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鑫磊 《新东方》2022,(1):47-52
受限于各种因素,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象日益凸显,对基层治理产生负面效应.以双因素理论为视角,从组织任务、竞争机制、职业规划等激励因素以及工作环境与生活保障、管理体制与身份认知、人际关系与社交需求等保健因素对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激励因素产生的促进作用和消除因保健因素不足产生的抑制作用的具...  相似文献   

2.
韩艳萍  张媛 《前沿》2011,(23):205-208
我国公务员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状况。倦怠具有消极性,对于公务员的身心健康、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不良影响。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产生主要是社会环境、政府组织和公务员自身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公务员自身不断努力、组织不断优化管理、社会环境给予有力支持,才能有效预防公务员职业倦怠,提升公务员工作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3.
徐静英  于淑红  李秀影 《前沿》2011,(11):150-152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持续的、长时间的压力感受下因不能顺利、出色完成工作而产生的一种极端反映,主要表现在情感、态度和行为三个方面。可以说,职业倦怠产生于个人与情景的不匹配,是个人因素与情景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情景因素是主体无法控制的客观因素,而个体因素是完全可以自主控制的主观因素。本文结合职业倦怠的成因,从公务员个体因素出发,从正确面对工作中的压力;自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心理调适能力三个方面探讨职业倦怠的自我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愈来愈多。在工作带给公务员实现个人价值和成就感的同时,也给公务员的身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潜在危害,其中就包括了公务员的职业倦怠。事实上,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公务员由于工作压力形成的最普遍症状,也是最严重的症状之一。我们以往针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政组织的制度、行政管理的方式、行政组织人员的行政行为等方面,缺少从积极心理角度进行研究。因此,基于积极心理角度研究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应对措施显得尤为必要。一、公务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马前 《前沿》2012,(14):120-121
著名的霍桑试验发现了个体行为与情绪状态之间的紧密联系.以情绪衰竭、疏离和职业效能降低为表现的职业倦怠对个体在组织中的工作投入、工作效率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以公务员群体为例,提出了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压力,并结合JDCS模型分析了公务员工作压力的来源及通过工作再设计、增强参与度、制定公务员身心健康方案对其进行压力管理的对策,希望对减轻公务员的工作压力,减少职业倦怠现象,提高政府组织绩效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LSM"公务员激励理念是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与作用的文化场,各项激励制度都要在这个文化场中进行设计;激励制度是界定公务员行为的权利边界和行为空间,有利于指导公务员与公务员团队的行为,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激励;激励方法为"LSM"机制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实现途径。所以说,"LSM"公务员激励机制中,激励理念、激励制度、激励方法这三大要素对这一系统均有其独特作用,它为政府的使命与公务员个人价值相统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中介系统。该机制促使公务员能够达到一种自我激励的最高境界,使公务员将政府使命目标内在化为公务员个体目标,产生激励的正共生效应,从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相似文献   

7.
刘影 《前沿》2014,(5):148-150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提高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发挥潜能,提高行政效率。在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公务员激励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层公务员的激励历来是个重要问题,甘肃在现阶段发展形势下这个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甘肃省基层公务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设计、调查访谈,对甘肃省基层公务员的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对薪酬待遇、个人成长与发展、公平晋升机制及工作和睦关系有较高需求,同时基层公务员对当前工作内容与性质、责任与权利、压力与环境等存在严重不满。分析得出甘肃省基层公务员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混合叠加属性,并且他们真正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工作本身。据此,提出要把工作激励作为核心要素,做好组织制度设计,建立有利于基层公务员成长成才的工作平台;做实做细制度规范,建立政治激励与薪酬激励互补的机制;培育良好的组织环境和氛围,发挥领导行为的激励效应;唤醒自驱力和使命感,教育引导基层公务员实现自我激励等四项主要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公务员薪酬表现出水平低、满意度差、结构不合理、与工作绩效相脱节等问题,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科学合理的公务员薪酬制度,是保障公务员生活,激励公务员努力工作,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条件。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公务员薪酬表现出水平低、满意度差、结构不合理、与工作绩效相脱节等问题,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目前,公务员与其他行业的薪酬差距越来越大,薪酬满意度低、工资待遇低成为公务员的第一挑战。根据对2000多名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调查,公务员认为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改革在全国公安队伍中广泛实施,大范围解决了民警的职级问题,有效提高了民警的待遇,广大民警明显感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然而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职务与职级并行对公安民警激励作用不明显的问题。本文在梳理当前公安民警职务与职级并行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对造成公安民警职务与职级并行激励存在的制度细化、公平性、目标偏离等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运用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从改善激励因素角度,对进一步增强职务与职级并行对公安民警的激励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如何对公务员进行有效激励也是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议题。然而,当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灵现象,主要表现为:不合理的薪酬制度设计导致公务员的"逆向选择",对晋升的过度追求导致公务员晋升"独木桥"之困,考核制度不科学导致公务员管理的"软约束",以控制为导向的职业生涯管理导致部分公务员"为官不为",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监督难题"。为克服公务员激励失灵现象,就要针对当前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一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薪酬激励机制,避免公务员精英流失的"逆淘汰"现象;二是设计合理的晋升激励机制,缓解公务员晋升的"独木桥"困境;三是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公务员管理的"硬约束";四是探索有效的软性激励机制,增强公务员激励的人性化色彩;五是加强监督激励的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  相似文献   

12.
以贫困地区安徽省宿州市百个乡镇千余名青年公务员为调查样本,依据斯隆和库柏等OSI模型设计焦虑调查问卷。采用SPSS 17.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94.9%的贫困地区乡镇青年公务员对源起工作、制度和生活等压力产生程度不同的焦虑。基于凯利和琼斯等社会焦虑归因理论的学理分析认为:焦虑源于内在的个人思想因素和外在组织制度、组织体制和组织环境因素。从组织视阈下纾解青年公务员焦虑困境,亟待创新建立"选准、培优、管好、用活"的支持机制,既是实现乡村一线培养锻炼青年公务员的长远目标,也是纾解青年公务员工作生活思想等方面焦虑困境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35岁以下青年公务员为研究对象,以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为基础,开发一套专门的工作满意度问卷。通过问卷的因素分析、复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对部分青年公务员和管理层公务员的深度访谈,对新形势下青年公务员价值观以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1.影响青年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工作环境、心理因素和社会支持;2.青年公务员追求自我实现,有较高的尊重需求;3.青年公务员注重和谐的氛围,而对公众评价不太关注;4.充足的社会支持可以提高青年公务员工作满意度。最后,研究针对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青年公务员工作满意度,从树立主人翁意识、完善职业发展、畅通沟通渠道等3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职业倦怠是一个社会性的现象。作为公务员,其职业倦怠的影响不容忽视。造成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行政职场不良生态则是其中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预防和减少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必须从改善行政职场生态入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也会有着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从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程度高存在的社会、个人等原因进行分析,并基于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升政府行政能力和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6.
罗洪 《长江论坛》2016,(6):49-52
当前我国艰苦偏远地区乡镇公务员的激励机制"失灵",它存在"正义性和效率性"双重不足的缺陷,部分公务员的高收入遮蔽了艰苦偏远地区乡镇公务员低收入的现实。本文倡导在共建共享理念的指导下,把分配正义为主的激励理论和艰苦偏远地区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实际结合起来,探索治理艰苦偏远地区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失灵"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因素一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Herzberg)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0,(2):93-94
耿相魁在《长白学刊》2009年第4期撰文认为,公务员激励机制是政府引导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过程,对激发和鼓舞公务员工作热情与士气、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物质激励手段单一、精神激励流于形式,行政文化不健全、  相似文献   

19.
2018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党政机构改革,旨在改变公务员行政动力不足、惰政、怠政、疏政、观望、行政不作为或行政乱作为等现象,提高新发展要求下的行政体系效能。但一些研究发现,改革后公务员队伍中这些现象没有完全消除,成为提高行政效能的滞阻因素。从个体、群体、组织和环境四个维度分析这些现象的根源发现,公共服务精神缺乏、对公共利益感知认识不深、事业心不强、工作目标不明确、官僚主义行为惯性、负面群体文化、体制机制不健全、组织保守和"防卫"惯性、激励不足以及大体制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等都是重要的原因。要有效提高公务员的行政效能,需要开辟全景式的组织发展视野、加强精细化的组织设计和组织学习以及建设新组织文化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20.
谭燕萍 《前沿》2005,(12):159-162
人才问题始终是一个基础性、全局性和决定性的问题。对民族地区来说,最缺的不是资源、市场、资本,而是人才。本文从激励的角度出发,探析影响激励发挥作用的因素,以此来更好地激发公务员的工作能力及工作积极性、提高组织绩效,从而保持民族地区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