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交通事故成因入手,采用抽样测试分组对比的方法,选取 一批职业驾驶员进行心理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验证驾驶员的心理。 生理状态同交通事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提出科学地选拔和培训驾驶员(尤其 是职业驾驶员)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汽车在各种不同的交通环境中能够安全运行,是依靠驾驶员的不同操作行为得以实现的,而这些操作行为又都是受不同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支配的。所以,为了保证行车中的安全,汽车驾驶员要忌四种消极的情绪和五种不良的心理。  相似文献   

3.
部队驾驶员大都是18-30岁之间的年轻人,由于其年龄结构及职业特点的影响,在他们身上存在着一些不良心理。影响了车辆的安全运行。这些不良心理在单车驾驶员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数字说新闻     
1242万截至2003年底,我国个人汽车保有量为12427672辆。其中,个人轿车4890387辆,比2002年增加1462441辆,增长率为42.7%。相对于迅速增加的车辆数,2003年一年内,机动车驾驶员增加11304108人。其中,汽车驾驶员增长5494737人。这使得我国机动车驾驶员超过了1亿大关,其中超过一半为汽车驾驶员,达到54206819人。1500-3000元春节将至,中国社会调查所做了一次关于城市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结构的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逃逸案件发生的各种特点和规律,以及事故驾驶员的逃逸心理,并为逃逸案件的预防和侦查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张延华 《青年探索》2009,(3):28-30,87
《论语》蕴涵着深刻的心理和谐思想,对于维系国人的心理和谐、增进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对《论语》中的心理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进行了初步整理。  相似文献   

7.
黄珊 《公民导刊》2013,(7):42-42
<正>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举不胜举,笔者认为,对酒驾应该一律追究刑事责任。严惩酒驾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所有驾驶员都知道酒后不能驾车,可有些人为何还是一意孤行?一方面是驾驶员心存侥幸心理。尽管每个驾驶员都知道"酒后驾车"的危害,但是许多人认为自己酒量大,开车技术过硬,以前饮酒驾驶从来没有出过事,在侥幸心理的驱动下以及在中国人劝酒方式的诱惑下,突破了"开车前不饮酒"的底线;另一方面就是对酒驾处罚太轻。酒后驾  相似文献   

8.
德育大纲指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明确地把心理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辅导与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性地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形成发展性的健全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全面地发展。因此,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辅导与教育体系,对加强心理辅导与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构健全的审美心理 ,是提高人的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 :要优化审美心理结构 ,培育具有丰富性和理性的审美知识—情感体系 ;要注重审美心理功能 ,既以获取审美正效应为目标来开展审美活动 ,又用审美实际效应来检验审美心理尺度 ;要谋求审美心理共性 ,坚持在社会实践中建构具有最广泛人民性、具有民族特色、能与时俱进的而且能容纳广泛审美对象的审美心理 ;要洗炼审美心理个性 ,使之成为具有深度和独创性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
谈新训汽车驾驶员驾驶技能的形成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驾驶教员的教学工作,必须按照教育规律,遵循教学原则,掌握学员心理,运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汽车驾驶员。汽车驾驶教员必须懂得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应用在汽车驾驶培训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驾驶人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驾驶过程中随着外界交通环境和自身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可以从人的因素来评价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通过驾驶人驾驶车辆的主客观评价,可以得出道路交通环境对人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影响程度。应用实验进行宜人性主观评价,驾驶人驾驶负荷评价和道路交通安全模拟驾驶评价。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道路交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进步,与此同时,交通肇事率也在逐年上升。社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经济、交通高速发展与交通基础不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就决定了交通肇事现象的存在、继续和发展。文章在具体分析交通肇事者心理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交通管理水平落后、驾驶人整体素质低下、社会道德水平整体下降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从技术预防和社会预防角度进行综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汽车驾驶操作训练中,要根据学员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材施教,是汽车驾驶操作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任何复杂或骤变的交通道路条件,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安基层交警心理压力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交警从事的职业是一种压力较大的工作,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对基层交警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危害。管理机构应采取相应措施,缓解交警的心理压力;交警个体也需要掌握一些排除心理压力的策略和技巧,以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交通民警道路执勤中应对突发紧急情况,不仅是对其现场采取处置措施的技战术能力水平的考验,更是现场应对突发情况的心理能力水平的考验。本文从交通民警道路执勤中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突发紧急情况以及影响交通民警现场心理行为反应的诸因素分析入手,重点探讨了交通民警现场应对突发情况的基本心理能力与心理行为能力。认为:认知判断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行为意志能力是交通民警现场应对突发情况的基本心理能力;口头告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行为反应能力和行为变通能力则是制约交通民警现场采取处置措施的心理行为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训练提出几个方面现场应对突发情况的心理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犯罪主体方面,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从刑法对交通肇事的罪状规定、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规定及实际情况看.无论是机动交通工具运输人员还是非机动交通工具运输人员、行人,都可以因自已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行为而造成重大事故,因而非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及行人应当包括在交通肇事罪酊主体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7.
心理战与警察战术心理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阐明心理战的含义与应用意义的基础上,对警察心理战的特点、分类,特别是警察战术心理战的类型、目的和作用作了全面的分析与说明。认为根据警察执法活动的不同状态,警察战术心理战分为执法战斗状态中的心理战与执法非战斗状态中的心理战两大类。它的目的性通常是以"夺气"和"夺心"两种预期结果状态表现出来的。其作用将分别从实施心理战的执法对象、执法主体和与执法活动相关联的当事人、知情人等三个方面阐明。  相似文献   

18.
警察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心理素质是警务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提高警察的心理素质对公民、对国家、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有重要的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造成警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有必要加强警务人员的心理素质的普及与提高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侦查讯问攻心策略是指侦查人员针对讯问对象的心理特征、心理弱点、心理需求以及现实的心理状态,而对其思想、感情、意志施加影响,从而获取供述或辩解的一种心战技巧。侦查讯问攻心策略主要包括以感情感化攻心、以道理疏导攻心、以宣讲政策与法律攻心、合理利用现有证据攻心、以有利的案侦形势攻心五个方面。在实践中适时、适人、得法地运用攻心策略,能够有效地推动讯问的进行,从而打破侦查僵局。  相似文献   

20.
高铁沿线突发事件导致的大规模列车晚点或停运会进一步传导引发车站旅客滞留。为建设高铁品牌,回应旅客权利诉求,避免车站衍生事故的发生,基于高铁沿线突发事件导致车站旅客滞留具有事件传导性、危机叠加性、处置迟滞性的特点,高铁相关部门需落实滞留旅客处置工作预案,健全安全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推动各单位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拓宽各路局间信息精准共享渠道;优化滞留旅客服务补救流程,制定统一的滞留旅客补偿标准,以期为高铁相关部门依法、高效、妥善处置车站滞留旅客事件提供应急策略,提高旅客对高铁客运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