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宏观审慎”一词起源较早,但它作为一种监管方法被正式引入金融监管政策框架则是次贷危机催生的制度变革.宏观审慎是相对于微观审慎而言的一种监管方法,是指将金融系统视为一个整体,运用审慎工具,对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识别、监测和处置,以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累积和集中,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稳定.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使命在于应对系统性风险.它以微观审慎监管为基础,旨在解决金融系统的两个维度的风险:一是时间维度,其关键问题是降低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二是跨行业维度,其关键问题是降低系统性风险的集中.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并将其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应是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应对复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我国自从2016年开始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完善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随着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2010年至2017年我国金融系统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政策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随着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实施,系统性风险显著降低。第二,随着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我国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实施的有效性并没有受到经济形势和融资流动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需要从控制系统性风险总量和金融机构之间风险溢出两个视角,结合我国金融发展形势和金融风险点不断优化,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和金融机构间的风险溢出,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3.
宏观审慎监管与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各国监管当局认识到,单一银行机构的低风险经营无法防范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因此,以金融体系为监管对象的宏观审慎监管逐渐得到国际认同。全球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都在着力加强以宏观审慎监管为重要内容的金融监管改革,全球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逐渐形成。在此国际大趋势下,我国也应该赋予央行更大的系统性风险监管职能,加强央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创新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并加强国际监管合作。  相似文献   

4.
何康  徐文韬 《求索》2014,(10):43-46
系统重要性银行作为巴塞尔Ⅲ监管的重点对象,对维护金融稳定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国内监管部门暂未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官方认定。在结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我国上市银行进行系统重要性识别。结果显示,我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系统重要性程度高,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系统重要性较高,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一般。五大国有银行与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占比大于5%。从宏观审慎和防范系统风险考虑,对几大系统性重要性银行进行特别监管,避免"大而不能倒"的道德风险,维持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5.
王嘉懿 《人民论坛》2012,(14):66-67
2008年次贷危机后,人们深刻反思本次危机中暴露出的系统性风险,理论界普遍提倡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保险业的顺周期效应不容忽视,为了缓解顺周期性对保险业的影响,降低保险业的系统性风险,应对我国保险业实施逆周期监管,提高我国保险业逆周期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6.
王玉  张占斌 《长白学刊》2024,(1):93-106
发展数字金融能够缓解企业融资压力、优化社会资本配置效率。但也存在由于监管滞后、法律不完善而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因素,不利于金融稳定,因此有必要厘清数字金融发展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化解路径。本文通过选取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数字金融对区域整体及细分维度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进一步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二者之间是否发挥传递机制作用。实证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会显著提高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但对不同维度的系统性风险存在异质性影响,其中数字金融均存在增大银行业、资本市场和政府的系统性风险,即存在促进作用,而对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却存在抑制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出显著的“遮掩效应”,数字金融能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而经济高质量发展能有效缓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这表明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金融创新过程中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巴塞尔协议Ⅲ认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或经营失败会对整个银行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的大银行为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从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等方面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新监管指标实施过渡期安排较长,以缓解欧美银行需要补充大量资金的压力。国内金融监管部门对实行新的监管指标持积极态度,银监会已经按照四大监管指标对国内银行进行测算,近期将积极推动实施。列入系统重要性银行将会影响国内银行的资产和利润增长,引发巨额的融资需求,监管当局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审慎推动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指标实施。  相似文献   

8.
郭晓庆 《求索》2011,(6):155-157
审慎监管理论的新发展包括:强化监管价值;限制自由化;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强调对公共利益特别是消费者权益的优先保护;通过外部监管强化内部自律;通过强化制度有效性落实执行有效性。审慎监管理论对我国金融监管有着重要启示,即树立与时俱进的审慎监管立法和执法理念;树立和坚持金融安全的理念;加快审慎监管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设进程等。  相似文献   

9.
影子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扩张过程中积聚了大量风险,一旦失控将成为中国经济的"灰犀牛",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我们要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监管部门协调机制、推进宏观审慎管理,让影子银行的风险"看得见""管得了""控得住",筑牢我国金融安全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包括较高杠杆比例、较低现金资产比率和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等隐患。加强金融危机中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应该从构建准确及时的风险预警体系、进行严格的压力测试评估、借鉴"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充足率策略、适时动态的贷款损失拨备策略以及完善存款保险机制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刘国胜  马幸荣 《前沿》2010,(15):95-98
金融危机过后人们反思,危机是金融公司追求最大利益与金融系统追求安全稳定相博弈的时段性结果。董事决策是诱发金融系统风险的导火索。文章分析经济法律规制董事受信义务的动因,设定董事受信义务的公私法分配,剖析新设监管范式的法律效果,力图遏制董事不顾金融系统性风险追求个人或公司利益最大的欲望,以期达到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政府规制互联网金融发展陷入两难困境,监管主体、监管时机、监管力度都难以选择。如果政府介入监管的时机正确,不仅能够纠正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而且能促进其取得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金融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和金融改革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广泛性,金融管理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对此已形成共同的认识,防范风险也成为各方共同的任务。对此,中央银行已提出审慎监管的问题。我们认为,中央行审慎监管应该建立在机构审慎经营和完善的风险管理的基础之上,因此各类机构的风险管理制度如何建立,应该5;起重视。机构审慎经营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应包括: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风险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架构、风险的分类管理和资本充足生管理。本文仅就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数字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国家央行开始积极研究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发行,部分国家甚至已开始搭建CBDC底层基础设施,启动CBDC技术试点等工作,CBDC将是未来大势所趋。CBDC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其推广伴随着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对此,需要我国监管部门着重防范CBDC发行风险对整个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冲击;与国外相关机构展开合作,建立涵盖CIPS和第三方支付系统等在内的针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全相动态实时监测系统,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加强对支付系统信息安全的监管,确保用户隐私不被泄露,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在数字人民币(DC/EP)进入试点阶段时期,应及时制定对应的监管措施,防范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彭建刚  童磊 《求索》2013,(5):5-8
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和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关联性实证分析表明.房价波动是可能引发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爆发的最主要因素。基于房地产贷款规模是引起房价波动的Granger原因.本文认为通过对房地产金融实施资本监管和信贷控制。能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度波动,进而达到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严世文 《中国人大》2011,(10):51-53
欧盟一、加强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2010年9月,欧洲委员会提出立法建议,要求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使之更加透明、安全和稳定。该立法建议的要点是:1.经场外交易达成的金融衍生品合同,应当报告受欧洲证券和市场服务局监管的中央数据中心,以利于欧盟监管机构掌握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整体情况,从而对潜在风险作出预测。2.场外交易的...  相似文献   

17.
宏观审慎监管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的几十年中,在宏观经济政策和主要针对金融机构个体的金融监管政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白,宏观审慎政策正是这一缺失的部分。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更进一步说明,需要在现有的金融监管制度基础上建立宏观谨慎政策框架以应对系统性风险,帮助监管部门更直接地影响信贷供给,管理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相对稳健,实体经济呈现稳定态势,但基础仍不牢固,仍存在反复的可能性;2016年以来我国整体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呈下降态势。对于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与防范,金融监管当局需要做到统筹一致,尤其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施行统一监管。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新时代金融安全观。在梳理新时代金融安全观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与西方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进行对比,发现中国新时代金融安全观更契合中国实际、更宏观、更强调政府作用、更注重对策分析。大量数据分析显示中国金融系统风险总体可控,金融体系较为安全,但是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泡沫经济、金融法治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带来的金融风险仍需高度关注。针对当前影响中国金融安全关键问题,提出完善公司债券市场基本制度、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不同渠道流入房地产的信贷进行合并集中度监管、避免政策性扶持性贷款进入商业银行贷款、充分利用互联网众筹模式、建立金融风险早期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制定"金融监管法"等维护金融安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防范房价泡沫化风险,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央行将在2016年初的基础上实施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尤其将加强对房地产的信贷限制和宏观审慎监管,证监会等部门以及相关城市地方政府也相继收紧调控政策。在此情形下,房价涨幅将会逐渐放缓,房价泡沫化问题也将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