队能否担当起确保警卫对象、警卫目标、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绝对安全的历史重任。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对警卫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意义、评估的方法,即: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测发、数量化评价法、目标管理法等方法的研究,重点提出警卫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标准,以期为警卫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生成根源和生成途径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如何加强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所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生成根源和生成途径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协调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重要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过程就是一个谋求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统一的过程.所以,需求契合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生成根源.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生成途径是自下而上的个人需要社会化过程和自上而下的社会需要个体化过程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陈廷 《青年论坛》2010,(1):59-62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评价涉及三个前提: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目标的设立,大众精神文明现状的评估,思想政治教育能量的认定。现实中,许多人作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欠佳的评判,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三个前提的认识失真密切相关。从时代与人性视角来看,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接受的,至少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立新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职业标准,是监狱工作法治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提升监狱刑罚执行和教育改造职能、推进监狱警察精细化和专业化建设、保障罪犯合法权利有着重要意义。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为打造监狱管理、刑事执行等品牌专业,培养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制定了相关职业培养标准,并将其作为学生考核的依据,以和未来的职业对接。  相似文献   

12.
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经常性教育机制,是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切实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客观要求.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经常性教育机制,必须正确处理好阶段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重点教育与普遍性教育、教育活动与法治实践、教育活动与制度建设等关系.  相似文献   

13.
浅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活动所尊崇的教育观念和原则,它规定着人才培养活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则为人才培养活动指明了方向;培养过程是教育理念得以贯彻的中间环节;培养制度是人才培养行为得以稳定存在并持续不断的行为模式;培养评价则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评判环节,它衡量着人才培养活动的成功与否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广泛应用于工商业领域的ISO9000质量管理观点,对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和评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ISO9000的质量管理观点为指导,对经济犯罪侦查专业教育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和环节,以及该专业质量的实现和评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构建: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着观念、体制、社会、环境和就业等方面的障碍因素。破除这些障碍因素,一是要加快社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要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三是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结构和教育结构,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促进就业;四是要建立全民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大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五是要改革政府职能,建设法治社会,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6.
警察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应涵盖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材料、教辅资料,实验实训、见习、实习方案,教学评价方法等内容。警察职业教育应定位于实践导向课程模式,教学内容突出实战案例运用,教学训练方法采用实战情境和实战活动,注重隐性课程的作用和变革课程评价模式,警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体现战、训、学三者的一体化,实现警察职业教育培养、训练应用型人才这一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7.
MOOC时代公安网络教育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OC凭借其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随着公安事业的发展和公安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开展公安网络教育训练十分必要且可行。其实现策略包括:指导与监督相结合,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接收转变;系统与分类相结合,实现由高度统一向个性具体转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由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在未来的改革进程中,需要做好资源优势、安全保密、管理科学和平台互动等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涉诉信访的法治化路径选择,是推进"平安城市、法治城市"两大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首先厘清和明确三个问题,即涉诉信访的概念及功能定位、申诉和再审程序进一步细化与规范以及信访案件效度评估机制。鉴于成都市涉诉信访的现状,其法治化路径的选择还应从多个方面着手。一是规范法治理念下的涉诉信访制度;二是完善涉诉信访的终结机制,使司法的最终裁决权得到体现和保证;三是完善与党政机关的衔接和协调机制;四是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五是健全涉诉信访的秩序保障机制;六是提升司法公正,提高案件质量;七是深入基层,加强检察监督和法治宣传。  相似文献   

19.
后疫情时代下,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面临着巨大考验,而法治化是保障其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动和扩大改革开放力度,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基本要义。湖北作为中部强省,应积极营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优化营商环境持续赋能。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化改革,必须全面清理相关规范性文件,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与"流程再造",强化多元化政企沟通与纠纷解决机制,打造一套科学合理的法治评估体系,为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20.
共青团组织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形势、新条件下,高校共青团要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努力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的活动体系、指导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