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杭财社[2015]11号市、区各有关单位:《杭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意见》已通过市政府法律审查,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2015年9月22日杭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意见为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的管理,规范操作、及时对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进行救助,保障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等六部门关于杭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杭政  相似文献   

2.
周海赟 《人民论坛》2012,(20):118-119
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制度的出现,完善了交通事故受害者的保护体系,《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从政策和法规上填补了交通社会救助方面的法律空缺,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不足。究其原因,在于该制度中存在着"不公正",如"受害者"界定范围过窄等,导致特定情形下受害人的利益无法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左权县交警大队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2010年9月,左权县司法局、县公安局整合资源,组建了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人民调解交通事故矛盾纠纷,有效提高了事故处理水平和效率,最大限度化解了交通事故矛盾纠纷,彰显了人民调解机制在社会矛盾化解中的作用。截止目前,共受理交通事故案件1 90起,涉案金额829万元,调解成功1 79起,调解成功率为94.4%,实现了当事人及社会的和谐共赢。2014年8月,全省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推进会在左权县召开,省、市、县各级领导给予了  相似文献   

4.
在道路交通事故进入高发期的新形势下,及时化解因交通事故产生的民事纠纷和社会矛盾,维护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交通事故处理效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区分局引入人民调解新机制化解交通事故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完善了交通事故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促进了社会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提高了群众满意度,节约了行政司法成本;提高了事故处理办案质量和事故处理效率。深化完善交通事故人民调解机制,必须加强部门沟通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必须加强人民调解员培训,提高依法调解水平;必须完善交通事故救助配套机制,破解调解"执行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困难,表现为相关部门"职"与"责"不相统一,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社会化体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驾驶员源头把关不严,导致后续的交通管理工作局面被动;公安交管部门的内部科学管理有待加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势头,实现交通事故稳中有降的目标,一方面要切实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压事故,形成齐抓共管,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把预防交通事故的触角向基层乡镇、职能部门和企业延伸,另一方面,公安交管部门内部要树立信心,抓住重点,完善机制,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以"说"为方法的工作,说情、说理、说法、说和。这是一个考验口才与思辨、智慧和能力的职业。这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这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2011年1月,在北京市政府、公安局、司法局、保监会和朝阳区政府等各级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朝阳区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调委会)正式成立。调委会以社会法律机构为依托,派调解员直接进驻各交警大队办公,配合交警调解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员的介入,不仅维护了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群众的合法权益,更为百姓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倪义福 《公安研究》2011,(11):13-17
公安机关依其治安调解、道路交通事故损害纠纷赔偿调解等法律赋予的职能优势,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扮演着既主动而又积极的主导参与角色,并以职责主导和平台主导与使命参与的表现形式,在社区矛盾纠纷、医患纠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化解中引入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多位一体、多调联动机制,同时,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矛盾纠纷的预防、预警、调处、化解,自始至终掌控着矛盾纠纷从发生到发展再到平息的演进过程。完善公安机关在多元化解中的主导参与作用,必须正确处理好为政府"补位"与公安机关高点"站位"的关系,扮演好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解难"的维护稳定角色,履行好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  相似文献   

8.
正辽政办发[2014]38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财政部、保监会、公安部、卫生部和农业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加强我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工作,省政府决定成立辽宁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协调小组主要职责是:协调、组织、开展我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有关工  相似文献   

9.
刘娇 《前沿》2012,(13):78-79
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不仅给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更使许多家庭遭受不幸,极易积累社会矛盾。目前我国在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于立法层面上突出体现为或超过或不足,不符合国情现状,影响到制度的有效运行,应予以关注并改进。  相似文献   

10.
赵骏 《公安学刊》2003,(6):58-61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是社会关心、当事人关切、各级执法监督机构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交警部门却面临交通事故处理难的现状,主要表现为责任认定难,现场处置难,医疗费用落实难和调解难。形成道路交通事故处理难的原因涉及社会、法制、体制以及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因此,必须分层次、分步骤加以解决,其中重点应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法制、改进执法工作;积极推进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体制改革;加强事故处理专业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有钱没钱先救人",这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一个重要特点。该法充分考虑了交 通事故受害者的医疗费问题,明确规定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法 律制度建设向人性化方向转化、发展的重大变化。然而,新法实施至今,"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 金"及其配套规章制度均未出台,因交通事故引发的受害者医疗费用问题也日益凸显,一系列的现实 问题呼唤着基金的尽快建立和运行。  相似文献   

12.
<正>东莞市人民政府令第129号《东莞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细则》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发布。2013年2月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合法权益,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广东省道路交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是事故处理和事故统计都涉及到的问题。现行的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可以考虑将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成小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等类别 ,予以相应的处罚  相似文献   

14.
"法庭义工"的无私奉献和大爱精神,一方面,在化解社会矛盾、改善司法机关形象方面发挥了法官起不到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拉近群众和司法机关的距离方面,让当事人切身感受到司法的温情和法庭的温馨,真正实现了审判活动从"便民"到"亲民"的服务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几年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事故中的受害者往往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这就需要尽快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针对我国现行制度的运行现状及不足,通过对现行法律的解读,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提出一些完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补充,其功能在于给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更周全的保护。在制度设计上,救助基金救助项目应该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赔付项目保持一致;救助基金救助事由应遵循"保护不能从加害人的强制责任保险人处获得保险赔付的受害人"的原则;救助基金行使追偿权的对象应该明确为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人及其责任保险人。我国现行立法存在诸多弊端,有修改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我大队在市交警支队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压事故、保畅通、促和谐"这个目标,以"三项重点工作"为根本,以预防和减少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为重点,以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为契机,以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着力在压降交通事故、改善交通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宣传教育、规范执勤执法行为、加强信息化建设、服务经济社  相似文献   

18.
李发生 《公安研究》2004,(10):91-94
随着社会经济和道路交通的飞速发展,我国进入了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位于世界各国的前列。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的严重性和防范道路交通事故的紧迫性,提出要用系统观点科学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以及采取相应的道路交通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和突发矛盾为需求引导,综合考虑人、车、路、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结合已有交通数据设计并开发了道路交通安全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基本实现对重点路段、热点区域、潜在风险位置的针对性管控,为增强对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预警、控制和应急救援能力,有效遏制群死群伤特大恶性交通事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提供科学的、强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以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和突发矛盾为需求引导,综合考虑人、车、路、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结合已有交通数据设计并开发了道路交通安全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基本实现对重点路段、热点区域、潜在风险位置的针对性管控.为增强对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预警、控制和应急救援能力,有效遏制群死群伤特大恶性交通事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提供科学的、强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