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高校和谐德育——加强高校德育的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桂平  王晓华 《传承》2007,(7):122-123
德育创新是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提出"和谐德育"的新理念,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本质要求。构建高校和谐德育,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重视生活道德践行,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德育环境;建立和谐的德育评价机制;充实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德育工作的形式、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德育工作创新要从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创新、德育载体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在德育内容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研究生德育工作;德育方法上要注重目标统一性与层次多样性相结合、理论教育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研究探索与人格感染相结合、激励法与成就法相结合;载体创新方面坚持渗透性与专题性相结合、聚合式与辐射式相结合、现实化与虚拟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对高校德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这一重大变革迫使我们必须迅速改变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套教育管理模式 ,构建新的教育管理体系 ,从根本上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可以说 ,在新的历史时期 ,机制与观念的转型给我们探索与创新高校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 ,从整体上提出对策提供了契机 ;而复杂渐变的利益关系又使高校德育的研究和运作更加棘手 ,更加困难。对这一点 ,我们既要充满信心 ,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重要的方面 ,高校德育就其所承担的任务来…  相似文献   

4.
滕燕萍 《理论月刊》2007,(5):177-179
高校德育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信息化趋势、社会转轨等社会生活巨大变迁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目标单一过于理想化、内容脱离现实、途径方法陈旧单调等诸多不足,革新高校德育应确立体现道德理想性与实践性统一的德育目标,树立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开放的现代道德教育观;适时更新德育内容,使道德理论与现实接轨;开发德育新途径,创新德育方法以增强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赵新春  孟庆恩 《前沿》2006,(10):83-85
当前我国中学德育低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新的形势下,中学德育低效由诸多因素所致。德育主体性的忽视;德育方法的滞后;德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脱节;德育的基本途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都影响着德育的效果。中学德育必须在创新中实现超越,走出低效的峡谷。  相似文献   

6.
田光灿 《传承》2012,(10):20-2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扩大了高校德育的视野,并赋予了高校德育新的历史重任。高校德育创新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行高校德育的观念创新、内容创新、目标创新和方法手段创新。  相似文献   

7.
高校网络德育管理长效机制构建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星鸿 《前沿》2007,(3):103-105
构建网络德育管理长效机制是现代高校网络德育管理的重大课题。在树立人文管理、民主管理、和谐管理的理念基础上,坚持系统管理、创新管理、高效管理的原则,大力加强德育阵地机制、德育主体配合机制、德育活动参与机制、德育方法优化机制建设是构建高校网络德育管理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张亚强 《前沿》2006,(10):86-89
高校学生德育机制创新,主要包括育人机制、领导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运作机制、教育机制、制约机制、评价机制、督导机制,与此同时还必须树立实践是检验高校德育机制创新的标准,加强实践探索,处理好创新与坚持和继承的关系,联系实际,大胆开拓,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9.
蒙爱群 《传承》2009,(4):82-83
由于道德主体道德需要的欠缺、大学道德教育模式缺乏创新、大学德育工作机制存在着缺陷、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道德价值多元化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低下。通过加强学生道德需要、道德情感的培养,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创新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健全德育工作机制等措施可以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由于道德主体道德需要的欠缺、大学道德教育模式缺乏创新、大学德育工作机制存在着缺陷、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道德价值多元化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低下.通过加强学生道德需要、道德情感的培养,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创新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健全德育工作机制等措施可以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高波 《青年论坛》2008,(4):77-79
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议题,围绕这个议题,本文从完成两个转变——即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的转变,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自觉性;实现由单向式德育向双向互动式德育的转变,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入手,对如何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沈霞 《前沿》2007,(3):78-80
高校德育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需要从教育价值、教育投入和教育效果等方面入手,彰显教育价值,优化导向机制;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投入机制;增强教育效果,优化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校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构建德育共同体作为落实这一系统化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案,其根本在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以德育人、以德化人、以德培元的整体育人格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践行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使命。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研究视角出发,构建高校德育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从模糊到逐渐清晰,新时代构建德育共同体的应然走向以及发展创新三个方面,以分析建设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模式和具体实践经验,为增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效度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14.
谈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政治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对高校的学生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 ,高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因此 ,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在德育观念、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德育机制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5.
美国高校德育途径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校德育与其重视高校德育途径的探索密不可分.美国选择了全面主义的德育模式,对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进行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德育实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拓宽了高校德育的途径.分析美国高校德育途径的特点,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对创新与完善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德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培养目标。基于第二课堂目标指向性、过程实践性与载体多维性,德育应深化协同育人作用,构建并完善内容契合机制、功能融合机制与载体聚合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正深刻的全方位影响大学生。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加强德育教育,积极应对挑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德育教育观念;要创新和充实德育教育内容;要优化德育教育方式;要完善德育机制;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传统高校德育目标的政治性和工具性制约了其育人功能的发挥,德育内容的理想化和空洞化影响了其育人作用的体现,空洞说教或灌输式教育方式致使德育效果不佳。高校德育与人文教育的教育目标一致、教育内容相容、教育功能贯通,因此,可以从教师、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德育评估制度等多方面强化人文教育,突破高校德育困境。  相似文献   

19.
朱林  汪兆亮  李万里 《前沿》2005,(6):139-142
当代高校德育正面临着一个困境,即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巨大反差和分离。要解决此难题,必须实现高校德育的全面回归:从知识本位德育回归到行动本位德育;从灌输德育回归到互动德育;从单维德育回归到多维德育;从工具理性德育回归到价值理性德育;从空泛化德育回归到现实化德育。  相似文献   

20.
心理教育在德育中的渗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一个重要方面。德育的内容和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在新的时代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品质状况堪忧 ,传统德育的理念有待转变 ,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改革和创新。在此氛围下 ,心理教育应纳入传统德育的内容之中 ,使之成为德育的延伸和补充 ,以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